1、糖尿病肾病的病因:
糖尿病性肾病的发生原因,有高血压、代谢异常及遗传等三个因素。
2、发病阶段:临床上习惯将糖尿病性肾病分成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肾肥大及高肾小球滤过率,临床上毫无症状。
第二阶段:则在数年后于肾组织切片(活组织检查)出现早期病灶,但肾小球滤过率仍增高或正常。
第三阶段:患者出现微量白蛋白尿,每日排出量在20毫克以上,200毫克以下。
第四阶段:则是持续性蛋白尿,每日白蛋白尿排出量高于200毫克;此阶段常伴随高血压的出现及肾功能恶化。
第五阶段:通常在出现明显蛋白尿5~10年后发生,70的患者会发展成尿毒症。
第三阶段以前,若严格控制血糖,肾功能变化是可逆性的。但超过第三阶段,肾结构便逐渐被破坏,功能每况愈下。因此,糖尿病患者须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并定期检查肾功能,才能避免肾病变发展。
3、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症状:
早期无明显症状,仅以蛋白尿为主要线索。中晚期可伴有水肿、少尿、遗尿等;视力下降、白内障、甚至失明;水肿严重时可有纳差、腹胀、便秘或腹泻;晚期可见贫血、乏力,皮肤瘙痒、或伴皮肤感染、或皮肤知觉减退。
4、糖尿病肾病的预后:
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临床特征为蛋白尿、渐进性肾功能损害、高血压、水肿,晚期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5、糖尿病肾病的治疗: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主要是延缓肾功能的损害,饮食上应当注意:食盐摄入应有限制,适当限制蛋白质的摄入,摄入充足维生素、微量元素可对肾脏起保护作用。可定量进食优质动物蛋白,如瘦肉和去皮鱼肉等。若肾功能明显异常,还要限制一些含钾较高的蔬菜和水果,如油菜、菠菜、西红柿、海带、香蕉、桃等。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前提下,适当增加面食的摄入,以避免蛋白质和脂肪分解多。大量蛋白尿、水肿和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应具体分析病情,明确病程分期,根据病变各期的病理生理变化特点,采取个体化的饮食
最重要的是对血糖的控制,易食杂粮,低脂肪摄入,适当运动。糖尿病肾病容易合并高血压,降压药物最好应用ACEI类,能够延缓尿蛋白的发展。调整好血糖,从饮食注意,平时应用对肾脏损伤轻的药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