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关于西安的历史典故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1

财神”赵公元帅故里

赵公明是我国民间颇具传奇色彩的“财神”,在大陆、港澳台及东南亚华人社会备受尊崇。

据史载及传说,赵公明(即赵公元帅,西周时代人)出生羽化均在西安市周至至集贤镇赵大村(因赵公明曾官居大夫而得名)。

清《周至县志》载:“财神赵公明,赵大村人,村中有赵公明墓。

”明万历九年(1581年)、清光绪戊子年(1881年)曾先后对赵公明墓进行修葺,其建筑风格保留了明清时代的特色,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近年来,众多炎黄子孙特别是港澳台、东南亚地区的仁人善士、商界代表多次来赵大村财神故里进香朝拜,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

梨 园

中华梨园历史悠久,梨园艺术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国粹,更是联系海内外华人情感的精神纽带。

承古续今,华清池的梨园文化与温泉沐浴文化两大品牌受到海内外专家学者的热切关注。

华清池温泉馨泉香汤,细腻柔滑,以历代帝王专用、贵妃出浴芳香凝脂的动人故事名冠诸泉之首,赢得“天下第一御泉”的美称。

且与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杨玉环结下不解之缘,“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六宫粉黛无颜色”,自白居易的《长恨歌》问世以来,华清池作为唐明皇与杨贵妃传奇爱情故事的发生地而家喻户晓。

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及随驾梨园弟子在唐华清宫中开创了梨园艺术先河,后世梨园弟子将唐明皇奉为梨园鼻祖。

1995年考古工作者在唐华清宫遗址区域内获得重大考古发现,并在此基础上将唐玄宗与杨贵妃教习梨园弟子演练歌舞的场所唐华清宫梨园恢复和建立起来,这是目前全国仅存的3座梨园遗址中唯一展出的一座。

华清宫不仅仅是唐代梨园弟子活动的重要场所,也堪称是中国戏曲的发源地。

关中八大怪

当你畅游在西安的大街小巷时,会发现这里的一砖一瓦都烙下了历史的印记,散发着强烈的文化魅力。

而给人印象更深刻、震撼更大的,却是流传在民间的民谚“关中八大怪”。

它所展现出的关中民风、民情、民俗,历史的印记更深刻,文化的沉淀更厚重!

第一怪 房子半边盖

关中农村的房屋,如同把双坡形式的房屋从中间一刀切开,背面是从屋顶到地面的一堵高墙。

另一面是斜坡的屋面,这名独特的“半边式”建筑,堪称一绝,在国内其他地方是罕见的。

第二怪 头帕头上戴

关中一带的中老年妇女都喜欢头上顶一幅大手帕。

手帕前边的两只角打成两个“结儿”用发夹别住,后面的两只角任其飘拂。

戴手帕的目的,既可以防止太阳直射头顶,同时也起到了防尘的效果。

第三怪 面条像腰带

关中面切得特别宽,人称“裤带面”,虽说有点夸张,但其宽度也有15毫米,长的一条可盛一海碗,饭量大者“一条”足矣。

饭量小的就不敢问津了。

第四怪 锅盔赛锅盖

锅盔是一种形如锅盖的发面饼,草帽大小,足有10斤重,吃时切开,可一连吃好几天,而且炎夏半月不变味,隆冬百日不变质。

相传,女娲在骊山“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死后被尊为“骊山老母”。

为了缅怀这位造福人类的女神,每年农历正月二十女娲生日这天,人们都要烙饼纪念。

饼烙熟后,先向房上扔一张,叫做“补天”;再往地上扔一张,叫做“补地”。

既是补天补地之饼,当然就越烙越大了。

第五怪 油泼辣子一道菜

油泼辣子是关中人家的看家菜肴,不论是拌面夹饼,还是啜粥吃馍,都少不了它。

西安传统风味名吃羊肉泡馍,之所以成为“名吃”,关键在于油泼辣子。

故有“无辣不下饭,无辣不成席”之说。

人们都知道四川、湖南人最爱吃辣子,殊不知关中人把辣子视命根子。

第六怪 唱戏吼起来

唱戏,指秦腔。

其特点是高昂激越、强烈急促。

尤其是花脸的演唱,更是扯开嗓子大声吼,当地人称之为“挣破头”,外地人开玩笑:“唱秦腔,一是舞台要结实,以免震垮了;二是演员身体要好,以免累病了;三是观众胆子要大,以免吓坏了”。

吼戏者,脸红脖子粗,吼得“走火入魔”,但只要观众叫声“好”,这吼戏者的高兴程度不亚于获得什么大奖,人们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秦腔,听起来“过瘾”“解馋”“燎得太(好极了)。”

第七怪 碗盆难分开

陕西人(老陕)吃饭,喜欢用一种耀县产的近1尺的白瓷青花大碗,当地人称为“老碗。

”这种老碗甚至比小盆还大,所以往往碗盆难分。

在关中农村,每到吃饭时,村头、庄前、树下,男人们就端着大老碗(一碗汤饭外加两块馍足有六七两),蹲在一起,津津有味地边吃饭边拉着话,这就是有名的“老碗会”。

在农村,人们劳动强度大,干活出力多,吃饭也多,所以出门用老碗盛一碗就够了,不用再回家去盛饭,省了不少麻烦。

第八怪 有凳不坐蹲起来

关中人平时宁蹲不坐,村头树下,房前屋后,大人小孩吃饭、抽烟、下棋、玩扑克、听故事,一蹲就是几个小时。

就连大姑娘、小媳妇,也都在一块儿蹲着做针线、聊家常。

可以说,关中人的“蹲功”是练到家了!

风趣方言

方言、俚语是在千百年的文化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形式。

陕西方言在唐代时达到鼎盛,上至皇帝、妃子、大臣,下到黎民百姓、国外使节均说陕西话。

文化艺术

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在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汉唐两代尤为突出。

悠久厚重的西安历史文化,不仅蕴涵着丰富的文物资源,同时衍生出一批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形式,如地方戏曲、长安古乐、民间工艺、风俗文化和特色饮食等。

其中地方戏曲不仅有被誉为戏剧鼻祖的秦腔,还有眉户、碗碗腔、皮影戏等。

民间工艺有泥塑、剪纸、户县农民画等。

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不仅成为西安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西安的文化艺术人才阵容庞大。

如文学界的陈忠实、贾平凹,美术界的刘文西、王西京,书法方面的钟明善、吴三大,音乐方面的赵季平等。

艺术表演方面,先后涌现出戴春荣、李梅、李东桥、李岚、侯红琴、齐爱云等获得全国戏剧“梅花奖”的年轻演员;张艺谋、郭达、李琦、尤勇等一批艺术人才也是从西安走向全国的。

文化形式色彩绉呈。

由于历史文化的滋养,秦腔、书法、绘画、影视、泥塑、剪纸、社火、民间工艺、皮影等都具有独特的优势和艺术风格、艺术魅力。

秦腔

秦腔是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的主要地方戏曲,是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的最大剧种。

因此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以梆击节时发现“恍恍”声)。

它的发源和成长虽无十分可靠的材料考证,但大体上可以肯定,它是以陕西关中地区为中心发展起来的。

这一地区就是周代的“秦”,直到现在,人们还都习惯称之为“秦”,“秦腔”也就以此而得名。

长安古乐

长安古乐又称西安鼓乐、长安鼓乐等,是唐代宫廷的“唐大曲”,自唐朝至今已流传逾1300多年,是我国境内迄今发现并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器乐乐种之一,被誉为“古代的交响乐”、“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

千年以来,长安古乐在我国乃至世界广为流传,我国南方的“南音”和日本的“雅乐”中,都能听到长安古乐的遗韵。

长安古乐流传至今有文字记载、有乐谱相传的曲目近500首,类别可分为4种:古代佛教音乐、古代道教音乐、唐代宫廷音乐、民间祭祀喜庆音乐。

长安乐舞

长安乐舞也称仿唐乐舞、唐乐舞,是中国古代盛唐时期的一种乐舞,兼收西域众多少数民族及国外文化之精华,充分体现了盛唐王朝百国朝贺、民族交融的鼎盛景象和风土人情。

唐乐舞气势磅礴,场面壮观,集诗、词、歌、赋于吹奏弹唱,融钟、鼓、琴、瑟于轻歌曼舞。

乐曲高亢悠扬,动作舒展流畅,服饰华丽多姿,堪称历代歌舞之最。

“仿唐乐舞”被誉为中国第一台仿古乐舞,自1982年9月推出以来,至今已在陕西省演出近2万场,出访过世界上的40多个国家,接待过数以百计的国家首脑和go-vern-ment要员。

从1987年起,陕西歌舞大剧院与国旅合作,将自己多年创排的《仿唐乐舞》《长安乐舞》《秦风古韵》中的精彩部分重新加工,在唐乐宫以全新阵宫推出一部精华浓缩的《仿唐乐舞》,舞美、服装、布景、乐器均焕然一新,获得极大成功。

皮影

西安地区的皮影在全国久负盛名。

此剧种最早见于宋代,13世纪传入东南亚各地,18世纪传入欧洲。

皮影的表演形式是将刻有图案的皮影透过灯光,映现出剧中的人物或背影。

因皮影表演仅限于平面,人物形象只能以侧面表达,故对皮影的磨制、造型和雕镂都有极高的要求。

常常只用几根线条,就把剧中生、旦、净、丑的人物性格刻画得形神兼备。

一张皮影不仅是表演的道具,也是一件独具风格的艺术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