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管理者怎样才能服众?又怎样才能让手下人听话?

如题所述

作为领导的你,遇到过下面的情况吗?

刚被提拔,原来很好的同事就再也不跟你一起吃午饭了,而且在工作中故意跟你唱反调,不听从安排;

空降到一个公司,下面的人对你都有一种敌意,你不管安排他们做什么都推三阻四的;

新定了一个考勤制度,想解决团队大多数人经常迟到的问题,结果一公布人人都强力反对; 

一句话总结就是:下属不听话。

关于下属不听话这件事,估计谁都能出点主意,譬如恩威并施了,私下请吃饭了,能力强的下属要哄着了。

但真要给出一个系统的,适应多情境的,又适合自己的方法,能做到的人估计就凤毛麟角了。

1

你要下属听话的目的是什么

在你想让下属听话之前,你先要问自己:要下属听话的目的是什么?

不少管理者之所以要下属听话,其实只是本能觉得就应该这样,而没深入想过某个下属不听话就一定是坏事吗?

比如:

你正在开拓一个自己也不太有把握的创新业务,这时有个不听话的下属能倒腾点新点子出来,不见得是件坏事。

再比如:

如果你的目的是维护自己的权威,不能有人挑战你。

那么你就要再想一想,是不是还有其它维护权威的方法,效果是不是比强制下属听话更好。

当然,大多数时候下属能听话是必要的。

但即使这种情况,先区分出要下属听话的目的也很有必要,因为你的对策可能会大不相同。

比如,如果你的目的是维护团队的对外一致性,那么就需要采取严格措施禁止有不听话的情况发生。

但如果你的目的是,希望某位有能力的同事能更好地发挥团队价值,那你就不能采取严格禁止措施,而是要采用引导和怀柔措施了。

因此,在你寻求让下属听话的方案时,请务必先问清楚自己的目的。

2

下属不听你话的原因

下属不听话的原因只有两种。

1、双方的理解偏差

这种理解偏差主要是由三种情况造成的。

1)你没说清楚

比如:你给下属布置了一个任务,心里期待她今天下班前就能给你,因此特别跟她强调了要「尽快」。

结果,她到第2天下班才给你,于是你觉得她不听话。

其实,真实情况却是这位员工有点慢性子,她已经以自己所认为的最快速度给你了,如果你不强调「尽快」的话,她可能 3 天后才会给你。

因此,在布置任务时,你要明确跟她讲「今天 18:00 前给我」。

2)下属给出了错误的信号

比如:你手下有一名公众号编辑,她手上的事情已经多得忙不过来,但她不太会反馈,而且跟人交流时也不太会说话。

这时,你又给她布置了一个招兼职的任务,而且还要求 2 小时内就要招到人。

她心里一想肯定做不到啊,于是顺口就回了你一句「这又不是我的事,你找别人去做吧」。

这种情况下,她其实不是不听话,只是不会反馈而已。

因此,这就要求你能了解下属的工作量以及她们的沟通风格,以免做出错误的任务布置和判断。

3)你理解错了下属的行为

还有一种情况,下属其实已经很用心地在执行你的指令了,但因为客观条件限制,不能在你要求的时间内做完。

但这个下属的性格又是做不到不敢说。

在你看来,可能他就是不听话了。

这种情况,就需要你能根据不同下属的做事风格采取不同的监控方式,有的下属直接管他要结果就好了,但有的下属就要主动去跟踪过程了。

2、下属的利益未得到满足

第一种情况,下属的不听话是无意的,因为不清楚你的意图或你们双方有误解。

第二种情况,下属就是故意不听话了。

造成这种挑衅行为的根源就是下属的利益未得到满足。

马斯洛需求层次将人的需要分为了 5 个层次,可以很有效地解释这种不听话的动机。

1)生理需求未满足

这个不听话的反弹是最大的,因为你影响到人的生存了。

比如,你每天逼着下属加班到凌晨 2 点,还要求第 2 天早上必须 8 点按时到公司。

这个睡眠的生理需求未被满足,下属不只是会不听话,还可能会革命的。

2)安全需求未满足

安全需求未满足的反弹也会很大,下属不听话的原因一大半就是这个需求层次造成的。

比如,你空降到了某个公司,挤占了某个下属的晋升空间,影响了他的工资增长,他自然不太想听话;

或者你推行了某个制度,断了某些下属的外快收入,他们自然也不想听话。

3)社会需求未满足

这种情况的发生是在某个下属因为你的原因,在原有团体中被排斥或被边缘化的情况。

比如,某个下属原先是风控委员会成员,但因为你来了,他原来委员的位置被你占了,他不属于这个委员会了,心理自然会对你不满,从而在行为上表现为不听话。

4)尊重需求未满足

这个更多会发生在某个原来很有地位的下属身上。

因为你来了,他的尊重感被削弱了,在工作中自然会表现出不听话的行为。

至于第 5 层的自我实现需求,就不是下属不听话的原因了,因为到了这个层次就不存在听不听话的问题了。

现在,你知道了下属不听话的原因有两种:1、双方理解偏差导致的无意不听话;2、利益未得到满足导致的有意不听话。

如果是无意不听话的话,只要你能明确自己的意图,减少双方的沟通偏差就可以了。

那有意不听话怎么办呢?

3

让下属听话的二维矩阵

无外非两个办法:消灭问题→直接换人;解决问题→让下属听话。

消灭问题的方法很简单,只要做好人员储备,或者招聘到接替的人后开人就行,虽然其中也有一些操作技巧,但总体不难。

难在如何在不开人的情况下解决问题,因此咱们就重点来聊聊这个方面的方法。

让下属听话的方法很多,有的治标,有的治本,但不管多少方法,都出不了下面这个信服/利益矩阵。

第一象限:下属很信服,即使利益未满足

这是很理想的一种情况,下属对你的信服几乎已经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

要做到这点,对你还是很有要求的,你至少在某个方面——比如人品、个人能力、资源整合等——有很突出的优势,做到让下属心服口服。

比如:

诸葛亮对刘备的誓死追随是对他礼贤下士的信服;

江东八百勇士对项羽的追随是对他个人武力和义气的信服;

同盟会对孙中山的追随是对他为国献身理想的信服。

因此,提升自己的核心优势是让下属变得听话的最理想方式。

第二象限:下属信服,同时利益要得到满足

第一象限的做法很理想,但并不容易做到,特别是要达到刘备、项羽、孙中山这样令人信服的层次,还是挺有挑战的。

因此,在个人能力还达不到让下属足够信服的时候,你还需要了解下属的利益诉求,并找到满足下属利益的方法,这样才能让不听话的下属变得听话。

像刘邦对韩信的领导就是这种做法的典范。

韩信对刘邦并不足够信服,但刘邦可以委曲求全,容忍韩信要兵权、要王位的不敬举动,最终在韩信的带兵指挥下,击败项羽,赢得天下。

第三象限:下属不信服你,但利益诉求可得到满足

第一和第二象限的做法,都还建立在下属对你有一定信服的前提下,但很多时候之所以会碰到不听话的下属,就是因为下属对你不信服。

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有满足下属利益诉求的资源,就可以充分利用这种资源,以利益诱导下属听话。

一般典型的做法有,以工资、绩效奖金满足下属的经济诉求,以表扬、露脸满足下属的尊重诉求等。

第四象限:下属不信服你,同时利益诉求也无法满足

最后这个象限是最有挑战的,下属既不信服你,你也没有满足下属利益诉求的资源。

这种情况网上流传了很多不入流的做法,比如「管理不听话下属的五个经典」、「对待不听话下属最常用的六个手段」等,都属于这个象限。

这个象限的做法大致分为两类:

1、画大饼

画大饼的做法同样要充分挖掘下属的核心利益诉求,然后以口头承诺的形式加以满足,以诱导不听话的下属,出于对利益的向往变得听话。

它与「满足下属利益诉求」最大的区别就是,「大饼」在口头承诺时就没想着要实现。

2、营造恐惧

这种做法与画大饼的做法完全相反,不是利诱不听话的下属,而是威压不听话的下属,通过让下属害怕失去已有的利益而屈服。

常见的做法有罚款、孤立在团队之外、杀鸡儆猴、上交给更高一层领导、开除威胁等。

以上四个象限基本覆盖了所有应对不听话下属的解决办法,你可以采用单一对策,也可以综合使用。

但除了第一象限的对策外,其它三个象限的对策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一定要针对合适的下属,区分适用的场景。

比如,委曲求全满足其利益诉求的下属一定是你有所依赖,可以在某个领域做到你所做不到的事情;

施压的做法一定是针对大多数团队成员所不认可的行为,否则容易激起集体反抗。

4

写在最后

看到最后,聪明的人可能已经发现,这篇解决下属不听话的文章,本质上就是一个界定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首先要明确你的目标,要下属听话的目的是什么。

其次是分析清楚现状,下属不听话的表现是什么,是无意的不听话,还是有意的不听话?

根据目标与现状,从而明确出差距:是你或者下属没说清楚,还是下属的利益未满足。

再针对不同的差距给出对策。

若是你或者下属没说清楚,那注意准确描述,减少沟通偏差就可以了。

若是下属的利益未满足,那么就要依据信服/利益矩阵,采取合适的对策,让不听话的下属变得听话。

以上。

——————

采编:YouCore 王世民 

内容提供者:东方智慧——国学实效治企执牛耳者,始终坚持“知行合一、仁爱立本”的理念,为企业家提供正统的国学治企学习和交流平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0
1、共同建设高度认同的企业文化:高度认同的企业文化是科学有效管理的基石。良好的管理取决于对某些基本价值观的接受,管理工作必须借助于一个平台,也就是一个环境,这个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现代化的高科技企业最重要的不是先进的技术,也不是雄厚的经济基础,而是“人”——训练有素的员工,而任何一个员工特别是新员工要接受企业的基本的价值观念,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必须向其灌输基本的价值观念,所以初期培训和后续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2、理解人类共有的癖好,例如猜忌,嫉妒、地位、偏见、感知、性情、积极性和才能:管理者要培养的最有价值的素质是——耐心、和蔼和体贴别人。机器和化学剂不会介意你对它们温和还是粗暴,但人类会。 你的手下不仅是工程师、会计师、行政人员、销售人员,他们是人——这是最首要的。他们有家人、朋友、喜好和厌恶。人类是有感情的。尊重他们的人格,你就能得到他们的尊敬和忠心。反之,他们就会失去为你工作的动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是管理上的金科玉律。当你将批评下属或表达不满时,先问自己,“我是否喜欢别人用这种方式对我说话呢?”想想如果自己处于他们的位置,希望得到何种和蔼和体贴呢?然后再以同样的态度施于下属。
  3、广开言路: 一个真正具有生产效率的部门是每个人都积极思考更好、更有效率的工作方法,以更少的时间和更低的成本,生产出更高质量的产品。要达成这种革新,必须接受新构想,而且还要鼓励下属创新。激励办法很多,如给奖金、假期或礼物。但最有效的动力是,让员工知道管理层确实在聆听或将员工的建议和构想付诸工作中。
  4、给属下一个上升的空间 。如果员工没有可望得到的上升空间,那么他的工作就到头了。工作到头的员工通常表现烦恼、不愉快、生产效率低下。把你的部门组织起来,让每个人都有晋升的机会,形成在头衔、职责、地位和薪酬方面的逻辑晋升阶梯。如果你的部门太小,不能做到这步,晋升机会可能不可避免地要向部门外的职位发展。若是这样,不要拖住属下的发展,反而要鼓励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那么在与你一起的岁月里他们会使出最大的干劲。
  5、组建一个成功的团队: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应该成为孜孜追求团队整体贡献的榜样,把一部分的精力放在人才梯队的培养和管理的规范化上,不争功、不抢利。个人的力量永远是有限的,而建设一个坚不可摧、百折不挠、人才辈出的团队却是至关重要的,集体的力量壮大了,个人的表面成绩隐去了,但他对组织目标的贡献,却是任何一个只突出个人业绩的主管无法比拟的。
  6、批判和自我批判同时不断学习新的管理知识和方法,并恰当地结合实际工作付诸实践;学习所属领域的专业知识,提高技术技能。
  7、善于授权:管理者并不是任何事情都必须亲力亲为,英国著名的维廉·巴克莱博士在其撰写的《花香满径》一文中指出:“我们不应该把所有的事都抓在自己手里,认为只有自己才做得好。”此语道出了授权于下属对管理者的重要性。我们常常看到许多主管成天忙于应付各类例行或例外事件,他们自己也总是抱怨工作太忙,都快喘不过气来了,乍一听,还挺让人敬佩他们的敬业精神。其实细细想来,这只能说明他们不善于授权,不善于将工作转移给有能力的下属去做,或许是不信任下属,或许是一种私心在作祟,不给下属在实践中磨练从而提高各方面能力的机会。有的管理者甚至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好的方法紧攥在自己手里,形成一种这事非他莫属,别人无法替代的局面,这实在是各级管理者必须克服的。一个似乎看不出有多大业绩的主管,但他所带领的团队业绩突出,他所培养的干部个个出类拔萃,他起到的是一种催化剂和粘合剂的作用,也起到一种给组织造血的功能,这样的人才是优秀的管理者。追答

服众 首先你要明确,要让别人信服。首先要做让人值得信服你的事情!时刻保持理智头脑 作为一个管理者,不可能完全融入到集体中去。那样容易被左右和影响,所以既要有一定的影响 和树立权威形象,又要能与人和善和能与人沟通!身体力行,身先士卒 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做到最好,自己必须特别优秀!要完时刻考虑别人的感受,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超人,也许就有一群希望做个平凡人的个体存在!所以你不是改造人,而是合理的调配,发掘和引导。去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让他们可以依靠你,可以信赖你 认定你就是能帮助他们的人!那么你就是团队中的精神引领者!你并不是全能超人,但是你必须有让人佩服和特别突出的一方面。 在手下,员工需要帮助 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无私的帮助,和理智的帮助他们分析目前局势,困难以及让他们认清楚自己,和重新拾起信心。勇敢面对困难! 要知道影响工作的因素很多,所以想要让他们在工作中表现的出众,完美的配合自己 必须尽量的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的烦恼! 做到这些一部分你都可以让人信服!

不同位置的管理者,侧重点是不同的,从大方向上我建议:
1、了解你的上下级的需求,满足合理需求,要做到就要放下架子勤沟通
2、完善你的管理制度,合理、公平、奖勤罚懒,恩威并施,而且尽量多奖少罚(罚立威,奖施恩)
3、能承担责任,要为部门和下属承担责任,解决问题、争取资源;要为领导和老板承担责任,保证团队核心稳定,及时反馈并改善制度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无论小团队利益得失,在领导决策之后要坚决执行与实施(同时可以力争自己的利益,坚持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实践来认证)
4、挖掘每个人的能力,做到人尽其才,团队奋战!一个都是千里马的团队不是好团队,只有各尽其责、团结的团队才是好团队。
先说这些,具体的东西还得看自己的管理特色因材施教。
祝工作顺利!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