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长城的日记

1)时间为2006年10月3日。 2)我和我的同班同学乘车前往。 3)沿途看见许多高楼大厦,一个半小时侯我们就到达了长城。 4)当长城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时我们情不自禁的赞叹了长城的壮观,当我们走在长城上时,心里感到自豪,因为长城是世界名胜。 5)参观后觉得应努力学习,为国争光。

戚继光设宴排座次

嘉靖年间、戚继光在蓟门边防线上服戍。那时候,“他刚甘出头,官职也小,人微言轻,没有引起人的注意。过了十来年,隆庆元年(止67年)~北方告急、京都面临俺答部族的入侵。明朝统治者急忙把作为抗倭名将的戚继光从南方调来,镇守长城。这“京畿防区”,本是“将帅不得其入”之地。首领门各主山头,因循苟且,克扣兵晌,官官相护,贪污筑城款项。戚继光初来,主管蓟州、昌平、保定三镇防守训练;他名声虽大,一时难以打开局面。、幸好蓟镇总督谭纶在东南沿海抗倭战争宁,与戚继沁有过合作,这又再次共事,他鼎力“支持戚继光的事业。他们商定从浙江义乌召来三千抗倭军士。这些身经百战的老兵,成为戚继光~手下的骨干;既是作示范的标兵,又是教边城守军车成、骑战、步战的教官。同时,他们还协助戚继光将矮小厂陋,,‘高不足以拒,踱羊,露众乘墙,不蔽风日”的城垣重新修筑。至今长城上的明代,‘题名碑”中,还留有浙江籍官员的名字:谭纶和戚继光团结一致,修筑长城,督促将吏各筑一段,分片包干。并亲自往崇山峻岭巡视。检查工程。他们看到所筑城垣,质量良萎不齐,相差悬殊。在第一期工程告竣时,他们在总督衙门大摆酒宴,以优劣分座次。最优者坐于大厅两厢。其次者坐于廊底下面,三等者坐于衙门大门·之内,劣者坐在门外。经过这一番褒贬分明座次排列,再次动工时,将吏都不敢再偷工减;料敷衍塞责了,工料费用也大大节约。往年边墙费耗资矩万,效果甚微。这次全部工程完毕,政府每年花费10万绪(铜钱),可顶得上往年120万络使用。

青龙倒吸水

从天险沟口停车场沿京张公路而上,不远的公路北侧山脚,有个四方形铁盖,像是盖住下水道口子。其实,那下面曾是一汪清泉。铁盖旁的山坡,是一片赭红色的石崖,中有一道青灰色的石脊,随着山势婉蜒而下,伸向铁盖旁。石脊宽约20多厘米,节肢皱裂,斑驳苍劲,连同清泉,合称“青龙倒吸水”。我国古代常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代表地理方位东西南北。“青龙倒吸水”的位置,恰好在八达岭关城东面,与关城西南陡峭雄险如虎蹲坐眈眈注视关内外的山峰相呼应,构成“龙蟠虎踞”的绝险关隘,故“青龙”的奇景格外著名。古时关沟建有横跨山涧的石桥,就取名“青龙桥”,京张铁路在附近设车站,也取名青龙桥车站。这里的青龙,以“倒吸水”称奇。因其脊上终年是湿漉漉的、好像是“龙”头伸进泉池吸上来的。经地质考察得知:“青龙奇石”是地下岩浆沿着裂隙上浸,凝固后形成的岩脉、质地致密坚硬,不易风化。岩脉两旁储红色花岗岩,坚密度较差,岁月沧桑,风雨浸蚀,层层剥落风化,使“青龙”显著臌凸而出。同时,由于花岗岩裂隙易于渗水,当两边的水浸到这条青色岩脉处,青色岩脉不渗水,形成细流沿岩脉两侧淌下,贮入岩根泉池之中,宛如“吸水”。而今,岭上植被不丰,水源短缺,“青龙”依在,只是无水可“吸”了。

元惠宗泪洒关沟路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朱无璋在应大府(南京)登上帝位。建国号为明,是时,他封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受领攻取元大都(今北京)的重任。徐达领兵北伐,一路征战,所向披靡,7月27日占领通州、大部城指日可待。无惠宗妥环欢尔得此消息,心惊胆战。他先在清宁殿与后妃、太子商议,想避兵北去;然后在端明殿召见群臣,发表主张。大臣们听后意见纷纷,吵闹得端明殿内一片混乱。宦官伯颜不花放声大哭说:“世祖忽必烈开创的天下,陛下应当死守,怎么能弃呢?”妥欢贴睦尔在殿内徘徊一阵,叹了口气说:“时至今日,岂可再当宋朝的徽钦二帝!”他觉得与其被俘,不如逃走,就在这天的黑夜里、妥欢贴睦尔率同后妃、太子和一些大臣,开健德门逃出大都北去。天刚放亮。皇室车马一行已走在关沟道上。他是很熟悉这条路,只是今日走来,百感交集,不禁连声长叹。元朝定都北京(大部)后,把原旧都和林(今内蒙古自治区正兰旗境内)称为上都。每年四月至九月,皇帝往上都避暑。秋后再回大部,“岁以为常”。“上都避暑频来往,飞鸟犹能识衰龙。”关沟是帝王往返必经之路,于是得到重点开拓,大兴土木,展宽道路,险要路段刻佛像于崖壁,建寺庙于道旁,乞求神灵保佑。最大的一座是大宝相永明寺,建有花园,帝王下榻的行宫和壮丽的、过街塔。过街塔遗址,便是今天还能见到的“云台”。那时,关沟道上十分热闹,有僧人写诗道:“砾中十里号五里,道上千车联万车,“妥罐贴睦尔这回在关口路上逃生,一路凄凄惶惶,触景生情不禁热泪盈眶。想起日日夜夜“宫中舞女斗腰肢”的生活已成过去,来日未卜,更是痛苦万分。日正中天,正好走到永明寺过街塔前,这是妥罐贴睦尔登上帝位十周年时赦建的佛塔,本以为如此功德,禅灵能保住江山永固、可是过了甘多年内忧外患不宁的岁月,眼看就国破基摇了。寺院僧人照例赶紧设置祭坛,燃烛焚香。,妥欢贴睦尔,无心久留,伫立一会几,就满面愁云的赶忙上路了。日暮时分,车骑登临八达岭山口。在北大红门下,他回身远望那暮霭沉沉的南方,似乎望见了朦胧中的大都,泣不成声,泪水模糊了他的双眼……从此,妥欢贴睦尔与关沟御路永别了。妥欢贴睦尔北逃,是元朝灭亡的标志。朱无璋称赞他“知顺天命,退避而去”,在他死后赐给他一个“顺帝”的称号。
长城由一个异域建筑变成一个有待解读"发明"的文化符号,西方文化在长城与某种"中国特性"之间,一点一点地建立起似是而非的类比关系,比如长城与广阔的帝国、封闭保守、停滞与空间化的、高度组织与奴役的文明等等,长城由历史变成神话。西方的长城神话传统或话语为卡夫卡的小说提供了基本素材、叙事角度、象征及其意义,以及象征意义的历史深度。西方七个世纪间形成的中国形象传统,浮现在《万里长城建造时》的文本语境中,赋予卡夫卡这篇看上去荒诞不经的小说某种深刻的"汉学"意义。


"万里长城止于中国的最北端……, 1917年3、4月间,卡夫卡守在布拉格狭窄的犹太旧城区他那间小屋里,写作一部天书般的小说《万里长城建造时》。 这部小说令人费解的不仅是它的题材,还有意义。小说讲述了一个奇幻神秘的故事:从一个无法想象的久远时代起,在苍穹覆盖不了的帝国土地上,中国人开始修建万里长城。修建长城的目的据说是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修建长城的方法是:分段修筑。奇妙的不是这个奇迹般的工程,而是完成这项工程的组织。那种由无数个人汇集起来的排山倒海的力量,修筑巴别塔、金字塔、万里长城的力量,究竟是怎样被调动的?领导者究竟怎样把个人身上那种散乱的"可能性都汇集到一个目的上",创造出奇迹?关键在于分段而筑。万里长城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任何个人都渺小得看不到它的完成。为了避免经年累月地在荒郊野外砌石头会让人"对自己、对长城、对整个世界都失去信心",领导者让每一队劳工在砌完500米后就调往另外一个地方。当然,问题也就出在这种"分段而筑"的办法上,它与修建长城的目的正相矛盾。"使用这种方法当然就留下了许多缺口……据说有一些缺口从来就没有堵上……"一道奇迹般的大墙,从西南到东南,跨越帝国的北方边境,但充满缺口的,从不连贯,这样又如何起到防御作用?充满缺口的墙实际上已经变成了门。
小说戏拟某种学术(历史或汉学的)论文形式,不断解析修建长城的方式(分段修建)与目的(防御北方民族)之间的矛盾。"长城之建造意在防御北方民族。但它造得并不连贯,又如何起防御作用呢?""长城非但不能起防御作用,这一建筑物本身就存在着经常性的危险",或许这向伟大的工程本身就有某种不可思议的荒诞性。小说继续解构有关长城的"各种传说"。不仅长城修筑的方式与目的相矛盾,就连所谓的防御北方民族的说法也值得怀疑。思考开始的地方,荒诞出现。卡夫卡的魅力在于,所有看上去寻常合理的东西,一旦出现在他梦境般的作品里,都暴露出其可怕的荒诞,而所有的荒诞,又是那么平常,自然而然。《万里长城建造时》初读上去让人感到不知所云。首先,它讲述的并不是那个现实中国的长城,而是某种有关长城的传说。所谓"围绕着长城的许许多多传说之一"。叙事者试图解析这些传说,但很快发现经不起深思。其次,它的意义似乎也不在长城,而在有关长城的某种隐喻。他希望在修筑长城的工程中,发现帝国组织的秘密。叙事者说他的比较民族史研究揭示,"中国人有某些民间的和国家的机构特别明确,而有些又特别含混"。而长城的建筑实质上与中国的国家机构密切相关。
《万里长城建造时》文本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解构长城的建筑方式与目的,发现长城的意义并不在于长城本身。长城只是一种隐喻。第二部分解构帝国的组织机构,发现这个在空间上广阔无边、时间上静止不动的长城帝国,在权力结构上竟像是激流中的漩涡,它迅速有效地流动,既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核心不过是一个空洞。文本的意义就体现在第一部分解构长城与第二部分解构帝国二者之间构成的隐喻关系上。
在卡夫卡的想象中,长城只是一种传说,修筑长城的真正意义不是防御边患,而是组织建设。小说中出现四类角色:一,像孩子一样性情飘忽不定、天真或幼稚、质朴或愚昧的百姓;二,像家长一样深谋远虑、仁慈却专横、可敬又可怕的领导者;三,享有神明般的权威却拥有俗人一样的生命、强大又脆弱、实有又虚无的皇帝;四,论证高妙的"迷雾一般"的理论的学者与教授"崇山"一样的信条的教师。这四类角色是修筑长城的伟大事业的参与者,同时也是帝国的构成者。我们看叙事者如何将这四类角色组织到故事中。
领导者是真正的发布命令与组织者,他们规划全局并组织施工。他们发明了"分段而建",因为他们知道,"人的天性像尘埃",如何将那么多像孩子一样容易充满希望又容易失望的百姓组织起来,在历史漫长的时间里持续有效地完成宏大的帝国事业,这才是问题的关键。领导者就是这样调动老百姓的。他们知道老百姓容易失望与烦躁,又容易希望与激动。修筑长城或许没有什么实用意义,但它的确可以将像尘埃散沙一样的百姓有效地组织成一个强大的整体。至于老百姓,他们过着"质朴"的生活,不用多想也不能多想,领导者都替他们想好了。他们只需要尽力揣摩、贯彻领导者的意图。而领导者的意图对于老百姓来说,只要按其指令行事,不可深究为什么:"当时许多人,甚至最优秀的人都有这个秘密的原则:竭尽全力去理解领导者的指令;但一旦到达某种限度,就要适可而止……这是一条十分明智的原则。"分段而筑长城,是领导者根据百姓的天性与帝国的利益而制定的计划。它的意义不在于防御边患,而在组织帝国,其真正的意义是"如何集中民众的力量参加强大的新的工程"。或许仅有指令还不够,还需要学者发明一套宏大的理论(信仰或意识形态),说明这项工程的伟大意义。于是,很早以前就有学者论证修筑长城是为了修筑巴别塔 ,断言"在人类历史上只有长城才会第一次给一座新巴贝尔塔创造一个稳固的基础。因此,先筑长城,而后才建塔"。长城与巴别塔显然没有什么关系,但学者这样振振有辞地论述,领导者与教师又不遗余力地宣传("这本书当时人手一册"),老百姓也就信以为真了。 "他们一大早就出发,半个村子的乡亲陪送他很长一段路程,都认为这是必须的。一路上人们三五成挥动着旗帜,他们第一次看到了他们国家是多么辽阔,多么富庶,多么美丽,多么可爱。每个国民都是同胞手足,就是为了他们,大家在建筑一道防御的长城,而同胞们也倾其所有,终身报答。团结!团结!肩并着肩,结成民众的连环,热血不再囿于单个的体内,少得可怜地循环,而要欢畅地奔腾,通过无限广大的中国澎湃回环。"
分段修筑长城,不过是中华帝国内部机制的隐喻。小说后半部分从长城主题转向讨论帝国本身。据说,修筑长城的旨令是由古代某位皇帝发布的,但似乎又没有那么个皇帝,也没有哪个皇帝曾经发布过修筑长城的指令。小说第二部分以诡语的方式讨论帝国的中心皇帝。皇帝是帝国无限权力的神秘中心,可这个中心很可能是个空洞。皇帝既是一个至高无上的神,又是一个脆弱可怜的人。"我们的国家是如此之大,任何童话也想象不出她的广大,苍穹几乎遮盖不了她--而京城不过是一个点,皇宫则仅是点中之点。作为这样国度的皇帝却自然又是很大,大得凌驾于世界一切之上的。可是,那活着的皇帝跟我们一样是一个人,他跟我们一样躺在一张卧榻上……"长城是一个传说,皇帝也是一个传说。他是帝国组织的根据,百姓想象中的一个虚位。或许帝国本身就是荒诞的,像长城那样荒诞。小说叙述越往后就越显得逻辑混乱,相互矛盾、语焉不详的句子越来越多,帝国有一个皇帝,"大得凌驾于世界一切之上","我们"都生活在"他"的旨令中。可是,我们谁也无法接近"他"或认识"他"。他在遥远的都城与九重宫殿的中心,在谁也说不清楚的遥远的朝代中。京城与皇帝,就像"一条千百年来在太阳底下静静地游动的云彩",不可理喻,这种空间与时间中的难以逾越的距离,加强了帝国本身的神秘感。可以隐喻的东西不可以理喻。小说的语气在前后两部分差别很大。第一部分以分析为主,经常还表现出雄辩,第二部分则以模棱两可的、呓语般的叙述为主,模棱两可、语焉不详处多多。
真正的荒诞恰恰是无法思考的。或许只能通过修筑长城这一象征来把握或接近帝国的意义,当你真正要解释帝国本身机构时,就无能为力或不着边际了。"最为含混不清的机构莫过于帝国本身了。"……半文明的教育把那多少世代以来深深打进人们头脑的信条奉为崇山,高高地围绕着它们起伏波动,这些信条虽然没有失去其永恒的真理,但在这种烟雾弥漫中,它们也是永远模糊不清的"。《万里长城建造时》没有写完,嘎然而止处,就像一部机器高速运转的时候,关键部位的螺丝钉突然崩飞了。
梦幻总在无端处开始,又在无端处结束。长城、皇帝、奔波在帝国大道上的领导者、在荒野筑城或在庭院纳凉的百姓,整个帝国像亘古天幕下苍老的浮云,神秘而遥远。卡夫卡在小说中一再通过不同意象强调长城帝国在空间上的广阔与时间中静止的永恒性。从叙事者"我"的家乡南方到帝国的京城"千里迢迢",那是一种无法想象的遥远,不仅老百姓永远也无法到达甚至想象京城,连皇帝的谕旨也无法传达到那些"可怜的臣民,在皇天的阳光下逃避到最远的阴影下的卑微之辈",那是一条"几千年也走不完"的路。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叙事中空间的概念多是确定的,如京城、南方,甚至西藏,相对的时间概念却模糊不清。首先是叙事时间,叙事者说长城动工时他20岁,但叙事中似乎又暗示了满清的灭亡。他一再强调一种"今夕是何夕"的感觉。老百姓传说的皇帝,可能在千年之前已经被谋杀了,京城也早已变成了堆积如山的垃圾堆。"最古老的历史上的许多战役现在才刚刚揭晓",战争和革命多少年来都无法改变帝国,"村口的小圆柱上蟠曲着的那条圣龙,还在"对着京城方向喷火以示效忠"帝国在百姓的心中,就像"一朵千百年来在太阳底下静静地游动的云彩"。一个古老的帝国活在当代,本来就是非时间性的,就像万里长城,在广阔的帝国空间中延伸,但在数千年的时光中,却像石头一样凝固不动。



"最为含混不清的机构莫过于帝国本身了。"卡夫卡叙述中华帝国修筑长城的故事,并不是因为他真正关注或了解中国的长城。小说不过是一种形式,在卡夫卡病魔纠缠的想象中,千年帝国在无限辽阔的土地上修筑万里长城,事件本身就是个普遍的、神秘的、明显具有荒诞意味的象征。"我们中国人有某些民间的和国家的机构特别明确,而有些又特别含混。……而长城的建筑实质上也是跟这些问题相关的。"
或许细读分析可以使我们朦胧之中感受或猜测到小说的某种意义。专制帝国是一个庞然怪物,只有在它运作起来的时候,才能展现它荒诞惊人的神秘。人们可以从修建金字塔了解古埃及帝国,从修建泰姬陵了解莫卧儿帝国,从修建万里长城了解中华帝国,在西方人看来,所有的东方帝国都在历史上完成过这种震慑天下耳目的浩大工程,而只有在这些令人眩目的不可思议的奇迹中,你才能理解那个像一部巨大的机器一样的复杂的家长式专制政体以及作为部件的无谓的个人的意义。卡夫卡真正表现的是权威中心的、高度组织化的社会中人的存在状况,专制制度下个人与集体、领导与民众的关系,以及权力效率规模与组织一体化的问题。修筑长城不过是一个象征。
天书般的小说获得某种解释的可能性,关键在于重建构成其文本的意义结构与话语语境。修建长城只是在卡夫卡想象与思考帝国机构与个人心理中的家长式专制倾向时,才作为象征出现的。问题是在卡夫卡的视野中,长城是如何获得这种象征意义的?卡夫卡用小说的形式思考东方帝国,却将选择的素材或"本事"落实到中国,中华帝国究意在什么样的知识与想象背景上,获得了卡夫卡小说中的典型形象?卡夫卡并没有直接的中国经验,他的创作与想象都是文本中的,那些构筑卡夫卡小说意义的文本谱系是什么?最终能够解释《万里长城建造时》的意义的,不是中国的长城或制度与历史,而是西方关于中国与长城的观念与想象传统。
文本及其象征是在话语中获得意义的。按照福柯的观点,话语是有关特定主题或对象的、意味着特定规训与策略的一整套内在统一、相互关联的表述,它为个别文本提供思考与言说的假设、规则与期待。赛义德从福柯的话语理论出发研究东方学或东方主义,指出东方学(Orientalism)是后启蒙(Post-Enlightenment)时期西方表述作为"文化他者"的"东方"的一种话语方式,其中不仅包含着西方对东方各种离奇的想象,还意味着一套严肃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与权力运作规则。它由"地域政治意识向美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和哲学文本分配",形成一种知识谱系或观念群,规定着个别作家文本的观念基点、意义结构,为其提供特定词汇、意象、修辞技巧甚至母题种类。赛义德认为福柯忽略了单个文本或作家的意义,主张使用"文本细读"的方法,揭示"单个文本或作家与其所属的复杂文本集合体之间的动态关系"。他将自己的研究方法归纳为"策略性定位"与"策略性建构,""……策略性定位,一种根据其所写的与东方有关的作品来描述作者在文本中的位置的方法,以及策略性建构,一种分析文本与文本群、文本类型在自身内部以及在更大的文化语境中聚集、凝结和获取现实指涉力的方式二者之间关系的方法。我使用"策略"这一概念仅仅是为了确认每位写作东方题材的作家都面临的问题:如何把握这一题材,如何接近这一题材,如何才能不为其高深、其范围、其令人可畏的广度所挫败或击倒。任何就东方进行写作的人都必须以东方为坐标替自己定位;具体到作品而言,这一定位包括他所采用的叙述角度,他所构造的结构类型,他作品中流动的意象、母题的种类--所有这一切综合形成一种精细而复杂的方式,回答读者提出的问题,发掘东方的内蕴,最后,表述东方或代表东方说话。然而,这一切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每位就东方进行写作的作家都会假定某个先驱者、某种前人关于东方的知识(甚至就荷马进行写作的作家也同样如此)的存在,这些东西成为他参照的来源、立足的基础。此外,每一关于东方的作品都会使自己与其他作品、与读者、与公共机构、与东方自身紧密关联在一起。于是,作品、读者和东方的某些特殊方面之间的复杂关系整体就形成了一种可供分析的结构……"
赛义德的东方主义研究尽管不包括中国,但西方现代文化中无疑也存在着一套表述中国形象的话语,说它是汉学主义或中国主义都可以。它由各类有关中国的相互指涉的文本构成,为卡夫卡的小说提供了基本素材、叙事角度、象征及其意义,以及象征意义的历史深度。文本是没有边界的,它不过是话语网络中的一个结。这样,卡夫卡的小说与西方的中国形象话语就构成一种诠释的循环。西方的中国形象为解读小说提供了意义符码,而小说又成为西方的中国形象特定方面的索引。 "万里长城止于中国的最北端,工程从东南和西南两头发端,伸展到这里相联结……。小说的开头令人想起《利玛窦中国札记》中的话(第五卷第十三章):"著名的长城终止于中国西部边疆的北端" 。这位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3个多世纪前从意大利到中国,最后死在北京,卡夫卡一生却从未去过比巴黎更远的地方。 他想象中国的方式纯粹是在文本中旅行。他的写作,实际上是在他的阅读视野中西方各类有关中国的文本中"编织"意象与故事的过程。对他来说,想象中国的一个最明显的象征,可能就是长城,就像想象埃及总与金字塔联系起来一样。
在西方,有关中国的叙述很早就与长城联系起来。《马可波罗游记》(1298?)没有提到长城,成为人们怀疑其可靠性的一个重要根据。如果马可波罗的确到过中国,他不可能漏掉这么明显的标志。提出这个问题的有17世纪的意大利作家,20世纪的英国研究者。 后来的旅行者很少再出过这类差错。葡萄牙人平托的《东方见闻录》(1569-1580)谈到中国国王将犯人送去修长城 ,西班牙人门多萨的《大中华帝国志》(1585)专门介绍了"长500里格的长城":"在这个国家有一道长500里格的工事即城墙,始自座落在高山上的肃州城,从西向东延伸。筑墙的国王叫秦始皇,侍卫防备鞑靼人而修筑的……" 1655年,约翰 尼霍夫随同荷兰使团到北京,在他出版的游记《荷使出访中国记》(1665)中提到:"中国农夫告诉我们说,人们可以从容地在一天内可以骑马赶到长城再回来。" 平托、门多萨与约翰 尼霍夫都只是直接或间接听人传说长城,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的《中国新图》(1665)则证明他亲眼见到传说中的万里长城 。越来越多的 传教士、使节到中国,越来越多的有关长城的消息或赞美传到西方。南怀仁神甫说"世界七大奇迹加在一起也比不上中国的长城,欧洲所有出版物中关于长城的描述,都不足以形容我所见到的长城的壮观。"(1685)
从文艺复兴时代的传说与发现到启蒙运动时代的见证与赞叹,长城作为一个奇迹,在西方视野中逐渐成为中国的象征。杜赫德神甫编撰的《中华帝国通史》(1735)被称为启蒙运动时代有关中国的百科全书,其中也描述到"公元前215年,在秦始皇的命令下,兴建长城这个巨大的工程,保护帝国不受鞑靼人的入侵……" 杜赫德并没有对长城表示过多的热情,但到了启蒙哲学家那里,长城便成为一个令人仰慕的奇迹。狄德罗编撰的《百科全书》(1765)将长城与金字塔相提并誉。伏尔泰《风俗论》(1756)称长城不论"就其用途与规模来说",都是"超过埃及金字塔的伟大建筑" 。从启蒙时代开始,长城在西方不仅享有盛誉,而且逐渐成为代表中国文明的标志。 不管这个标志意味着什么。鲍斯维尔《约翰逊传》记载约翰逊博士曾表示过对参观中国长城的热情,并认为那是一项真正的荣誉。 另一位著名的英国人笛福在《鲁滨孙历险记》(《鲁滨孙飘流记》的续集)中表达了不同的观点,长城尽管"是一项十分伟大的工程",但"大而无当",因为它连乌合之众的鞑靼兵都挡不住。 长城成为中国文明的象征,而且逐渐被赋予不同甚至相反的含义。它可能象征着中国文明的伟大或强大,也可能象征着中国文明的保守或虚弱。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亲眼目睹了长城的壮观。副使斯当东在《英使谒见乾隆纪实》(1797)中一边赞叹"这样巨大的工程真令人惊心动魄",一边也冷静地分析长城的真正意义,如果说这堵大墙在历史上确实曾经阻挡过外族的入侵,那么现在,它的意义只是限制中国人外迁。墙可以阻挡外族也可以关闭国人。 随团的巴瑞托上尉以职业军人的眼光详细观察了长城的构造,40多年后英国军队从海上攻入中国,长城彻底成为历史遗迹。鸦片战争后西方人出入中国,许多人去长城观光。他们一边赞叹长城之雄伟,一边也反思创造这一奇迹的中国文明。在西方视野中,长城逐渐从历史现实中的建筑物变成了带有明显异国情调或东方情调的文化象征。这一神话化的过程,发生在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前后。
长城成为中国文明的象征,其神话意义逐渐取代了历史意义。按照罗朗 巴尔特的观点, 神话是一种意指方式,是一种被历史选定的语言。一种形式突然具有某种丰富的、实际的、看上去自然而然、无可争论的意义,完全有赖于历史在形式与意义之间建立的某种深度联系,尽管这种联系往往是随意的、变幻的。所谓随意,是因为在形式与历史之间部分类似的意指过程,并不具有充分的合理性,为什么长城就是中国文明的象征呢?中国文明的特征又是什么?变幻指不同时代观念背景下,形式没有变化,但意义却变了。门多萨与伏尔泰将长城当作中国强大的象征,笛福和后来的史莱格尔则将长城当作中国文明软弱的象征。长城是一个建筑物,它在现实中只是中国古代的防御工事。但在西方的中国形象历史上,它首先由一个异域建筑变成一个有待解读"发明"的文化符号,人们在长城与某种"中国特性"之间,一点一点地建立起似是而非的类比关系,比如长城与广阔的帝国、封闭保守、停滞与空间化的、高度组织与奴役的文明等等,长城被神话化。



在西方文化中,中国的现实变成了被解读的文本,或者具有特定含义的符号系统,其中最有表现力的莫过于某种核心象征,因为象征性的表述同时具有修辞意义的鲜明性与丰富性,在大众想象中作为"套话",影响尤其广泛。比如,金字塔已不仅是古代建筑,而是埃及文明的象征,长城逐渐也具有了特定的文本意义,成为一个在历史时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1-04
hjh
嘉靖年间、戚继光在蓟门边防线上服戍。那时候,“他刚甘出头,官职也小,人微言轻,没有引起人的注意。过了十来年,隆庆元年(止67年)~北方告急、京都面临俺答部族的入侵。明朝统治者急忙把作为抗倭名将的戚继光从南方调来,镇守长城。这“京畿防区”,本是“将帅不得其入”之地。首领门各主山头,因循苟且,克扣兵晌,官官相护,贪污筑城款项。戚继光初来,主管蓟州下水道口子。其实,那下面曾是一汪清泉。铁盖旁的山坡,是一片赭红色的石崖,中有一道青灰色的石脊,随着山势婉蜒而下,伸向铁盖旁。石脊宽约20多厘米,节肢皱裂,斑驳苍劲,连同清泉,合称“青龙倒吸水”。我国古代常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代表地理方位东西南北。“青龙倒吸水”的位置,恰好在八达岭关城东面,与关城西南陡峭雄险如虎蹲坐眈眈注视关内外的山峰相呼应,构成“龙蟠虎踞”的绝险关隘,故“青龙”的奇景格外著名。古时关沟建有横跨山涧的石桥,就取名“青龙桥”,京张铁路在附近设车站,也取名青龙桥车站。这里的青龙,以“倒吸水”称奇。因其脊上终年是湿漉漉的、好像是“龙”头伸进泉池吸上来的。经地质考察得知:“青龙奇石”是地下岩浆沿着裂隙上浸,凝固后形成的岩脉、质地致密坚硬,不易风化。岩脉两旁储红色花岗岩,坚密度较差,岁月沧桑,风雨浸蚀,层层剥落风化,使“青龙”显著臌凸而出。同时,由于花岗岩裂隙易于渗水,当两边的水浸到这条青色岩脉处,青色岩脉不渗水,形成细流沿岩脉两侧淌下,贮入岩根泉池之中,宛如“吸水”。而今,岭上植被不丰,水源短缺,“青龙”依在,只是无水可“吸”了。

元惠宗泪洒关沟路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朱无璋在应大府(南京)登上帝位。建国号为明,是时,他封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受领攻取元大都(今北京)的重任。徐达领兵北伐,一路征战,所向披靡,7月27日占领通州、大部城指日可待。无惠宗妥环欢尔得此消息,心惊胆战。他先在清宁殿与后妃、太子商议,想避兵北去;然后在端明殿召见群臣,发表主张。大臣们听后意见纷纷,吵闹得端明殿内一片混乱。宦官伯颜不花放声大哭说:“世祖忽必烈开创的天下,陛下应当死守,怎么能弃呢?”妥欢贴睦尔在殿内徘徊一阵,叹了口气说:“时至今日,岂可再当宋朝的徽钦二帝!”他觉得与其被俘,不如逃走,就在这天的黑夜里、妥欢贴睦尔率同后妃、太子和一些大臣,开健德门逃出大都北去。天刚放亮。皇室车马一行已走在关沟道上。他是很熟悉这条路,只是今日走来,百感交集,不禁连声长叹。元朝定都北京(大部)后,把原旧都和林(今内蒙古自治区正兰旗境内)称为上都。每年四月至九月,皇帝往上都避暑。秋后再回大部,“岁以为常”。“上都避暑频来往,飞鸟犹能识衰龙。”关沟是帝王往返必经之路,于是得到重点开拓,大兴土木,展宽道路,险要路段刻佛像于崖壁,建寺庙于道旁,乞求神灵保佑。最大的一座是大宝相永明寺,建有花园,帝王下榻的行宫和壮丽的、过街塔。过街塔遗址,便是今天还能见到的“云台”。那时,关沟道上十分热闹,有僧人写诗道:“砾中十里号五里,道上千车联万车,“妥罐贴睦尔这回在关口路上逃生,一路凄凄惶惶,触景生情不禁热泪盈眶。想起日日夜夜“宫中舞女斗腰肢”的生活已成过去,来日未卜,更是痛苦万分。日正中天,正好走到永明寺过街塔前,这是妥罐贴睦尔登上帝位十周年时赦建的佛塔,本以为如此功德,禅灵能保住江山永固、可是过了甘多年内忧外患不宁的岁月,眼看就国破基摇了。寺院僧人照例赶紧设置祭坛,燃烛焚香。,妥欢贴睦尔,无心久留,伫立一会几,就满面愁云的赶忙上路了。日暮时分,车骑登临八达岭山口。在北大红门下,他回身远望那暮霭沉沉的南方,似乎望见了朦胧中的大都,泣不成声,泪水模糊了他的双眼……从此,妥欢贴睦尔与关沟御路永别了。妥欢贴睦尔北逃,是元朝灭亡的标志。朱无璋称赞他“知顺天命,退避而去”,在他死后赐给他一个“顺帝”的称号。
长城由一个异域建筑变成一个有待解读"发明"的文化符号,西方文化在长城与某种"中国特性"之间,一点一点地建立起似是而非的类比关系,比如长城与广阔的帝国、封闭保守、停滞与空间化的、高度组织与奴役的文明等等,长城由历史变成神话。西方的长城神话传统或话语为卡夫卡的小说提供了基本素材、叙事角度、象征及其意义,以及象征意义的历史深度。西方七个世纪间形成的中国形象传统,浮现在《万里长城建造时》的文本语境中,赋予卡夫卡这篇看上去荒诞不经的小说某种深刻的"汉学"意义。


"万里长城止于中国的最北端……, 1917年3、4月间,卡夫卡守在布拉格狭窄的犹太旧城区他那间小屋里,写作一部天书般的小说《万里长城建造时》。 这部小说令人费解的不仅是它的题材,还有意义。小说讲述了一个奇幻神秘的故事:从一个无法想象的久远时代起,在苍穹覆盖不了的帝国土地上,中国人开始修建万里长城。修建长城的目的据说是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修建长城的方法是:分段修筑。奇妙的不是这个奇迹般的工程,而是完成这项工程的组织。那种由无数个人汇集起来的排山倒海的力量,修筑巴别塔、金字塔、万里长城的力量,究竟是怎样被调动的?领导者究竟怎样把个人身上那种散乱的"可能性都汇集到一个目的上",创造出奇迹?关键在于分段而筑。万里长城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任何个人都渺小得看不到它的完成。为了避免经年累月地在荒郊野外砌石头会让人"对自己、对长城、对整个世界都失去信心",领导者让每一队劳工在砌完500米后就调往另外一个地方。当然,问题也就出在这种"分段而筑"的办法上,它与修建长城的目的正相矛盾。"使用这种方法当然就留下了许多缺口……据说有一些缺口从来就没有堵上……"一道奇迹般的大墙,从西南到东南,跨越帝国的北方边境,但充满缺口的,从不连贯,这样又如何起到防御作用?充满缺口的墙实际上已经变成了门。
小说戏拟某种学术(历史或汉学的)论文形式,不断解析修建长城的方式(分段修建)与目的(防御北方民族)之间的矛盾。"长城之建造意在防御北方民族。但它造得并不连贯,又如何起防御作用呢?""长城非但不能起防御作用,这一建筑物本身就存在着经常性的危险",或许这向伟大的工程本身就有某种不可思议的荒诞性。小说继续解构有关长城的"各种传说"。不仅长城修筑的方式与目的相矛盾,就连所谓的防御北方民族的说法也值得怀疑。思考开始的地方,荒诞出现。卡夫卡的魅力在于,所有看上去寻常合理的东西,一旦出现在他梦境般的作品里,都暴露出其可怕的荒诞,而所有的荒诞,又是那么平常,自然而然。《万里长城建造时》初读上去让人感到不知所云。首先,它讲述的并不是那个现实中国的长城,而是某种有关长城的传说。所谓"围绕着长城的许许多多传说之一"。叙事者试图解析这些传说,但很快发现经不起深思。其次,它的意义似乎也不在长城,而在有关长城的某种隐喻。他希望在修筑长城的工程中,发现帝国组织的秘密。叙事者说他的比较民族史研究揭示,"中国人有某些民间的和国家的机构特别明确,而有些又特别含混"。而长城的建筑实质上与中国的国家机构密切相关。
《万里长城建造时》文本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解构长城的建筑方式与目的,发现长城的意义并不在于长城本身。长城只是一种隐喻。第二部分解构帝国的组织机构,发现这个在空间上广阔无边、时间上静止不动的长城帝国,在权力结构上竟像是激流中的漩涡,它迅速有效地流动,既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核心不过是一个空洞。文本的意义就体现在第一部分解构长城与第二部分解构帝国二者之间构成的隐喻关系上。
在卡夫卡的想象中,长城只是一种传说,修筑长城的真正意义不是防御边患,而是组织建设。小说中出现四类角色:一,像孩子一样性情飘忽不定、天真或幼稚、质朴或愚昧的百姓;二,像家长一样深谋远虑、仁慈却专横、可敬又可怕的领导者;三,享有神明般的权威却拥有俗人一样的生命、强大又脆弱、实有又虚无的皇帝;四,论证高妙的"迷雾一般"的理论的学者与教授"崇山"一样的信条的教师。这四类角色是修筑长城的伟大事业的参与者,同时也是帝国的构成者。我们看叙事者如何将这四类角色组织到故事中。
领导者是真正的发布命令与组织者,他们规划全局并组织施工。他们发明了"分段而建",因为他们知道,"人的天性像尘埃",如何将那么多像孩子一样容易充满希望又容易失望的百姓组织起来,在历史漫长的时间里持续有效地完成宏大的帝国事业,这才是问题的关键。领导者就是这样调动老百姓的。他们知道老百姓容易失望与烦躁,又容易希望与激动。修筑长城或许没有什么实用意义,但它的确可以将像尘埃散沙一样的百姓有效地组织成一个强大的整体。至于老百姓,他们过着"质朴"的生活,不用多想也不能多想,领导者都替他们想好了。他们只需要尽力揣摩、贯彻领导者的意图。而领导者的意图对于老百姓来说,只要按其指令行事,不可深究为什么:"当时许多人,甚至最优秀的人都有这个秘密的原则:竭尽全力去理解领导者的指令;但一旦到达某种限度,就要适可而止……这是一条十分明智的原则。"分段而筑长城,是领导者根据百姓的天性与帝国的利益而制定的计划。它的意义不在于防御边患,而在组织帝国,其真正的意义是"如何集中民众的力量参加强大的新的工程"。或许仅有指令还不够,还需要学者发明一套宏大的理论(信仰或意识形态),说明这项工程的伟大意义。于是,很早以前就有学者论证修筑长城是为了修筑巴别塔 ,断言"在人类历史上只有长城才会第一次给一座新巴贝尔塔创造一个稳固的基础。因此,先筑长城,而后才建塔"。长城与巴别塔显然没有什么关系,但学者这样振振有辞地论述,领导者与教师又不遗余力地宣传("这本书当时人手一册"),老百姓也就信以为真了。 "他们一大早就出发,半个村子的乡亲陪送他很长一段路程,都认为这是必须的。一路上人们三五成挥动着旗帜,他们第一次看到了他们国家是多么辽阔,多么富庶,多么美丽,多么可爱。每个国民都是同胞手足,就是为了他们,大家在建筑一道防御的长城,而同胞们也倾其所有,终身报答。团结!团结!肩并着肩,结成民众的连环,热血不再囿于单个的体内,少得可怜地循环,而要欢畅地奔腾,通过无限广大的中国澎湃回环。"
分段修筑长城,不过是中华帝国内部机制的隐喻。小说后半部分从长城主题转向讨论帝国本身。据说,修筑长城的旨令是由古代某位皇帝发布的,但似乎又没有那么个皇帝,也没有哪个皇帝曾经发布过修筑长城的指令。小说第二部分以诡语的方式讨论帝国的中心皇帝。皇帝是帝国无限权力的神秘中心,可这个中心很可能是个空洞。皇帝既是一个至高无上的神,又是一个脆弱可怜的人。"我们的国家是如此之大,任何童话也想象不出她的广大,苍穹几乎遮盖不了她--而京城不过是一个点,皇宫则仅是点中之点。作为这样国度的皇帝却自然又是很大,大得凌驾于世界一切之上的。可是,那活着的皇帝跟我们一样是一个人,他跟我们一样躺在一张卧榻上……"长城是一个传说,皇帝也是一个传说。他是帝国组织的根据,百姓想象中的一个虚位。或许帝国本身就是荒诞的,像长城那样荒诞。小说叙述越往后就越显得逻辑混乱,相互矛盾、语焉不详的句子越来越多,帝国有一个皇帝,"大得凌驾于世界一切之上","我们"都生活在"他"的旨令中。可是,我们谁也无法接近"他"或认识"他"。他在遥远的都城与九重宫殿的中心,在谁也说不清楚的遥远的朝代中。京城与皇帝,就像"一条千百年来在太阳底下静静地游动的云彩",不可理喻,这种空间与时间中的难以逾越的距离,加强了帝国本身的神秘感。可以隐喻的东西不可以理喻。小说的语气在前后两部分差别很大。第一部分以分析为主,经常还表现出雄辩,第二部分则以模棱两可的、呓语般的叙述为主,模棱两可、语焉不详处多多。
真正的荒诞恰恰是无法思考的。或许只能通过修筑长城这一象征来把握或接近帝国的意义,当你真正要解释帝国本身机构时,就无能为力或不着边际了。"最为含混不清的机构莫过于帝国本身了。"……半文明的教育把那多少世代以来深深打进人们头脑的信条奉为崇山,高高地围绕着它们起伏波动,这些信条虽然没有失去其永恒的真理,但在这种烟雾弥漫中,它们也是永远模糊不清的"。《万里长城建造时》没有写完,嘎然而止处,就像一部机器高速运转的时候,关键部位的螺丝钉突然崩飞了。
梦幻总在无端处开始,又在无端处结束。长城、皇帝、奔波在帝国大道上的领导者、在荒野筑城或在庭院纳凉的百姓,整个帝国像亘古天幕下苍老的浮云,神秘而遥远。卡夫卡在小说中一再通过不同意象强调长城帝国在空间上的广阔与时间中静止的永恒性。从叙事者"我"的家乡南方到帝国的京城"千里迢迢",那是一种无法想象的遥远,不仅老百姓永远也无法到达甚至想象京城,连皇帝的谕旨也无法传达到那些"可怜的臣民,在皇天的阳光下逃避到最远的阴影下的卑微之辈",那是一条"几千年也走不完"的路。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叙事中空间的概念多是确定的,如京城、南方,甚至西藏,相对的时间概念却模糊不清。首先是叙事时间,叙事者说长城动工时他20岁,但叙事中似乎又暗示了满清的灭亡。他一再强调一种"今夕是何夕"的感觉。老百姓传说的皇帝,可能在千年之前已经被谋杀了,京城也早已变成了堆积如山的垃圾堆。"最古老的历史上的许多战役现在才刚刚揭晓",战争和革命多少年来都无法改变帝国,"村口的小圆柱上蟠曲着的那条圣龙,还在"对着京城方向喷火以示效忠"帝国在百姓的心中,就像"一朵千百年来在太阳底下静静地游动的云彩"。一个古老的帝国活在当代,本来就是非时间性的,就像万里长城,在广阔的帝国空间中延伸,但在数千年的时光中,却像石头一样凝固不动。



"最为含混不清的机构莫过于帝国本身了。"卡夫卡叙述中华帝国修筑长城的故事,并不是因为他真正关注或了解中国的长城。小说不过是一种形式,在卡夫卡病魔纠缠的想象中,千年帝国在无限辽阔的土地上修筑万里长城,事件本身就是个普遍的、神秘的、明显具有荒诞意味的象征。"我们中国人有某些民间的和国家的机构特别明确,而有些又特别含混。……而长城的建筑实质上也是跟这些问题相关的。"
或许细读分析可以使我们朦胧之中感受或猜测到小说的某种意义。专制帝国是一个庞然怪物,只有在它运作起来的时候,才能展现它荒诞惊人的神秘。人们可以从修建金字塔了解古埃及帝国,从修建泰姬陵了解莫卧儿帝国,从修建万里长城了解中华帝国,在西方人看来,所有的东方帝国都在历史上完成过这种震慑天下耳目的浩大工程,而只有在这些令人眩目的不可思议的奇迹中,你才能理解那个像一部巨大的机器一样的复杂的家长式专制政体以及作为部件的无谓的个人的意义。卡夫卡真正表现的是权威中心的、高度组织化的社会中人的存在状况,专制制度下个人与集体、领导与民众的关系,以及权力效率规模与组织一体化的问题。修筑长城不过是一个象征。
天书般的小说获得某种解释的可能性,关键在于重建构成其文本的意义结构与话语语境。修建长城只是在卡夫卡想象与思考帝国机构与个人心理中的家长式专制倾向时,才作为象征出现的。问题是在卡夫卡的视野中,长城是如何获得这种象征意义的?卡夫卡用小说的形式思考东方帝国,却将选择的素材或"本事"落实到中国,中华帝国究意在什么样的知识与想象背景上,获得了卡夫卡小说中的典型形象?卡夫卡并没有直接的中国经验,他的创作与想象都是文本中的,那些构筑卡夫卡小说意义的文本谱系是什么?最终能够解释《万里长城建造时》的意义的,不是中国的长城或制度与历史,而是西方关于中国与长城的观念与想象传统。
文本及其象征是在话语中获得意义的。按照福柯的观点,话语是有关特定主题或对象的、意味着特定规训与策略的一整套内在统一、相互关联的表述,它为个别文本提供思考与言说的假设、规则与期待。赛义德从福柯的话语理论出发研究东方学或东方主义,指出东方学(Orientalism)是后启蒙(Post-Enlightenment)时期西方表述作为"文化他者"的"东方"的一种话语方式,其中不仅包含着西方对东方各种离奇的想象,还意味着一套严肃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与权力运作规则。它由"地域政治意识向美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和哲学文本分配",形成一种知识谱系或观念群,规定着个别作家文本的观念基点、意义结构,为其提供特定词汇、意象、修辞技巧甚至母题种类。赛义德认为福柯忽略了单个文本或作家的意义,主张使用"文本细读"的方法,揭示"单个文本或作家与其所属的复杂文本集合体之间的动态关系"。他将自己的研究方法归纳为"策略性定位"与"策略性建构,""……策略性定位,一种根据其所写的与东方有关的作品来描述作者在文本中的位置的方法,以及策略性建构,一种分析文本与文本群、文本类型在自身内部以及在更大的文化语境中聚集、凝结和获取现实指涉力的方式二者之间关系的方法。我使用"策略"这一概念仅仅是为了确认每位写作东方题材的作家都面临的问题:如何把握这一题材,如何接近这一题材,如何才能不为其高深、其范围、其令人可畏的广度所挫败或击倒。任何就东方进行写作的人都必须以东方为坐标替自己定位;具体到作品而言,这一定位包括他所采用的叙述角度,他所构造的结构类型,他作品中流动的意象、母题的种类--所有这一切综合形成一种精细而复杂的方式,回答读者提出的问题,发掘东方的内蕴,最后,表述东方或代表东方说话。然而,这一切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每位就东方进行写作的作家都会假定某个先驱者、某种前人关于东方的知识(甚至就荷马进行写作的作家也同样如此)的存在,这些东西成为他参照的来源、立足的基础。此外,每一关于东方的作品都会使自己与其他作品、与读者、与公共机构、与东方自身紧密关联在一起。于是,作品、读者和东方的某些特殊方面之间的复杂关系整体就形成了一种可供分析的结构……"
赛义德的东方主义研究尽管不包括中国,但西方现代文化中无疑也存在着一套表述中国形象的话语,说它是汉学主义或中国主义都可以。它由各类有关中国的相互指涉的文本构成,为卡夫卡的小说提供了基本素材、叙事角度、象征及其意义,以及象征意义的历史深度。文本是没有边界的,它不过是话语网络中的一个结。这样,卡夫卡的小说与西方的中国形象话语就构成一种诠释的循环。西方的中国形象为解读小说提供了意义符码,而小说又成为西方的中国形象特定方面的索引。 "万里长城止于中国的最北端,工程从东南和西南两头发端,伸展到这里相联结……。小说的开头令人想起《利玛窦中国札记》中的话(第五卷第十三章):"著名的长城终止于中国西部边疆的北端" 。这位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3个多世纪前从意大利到中国,最后死在北京,卡夫卡一生却从未去过比巴黎更远的地方。 他想象中国的方式纯粹是在文本中旅行。他的写作,实际上是在他的阅读视野中西方各类有关中国的文本中"编织"意象与故事的过程。对他来说,想象中国的一个最明显的象征,可能就是长城,就像想象埃及总与金字塔联系起来一样。
在西方,有关中国的叙述很早就与长城联系起来。《马可波罗游记》(1298?)没有提到长城,成为人们怀疑其可靠性的一个重要根据。如果马可波罗的确到过中国,他不可能漏掉这么明显的标志。提出这个问题的有17世纪的意大利作家,20世纪的英国研究者。 后来的旅行者很少再出过这类差错。葡萄牙人平托的《东方见闻录》(1569-1580)谈到中国国王将犯人送去修长城 ,西班牙人门多萨的《大中华帝国志》(1585)专门介绍了"长500里格的长城":"在这个国家有一道长500里格的工事即城墙,始自座落在高山上的肃州城,从西向东延伸。筑墙的国王叫秦始皇,侍卫防备鞑靼人而修筑的……" 1655年,约翰 尼霍夫随同荷兰使团到北京,在他出版的游记《荷使出访中国记》(1665)中提到:"中国农夫告诉我们说,人们可以从容地在一天内可以骑马赶到长城再回来。" 平托、门多萨与约翰 尼霍夫都只是直接或间接听人传说长城,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的《中国新图》(1665)则证明他亲眼见到传说中的万里长城 。越来越多的 传教士、使节到中国,越来越多的有关长城的消息或赞美传到西方。南怀仁神甫说"世界七大奇迹加在一起也比不上中国的长城,欧洲所有出版物中关于长城的描述,都不足以形容我所见到的长城的壮观。"(1685)
从文艺复兴时代的传说与发现到启蒙运动时代的见证与赞叹,长城作为一个奇迹,在西方视野中逐渐成为中国的象征。杜赫德神甫编撰的《中华帝国通史》(1735)被称为启蒙运动时代有关中国的百科全书,其中也描述到"公元前215年,在秦始皇的命令下,兴建长城这个巨大的工程,保护帝国不受鞑靼人的入侵……" 杜赫德并没有对长城表示过多的热情,但到了启蒙哲学家那里,长城便成为一个令人仰慕的奇迹。狄德罗编撰的《百科全书》(1765)将长城与金字塔相提并誉。伏尔泰《风俗论》(1756)称长城不论"就其用途与规模来说",都是"超过埃及金字塔的伟大建筑" 。从启蒙时代开始,长城在西方不仅享有盛誉,而且逐渐成为代表中国文明的标志。 不管这个标志意味着什么。鲍斯维尔《约翰逊传》记载约翰逊博士曾表示过对参观中国长城的热情,并认为那是一项真正的荣誉。 另一位著名的英国人笛福在《鲁滨孙历险记》(《鲁滨孙飘流记》的续集)中表达了不同的观点,长城尽管"是一项十分伟大的工程",但"大而无当",因为它连乌合之众的鞑靼兵都挡不住。 长城成为中国文明的象征,而且逐渐被赋予不同甚至相反的含义。它可能象征着中国文明的伟大或强大,也可能象征着中国文明的保守或虚弱。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亲眼目睹了长城的壮观。副使斯当东在《英使谒见乾隆纪实》(1797)中一边赞叹"这样巨大的工程真令人惊心动魄",一边也冷静地分析长城的真正意义,如果说这堵大墙在历史上确实曾经阻挡过外族的入侵,那么现在,它的意义只是限制中国人外迁。墙可以阻挡外族也可以关闭国人。 随团的巴瑞托上尉以职业军人的眼光详细观察了长城的构造,40多年后英国军队从海上攻入中国,长城彻底成为历史遗迹。鸦片战争后西方人出入中国,许多人去长城观光。他们一边赞叹长城之雄伟,一边也反思创造这一奇迹的中国文明。在西方视野中,长城逐渐从历史现实中的建筑物变成了带有明显异国情调或东方情调的文化象征。这一神话化的过程,发生在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前后。
长城成为中国文明的象征,其神话意义逐渐取代了历史意义。按照罗朗 巴尔特的观点, 神话是一种意指方式,是一种被历史选定的语言。一种形式突然具有某种丰富的、实际的、看上去自然而然、无可争论的意义,完全有赖于历史在形式与意义之间建立的某种深度联系,尽管这种联系往往是随意的、变幻的。所谓随意,是因为在形式与历史之间部分类似的意指过程,并不具有充分的合理性,为什么长城就是中国文明的象征呢?中国文明的特征又是什么?变幻指不同时代观念背景下,形式没有变化,但意义却变了。门多萨与伏尔泰将长城当作中国强大的象征,笛福和后来的史莱格尔则将长城当作中国文明软弱的象征。长城是一个建筑物,它在现实中只是中国古代的防御工事。但在西方的中国形象历史上,它首先由一个异域建筑变成一个有待解读"发明"的文化符号,人们在长城与某种"中国特性"之间,一点一点地建立起似是而非的类比关系,比如长城与广阔的帝国、封闭保守、停滞与空间化的、高度组织与奴役的文明等等,长城被神话化。



在西方文化中,中国的现实变成了被解读的文本,或者具有特定含义的符号系统,其中最有表现力的莫过于某种核心象征,因为象征性的表述同时具有修辞意义的鲜明性与丰富性,在大众想象中作为"套话",影响尤其广泛。比如,金字塔已不仅是古代建筑,而是埃及文明的象征,长城逐渐也具有了特定的文本意义,成为一个在历史时间?
第2个回答  2009-11-05
明朝在“外边”长城之外,[1]还修筑了“内边”长城和“内三关”长城。“内关”长城以北齐所筑为基础,起自内蒙古与山西交界处的偏关以西,东行经雁门关、平型诸关入河北,然后折向东北,经来源、房山、昌平诸县,直达居庸关,然后又由北向东,至怀柔的四海关、与“外边”长城相接,以紫荆关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内三关”长城在很多地方和“内边”长城并行,有些地方两城相隔仅数十里。除此以外,还修筑了大量的“重城”。雁门关一带的“重城”就有24道之多!
长城位于中国的北部,它东起辽宁虎山,西至内陆地区甘肃省的嘉峪关。横贯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 、甘肃9个省、市、自治区,全长约8851.8公里,约17703.6里,在世上有“万里长城”之誉。它东西南北交错,绵延起伏于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它好像一条巨龙,翻越巍巍群山,穿过茫茫草原,跨过浩瀚的沙漠,奔向苍茫的大海。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有20多个诸侯国家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大约有10万里以上。其中秦、汉、明3个朝代所修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1万里。现在我国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湖南等省、市、自治区都有古长城、烽火台的遗迹。其中仅内蒙古自治区的长城就达3万多里。根据历史文献记载,长城超过5000公里的有三个朝代:一是秦始皇时修筑的西起临洮,东止辽东的万里长城;二是汉朝修筑的西起今新疆,东止辽东的内外长城和烽燧亭障,全长1万多公里;三是明朝修筑的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畔的长城,全长8851.8公里(2009年修订)。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总计起来,在5万公里以上。这些长城的遗址分布在我国今天的北京、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北、新疆、天津、辽宁、黑龙江、河南、湖北、湖南和山东等10多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仅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就有遗址1.5万多公里。其次是甘肃的长城。
由于时代久远,早期各个时代的长城大多残毁不全,现在保存比较完整的是明代修建的长城。所以一般人谈的长城,主要指的是明长城。所称长城的长度,也指的是明长城的长度,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达鸭绿江畔。
长城关隘 嘉峪关、山海关、居庸关、玉门关、井陉关、娘子关 、雁门关、偏头关、平型关、古北口、喜峰口、榆林塞、黄崖关、 瓦桥关、虎山长城、鸦鹘关、牛庄城、分水关、宁远城、阳关、平定堡城、清阳关、新安关、镇远关、锦州城、马水口、 倒马关、九门口、老龙头、董家口、刘家口、马兰关、新开口、插箭岭关、金山岭、独石口、张家口、马市口、羊房堡关、水口关、紫荆关、宣化城、三屯营、三道关、大毛山关、义院口、界岭口、重峪口、徐流口、冷口关、白洋峪关、青山关、 铁门关、潘家口、龙井关、洪山口、上关、 常峪口、狼窝沟口、新河口、白石口关、浮图峪关、乌龙沟关、飞狐口、寡妇楼、 司马台、慕田峪关、沿河城、将军关、白马关、鹿皮关、河防口、莲花池关、黄花城关、撞道口关、九孔楼、四海冶口、居延塞故城、鸡鹿塞、高阙塞、大同城、杀虎口、威鲁堡口、金锁关、黄泽关、黄榆关、北楼口、宁武关、利民堡口 、得胜口、镇宏堡口、平远堡、新平堡口、保平堡口、桦门堡、瓦窑口堡、镇宁堡口、镇口堡、守口堡口、镇边堡、镇川堡 、宏赐堡口、镇羌堡口、拒墙堡口、拒门堡口、助马堡口、破鲁堡口、保安堡口、宁鲁堡口、破虎堡口、残虎堡口、马堡口、云石堡口、少家堡口、大河堡口、败虎堡口、迎恩堡口、阻虎堡口、将军会堡、丫角山、老营堡、红门口、老牛湾堡、阳方口、白草关口、广武城、北楼口、狼牙口、龙泉关、固关、鹤度岭口、马岭关、支锅岭口、峻极关、吴旗秦长城、魏长城南起点、定边城、高家堡、镇北台、统万城、韩城魏长城、黄甫川堡等 长城在中国历史的长久岁月中,许多封建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曾经对它进行过多次修筑;我国古代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它贡献了智慧,流尽了血汗,使它成为世界一大奇迹。不论是巨龙似的城垣,还是扼居咽喉的关隘,都体现了当时设防的战争思想,而且也标志着当时建筑技术的高度成就。例如,明朝时期,随着封建经济的高度发展,建筑业也体现了规模巨大的生产流程和比较科学的烧制砖瓦作坊。因此砖的制品产量大增,砖瓦已不再是珍贵的建筑材料,所以明长城不少地方的城墙内外檐墙都以巨砖砌筑。在当时全靠手工施工,靠人工搬运建筑材料的情况下,采用重量不大,尺寸大小一样的砖砌筑城墙,不仅施工方便,而且提高了施工效率,提高了建筑水平。其次,许多关隘的大门,多用青砖砌筑成大跨度的拱门,这些青砖有的已严重风化,但整个城门仍威严峙立,表现出当时砌筑拱门的高超技能。从关隘的城楼上的建筑装饰看,许多石雕砖刻的制作技术都极其复杂精细,反映了当时工匠匠心独运的艺术才华。
墙身是城墙的主要部分,平均高度为七点八米,有些地段高达十四米。凡是山岗陡峭的地方构筑的比较低,平坦的地方构筑得比较高;紧要的地方比较高,一般的地方比较低。墙身是防御敌人的主要部分,其总厚度较宽,基础宽度均有六点五米,墙上地坪宽度平均也有五点八米,保证两辆辎重马车并行。墙身由外檐墙和内檐墙构成,内填泥土碎石。外檐墙是指外皮墙向城外的一面。构筑时,有明显的收分,收分一般为墙高百分之二十五。墙身的收分,能增加墙体下部的宽度,增强墙身的稳定度,加强它的防御性能,而且使外墙雄伟壮观。内檐墙是指外皮墙城内的一面,构筑时一般没有明显的收分,构筑成垂直的墙体,关于外檐墙的厚度,一般是以“垛口”处的墙体厚度为准,这里的厚度一般为一砖半宽,根据收分的比例,越往下越厚。砖的砌筑方法以扁砌为主。
墙的结构内容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而定的,总观万里长城的构筑方法,有如下几种类型:
(1)版筑夯土墙
(2)土坯垒砌墙
(3)青砖砌墙
(4)石砌墙
(5)砖石混合砌筑
用砖砌、石砌、砖石混合砌的方法砌筑城墙,在地势坡度较小时,砌筑的砖块或条石与地势平行,而当地势坡度较大时,则用水平跌落的方法来砌筑。
第3个回答  2009-11-05
从天险沟口停车场沿京张公路而上,不远的公路北侧山脚,有个四方形铁盖,像是盖住下水道口子。其实,那下面曾是一汪清泉。铁盖旁的山坡,是一片赭红色的石崖,中有一道青灰色的石脊,随着山势婉蜒而下,伸向铁盖旁。石脊宽约20多厘米,节肢皱裂,斑驳苍劲,连同清泉,合称“青龙倒吸水”。我国古代常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代表地理方位东西南北。“青龙倒吸水”的位置,恰好在八达岭关城东面,与关城西南陡峭雄险如虎蹲坐眈眈注视关内外的山峰相呼应,构成“龙蟠虎踞”的绝险关隘,故“青龙”的奇景格外著名。古时关沟建有横跨山涧的石桥,就取名“青龙桥”,京张铁路在附近设车站,也取名青龙桥车站。这里的青龙,以“倒吸水”称奇。因其脊上终年是湿漉漉的、好像是“龙”头伸进泉池吸上来的。经地质考察得知:“青龙奇石”是地下岩浆沿着裂隙上浸,凝固后形成的岩脉、质地致密坚硬,不易风化。岩脉两旁储红色花岗岩,坚密度较差,岁月沧桑,风雨浸蚀,层层剥落风化,使“青龙”显著臌凸而出。同时,由于花岗岩裂隙易于渗水,当两边的水浸到这条青色岩脉处,青色岩脉不渗水,形成细流沿岩脉两侧淌下,贮入岩根泉池之中,宛如“吸水”。而今,岭上植被不丰,水源短缺,“青龙”依在,只是无水可“吸”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