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节是哪天是什么节日?

如题所述

  万圣节又叫诸圣节,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传统节日。
  名称由来:
  万圣节英文是All Saints Day,亦称“诸圣瞻礼”,天主教和东正教节日之一,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华语地区常将万圣夜误称为万圣节。“Hallow”来源于中古英语halwen,与holy词源很接近,在苏格兰和加拿大的某些区域,万圣节仍然被称为“All Hallow Mas”。那一天,要举行的弥撒仪式(Mass)是庆祝在天的全体圣人(Hallow)。现在社会上为了商业利益或其他目的,在10月31夜里组织各种充满妖魔鬼怪的活动,完全背离了万圣节的神圣意义。
  节日起源:
  关于万圣节由来的,版本繁多,流传较广的是:
  两千多年前,欧洲的基督教会把11月1日定为“天下圣徒之日” (ALL HALLOWSDAY) 。“HALLOW” 即圣徒之意。传说自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凯尔特人 (CELTS) 把这节日往前移了一天,即10月31日。他们认为该日是夏天正式结束的日子,也就是新年伊始,严酷的冬季开始的一天。那时人们相信, 故人的亡魂会在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寻生灵,借此再生,而且这是人在死后能获得再生的唯一希望。而活着的人则惧怕死人的魂灵来夺生,于是人们就在这一天熄掉炉火、烛光,让死人的魂灵无法找到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的魂灵吓走。之后,他们又会把火种、烛光重新燃起,开始新的一年的生活。
  万圣节原本其实是赞美秋天的节日,就好像五月节是赞美春天一样。古代高卢、不列颠和爱尔兰的祭司——德鲁伊德有一个赞美秋天的盛大节日,从10月31日的午夜到次日11月1日,持续整整一天。他们认为,在那天晚上他们伟大的死神——萨曼把那年死去人的鬼魂统统召来,这些恶鬼要受到托生为畜类的惩罚。当然,只要想到这种鬼魅的聚会,就足以令当时那些头脑简单的愚民胆战心惊了。于是他们点起冲天的篝火,并严密监视这些恶鬼。万圣节前夜到处有女巫和鬼魂的说法就是这么开始的。至今在欧洲某些与世隔绝的地区,还有人相信这是真的。
  古罗马人在11月1日也有一个节日,那是用来向他们的波莫娜女神表示敬意的。他们在熊熊的篝火前烤坚果和苹果。我们的万圣节似乎就是由古罗马人的节日与德鲁伊德的节日揉合而成的。
  万圣节的活动原来是非常简单的,而且大部分是在教堂里进行。但在整个欧洲,人们都把万圣节前夜看作尽情玩闹、讲鬼故事和互相吓唬的好机会。于是人们不再把这节日用来赞美秋天,却让它变成神怪、巫婆和鬼魂的节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20
万圣节又叫诸圣节,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传统节日。
万圣节有几样吃的东西是必备的:南瓜派、苹果、糖果,有的地方还会准备上等的牛羊肉。
万圣节主要流行于英语世界,如不列颠群岛和北美,其次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如今一些亚洲国家的年轻一辈也开始倾向于过“洋节”,到了万圣节前夕,一些大型外资超市都会摆出专柜卖万圣节的玩具,小商贩也会出售一些跟万圣节相关的玩偶或模型,吸引年轻人的眼光。
万圣节的服装起源于恶作剧,大人带孩子一起出门(一般是大人驾车停在路边,小孩说:“不给糖就捣蛋(trick or treat)。大人事先要求孩子只许去门口有节日布置的并点了灯的人家,否则不许打扰。另外讨糖过程中必须始终站在大门口等待,不许进屋,讨回的糖也要交给大人检查后才许吃。对接待孩子的人家也要求不给自家制作的食品,也不给未包装的食品。
第2个回答  2014-04-30
在西方国家,每年的10月31日,有个“Halloween”,辞典解释为“The eve of All Saints'Day”,中文译作:“万圣节之夜”。万圣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这一夜是一年中最“闹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节”。 两千多年前,欧洲的天主教会把11月1日定为“天下圣徒之日” (ALL HALLOWS DAY) 。“HALLOW” 即圣徒之意。传说自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凯尔特人 (CELTS)把这节日往前移了一天,即10月31日。他们认为该日是夏天正式结束的日子,也就是新年伊始,严酷的冬季开始的一天。那时人们相信,故人的亡魂会在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寻生灵,借此再生,而且这是人在死后能获得再生的唯一希望。而活着的人则惧怕死魂来夺生,于是人们就在这一天熄掉炉火、烛光,让死魂无法找寻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之魂灵吓走。之后,他们又会把火种烛光重新燃起,开始新的一年的生活。传说那时凯尔特人部落还有在10月31日把活人杀死用以祭奠死人的习俗。
第3个回答  2014-04-30
古时候人们认为恶灵在每年10月31日的夜晚重返人间。为了驱逐恶灵,他们会将房子里的炉火和烛台熄灭,将房子弄得很荒凉,好像没人居住一样,这样恶灵就不会进屋去。他们也会故意穿得很邋遢,看起来很丑,这样恶灵就不愿意接近他们了。另外,他们还知道恶灵害怕噪音,于是他们穿着奇形怪状的服装(cos上街游行。这就是万圣节的由来。) 万圣节像今天这样有趣,是因为异教徒没有听从教会。他们在万圣节继续沿用许多缩温节的仪式,有些仪式现在仍然存在。 例如,"不给糖就捣蛋"(trick or treat)这个习俗,来源于异教徒相信鬼魂会在每年降临人间的时候给活着的人制造麻烦。为了保护自己不被恶灵伤害,人们穿上看起来像鬼的衣服,并且准备面包、鸡蛋、苹果等食物当供品以求好运。人们戴着面具,穿着迷惑鬼魂的鬼服,挨家挨户收供品。慷慨的人点起灯火,受到良好祝愿,但吝啬的人却受到威胁。 这个习俗延续至今,成千上万的儿童穿戴起来,逐户敲门要求款待。然而大多数现代人并不怕鬼,在万圣节,当小气的人看见有人拿着"家伙"经过,并朝小气的人的家里丢鸡蛋的时候,不免会有些提心吊胆。 如果你知道,万圣节的由来是因为天主教会试图以一个让异教徒感念天主教圣人的节日来取代异教的"缩温节",你可能会感到惊讶。缩温节是一年中很特别的日子,英国人和爱尔兰人在这个时候悼念他们死去的亲友。这些人相信, 死去的灵魂会在这一天来到人世间,因此每年10月31日他们燃起篝火,举办盛宴以求好运。 因为想让异教徒庆祝他们的"诸圣日"(也就是天主教圣人日),天主教会把诸圣日改到11月1日,缩温节的第二天。然而,异教徒除了在诸圣日对天主教圣人表示尊敬之外,仍继续在10月31日庆祝缩温节。 万圣节前夜英文写作 Halloween 全美各地,万圣节是一个梦想成真的夜晚。当纽约人全体涌向格林威治村举办的万圣节游行时,下曼哈顿也不例外。他们为了娱乐前去观赏游行的重头戏纸糊木偶在人群中晃动,同时也纵情于一场别出心裁的化装游戏。 平时的规矩暂时被搁在一边,数以千计盛装的纽约人在街上游行,无畏他人评判的眼光。男人会戴着帽子(穿得很少)一路走在吹笛的老妇身边。没有人会担心这些怪人或异类,因为在这次游行中,万圣节是一个为所欲为的晚上。 也就是说,除了犯罪什么都可以做。万圣节当晚,美国其他多数城市处于一片混乱时,格林威治村却很安宁。聚会狂欢者玩得很尽兴,使当晚的犯罪率比同年其他夜晚要低。这也从各方面证明了,对纽约人而言万圣节是把各种天马行空的幻想化为现实的一刻。 oween,是 All Hallow Eve 的缩写,也叫做“The eve of all Saints' Day"。类似于平安夜被称为 Christmas Eve,Halloween是指万圣节(All Hallow's Day)的前夕。Hallow 来源于中古英语halwen,与 holy 词源很接近,在¨北欧的某些区域,万圣节仍然被称为 All Hallow Mas,意思是在纪念所有的圣人(Hallow)那一 天,要举行的弥撒仪式(Mass)。万圣节也是“鬼节”, 类似于圣诞节和复活节。万圣节及万圣节前夜也来自于天主教对其它宗教的节日的吸收、改造和重新诠释。万圣节前夜起源于不列颠凯尔特人的传统节日,在10月的最后一天,他们相信这是夏天的终结,冬天的开始,这一天是一年的重要标志,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被称为“死人之日”,或者“鬼节”。这一天各种恶鬼出没,死去人们的灵魂也会离开身体,在世间游走,这一天的晚上也就格外危险。人们会把食物放在门口吸引有主的鬼魂灵魂,而为了吓走邪恶的鬼魂,凯尔特人会戴上面具。 当天主教传教士登陆不列颠诸岛的时候,传教士们为了压制这种被他们视为异端的德鲁伊传统,就把这一天之后的11月第一天定为万圣节,纪念天主教的圣人们,希望以此打压这些鬼怪观念,所以说是先有鬼节,后有万圣节。也因为这个原因,实际上万圣节和鬼节的习俗,主要是在英伦三岛和北美的前英属殖民地,也就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其中,美国的万圣节前夕传统最初来自于爱尔兰和苏格兰的移民,于19世纪传入。而其他发达国家则于20世纪末受美国流行文化影响而开始庆祝万圣节前夕。 万圣节前夕通常与灵异的事物联系起来。欧洲传统上认为万圣节是鬼魂世界最接近人间的时间,这传说与中国的盂兰节类似。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10-07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