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及近两年有什么调整?变化趋势如何?急求

如题所述

用不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办法对冲因外汇占款不断增加而释放的人民币流动性,是新时期央行宏观调控的一大发明。
一般认为,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放款及创造信用的能力就下降。因为准备金率提高,货币乘数就变小,从而降低了银行体系创造信用、扩大信用规模的能力,其结果是社会的银根偏紧,货币供应量减少,利息率提高,投资及社会支出都相应缩减。反之,亦然。
存款准备金率屡创新高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产物,也是外汇储备激增的产物。改革开放后,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外汇储备增长经历了由慢到快几个阶段。外汇储备从几亿美元增到一百亿美元,用了十二年时间(1978年~1990年),从一百亿美元增到一千亿美元用了六年时间(1991年~1996年),从一千亿美元增到一万亿美元用了十年时间(1997年~2006年),从一万亿美元增到叁万亿美元用四年时间(2007年~2011年)。这种变化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影响中国发展进程的重大事件都爆发在我国外汇储备增加到百、仟、万亿美元这个点的前后一两年里,即1991年苏联解体、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
随着外汇占款日益扩大,外汇占款主导了存款准备金率变化,央行对冲操作应运而生。何谓对冲操作?对冲操作是央行收回由于外汇占款导致的基础货币过量投放的过程。央行对冲操作的理由有三:第一,外汇储备是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是外币购买力,外币购买力在国内没有相应的物资保障,要靠国外资源实现。第二,外币不可以替代人民币在国内流通。如果允许外币在国内流通,央行就不需要对冲操作,这样的话,人民币逐渐被外币排挤,货币主权丧失。第三,外汇滞留国外,不利于监管,不利于拓展人民币生存空间。正如苏宁所言,“相当一段时期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很快,外汇储备增长的另一个含义是央行需要用人民币来购买新增外汇储备,这就形成了人民币的投放。事实上,如果没有新增这些外汇储备,央行也就不会投放这些人民币。也就是说,为了新增这些外汇储备会导致央行超过经济增长需要地投放人民币,而这部分投放需要收回来,这种回收会体现为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从外汇储备增长很快这个意义上说,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不是收紧货币,而是收回多余的流动性。央行对冲操作除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直接冻结存款外,还包括在货币市场上发行央行票据和进行正回购。在存款准备金率调整间隔期,因外汇储备增加释放的流动性主要靠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收回,当央票发行连创地量,回购利率远离正常值时,预示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或者加息。追问

不满意

麻烦我问什么回答什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1-19
国际金融危机,‘暂时调整不了,估计不会下浮追问

。。。

麻烦细看问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