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近代反抗西方列强的斗争为什么会一再的失败

最好是简单的列为一点一点的,如:第一点:。。。。。。

简单归纳的话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非教科书观点,而是我个人从历史资料中总结的):

一、始终缺乏一个统一而又强力的领导者。

清朝后期因闭关锁国和少数民族奴役主体民族的政治特点,造成整体的昏聩和愚昧。后因洪杨之乱,满清威权尽丧,平定之后又造成湘、淮等各系地方势力坐大。民国之后更是各路军阀混战不休,即使以南京国府形式上的统一,但在党内各派系与中央争权,党外有ZG裂土分疆。全国上下一盘散沙,始终无法将力量集中来抵御外辱,而白白浪费在内耗之中。

二、军事方面从武器装备、人员训练到战略战术,全面落后于西方列强。

满清的“弓马立国”使中国军队火器装备情况比起明朝不但没有寸进,反而倒退到冷兵器时代。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居然还只能指望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去阻挡……而经过洋务运动之后,在武器装备方面本来有希望缩小差距,北洋水师当时更号称世界第八亚洲第一的强大舰队。但洋务派创办的军工实业大多是衙门似的僵化机构,没有形成具有发展活力和规模的近代军事工业体系。北洋水师更是成军后十年未曾添置一艘新舰,连炮弹都充斥粗制滥造的货色。结果甲午一战全军尽墨,自此中国再也没有拥有能让西方和亚洲各国有所忌惮的海上力量。沦为任人宰割的肥肉。

军队训练和战略战术就更不用说了,清朝的绿营兵腐败不堪,湘淮军算是比较精锐的清军但用来镇压农民尚可,对付外敌还差了一些。因为从训练和战术基本上还没有完成从冷兵器军队到新式军队的演变。直到袁世凯小站练兵才算是诞生了中国第一支真正的近代新军。但比起西方国家,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北洋舰队原本的水师官兵有很多都是留学回国的海归,如刘步蟾等管带的军事指挥才能达到世界水准。但水师提督丁汝昌却是陆军出身,不谙海战。结果在甲午战争中决策失误,满盘皆输,水师精英人才也由此损失殆尽。

三、没有一个高效的政治体制。

在近代,君主制和民主制,都有其优点,也有其不足。强大的国家往往能最大限度发挥其优势,避免其短处。比如日本就是以天皇为精神支柱从上而下全国备战,奋斗十多年终于打败北洋跻身列强行列。而中国的君主制既没有达到像日本那种能从上往下领导全国的强大威权和精神动力,反之还被满清贵族用来出卖中国权利换取其一族的荣华富贵。慈禧老太太言“宁赠友邦,不与家奴”,则这种政府体制成为最腐朽、最危害国家的君主体制。而袁世凯试图恢复君主制,以力量统驭全国,却因为其个人威望没有达到相应程度却急躁冒行而成为全国公敌,最终以失败告终。

推翻清朝之后,民主制度的发展也步履维艰,根本无法与法国国民议会、英国议会、美国独立之后的政府状态相比。因为中国新生资产阶级缺乏对全国的控制力,造成各地军阀以军队实力来决定政权走向,甚至连蒋介石都是靠军阀大战获胜才最终取得全国统治权。所谓民主体制根本名不副实,而又因为存在大量军阀派系甚至像ZG这种地方割据势力,造成了政府决策无法有效执行,反而处处受制,连军队指挥都受到很大影响。变成了这种不民主的民主政府既没有君主专制政府的高效,又不像成熟的民主政府那样能得到全国的支持。以此应对外敌,怎能不败?

四、经济受到列强极大削弱,近代工业发展步履艰难。

近代战争从根本上讲是拼经济实力的,没有相应的经济实力支持的战争是毫无胜算的。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是举国上下砸锅卖铁的结果,况且打胜之后国家经济都濒临崩溃,但它靠清政府的两亿两天文数字的战争赔款不但收回了之前的投资,反而大赚一部,从此国家经济迅速发展。而中国在鸦片战争前还是世界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但自从1840年之后,西方列强不断抢占中国市场,甚至采取倾销鸦片等恶劣手段。多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抢夺中国财富,同时战后还勒索巨额赔款。经过几十年这样敲骨吸髓,中国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积累已经全面崩溃,而又没有办法发展出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反而沦落为外国商品的倾销市场,国家财富不断被掠夺,民生状况都惨不忍睹,哪还有充裕的经济能力用来保障对外战争的胜利呢。

五、文化思想青黄不接。传统思想受到过度破坏,新思潮却无法顺利取而代之进而唤醒国民。

这是个很容易被忽略的方面,但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近代中国丧权辱国,很多立志救国的仁人志士纷纷寻找原因。其中很多人将中国积弱的原因归结为传统儒家思想,于是以“进步”自居全盘否定中国文化,注重全盘西化。以陈独秀为领导的新文化运动就是以此主张为核心。儒家思想、封建礼教、封建道德、“封建时代”的遗留产物比如古文、甚至汉字都要全盘废止。大家都要讲科学、讲民主,穿洋装、写洋文。甚至连鲁迅这种思想家都曾经指出中国的落后和腐败,汉字有很大责任,“汉字是封建制度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枷锁,只有彻底毁灭,中国才能新生。”可见当时的“进步人士”思想激进到了何种程度。

而这种激进思想显然是无法短时间就得到上流阶层、较稳健的学者、以及以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民所认可的。最终就演变成各种“主义之争”,造成国民思想混乱,全国人心涣散。既不能依靠传统思想来约束引导人民,而所谓“新思想”一方面是无法普及到全国,另一方面则往往照搬国外,流于空谈,根本没有多大现实操作性。“进步人士”爱国心切,总想着一蹴而就短时间改变全中国的面貌,因此对传统的破坏也是不遗余力,甚至一直到文革,这种破坏都没有停止反而达到高潮。在这种情况下,曾经被圣人之言影响教化了几千年的国民一下子变成了不知如何自处的弃儿。文化意识形态变成了既没有吸收到西方精化,又把自己的优秀传统割裂,而传统中有负面影响的糟粕却大量存留。这样,又如何凝聚人心驱逐列强呢?因此义和拳暴动变成了千古笑谈,而直到日本鬼子欺上门大家要变成亡国奴了才开始抵抗,甚至在那时候还出现了大批汉奸伪军,不得不说缺乏一个凝聚人心的主流思想意识也是很大原因。(像G军就是思想和精神力量影响战斗力的典型例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0-25
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因为不想改变封建君主体制,只希望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失败;
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因为阶级的历史局限性也失败了;
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戊戌维新变法因为没有一个像日本明治天皇,俄国彼得大帝一样的强有力的帝王支持也失败了;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因为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和妥协也失败了;
无产阶级由于自身的先进性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终于取得了百年反帝斗争的伟大胜利;
第2个回答  2009-10-25
总的来说:是由于统治者的胆怯——————————,不敢发动民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