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甲午中日战争的问题

李鸿章与日军签定和平协议是否是李鸿章的本意呢?还是慈喜老王八的命令?而李鸿章是否有与日军狼狈为奸?导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与李鸿章有什么关系?

答:李鸿章与日军签定和平协议是慈禧的意思,李没有与日军狼狈为奸,与日军签定条约之后,从此不再踏入日本的土地,路过时换船也要走甲板之类走上去换船,而导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我自己认为,海军对于国家好比是血管对于人体.这样说吧,一个国家他的海上能力能够触及之处,就是他应该由海军力量保护的地方.(就好比人体如果要生长,那么他的骨骼必须要生长,骨骼生长之处,必须是血管延伸到的地方.)接着国家的话题:因为这是他这个国家的海上生命线,他的海上能力往外延伸得越多,他必须给这些地方提供足够安全和全面的保护就越多,这势必会给他的国家经济推动起到决定性的帮助也提高本国海军乃至总体国防实力.
甲午战争,中国因为闭塞锁国造成工商业远远落后于西方文明,而且由于政府当局领导上和技术以及思想上的局限性使得国家整体包括国防在内的所有建设孱弱腐朽不已.这也影响到当时我国的海军建设(起步晚,着手低,制度乱,精神散),本来就落后与海上强国的清王朝自己不只一次的充当了自己的掘墓人.
无论是台湾保卫战还是第一,二次鸦片战争,中国都没,没有属于自己的海军,可是到了甲午战争,近代中国正式拥有了一支在当时堪称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海军舰队。因为政府的腐败,在1888年以后,舰队经费大幅减少。而当时正为海军技术突飞猛进的时候,至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时北洋舰队已多年未置新舰,部分应进行之更新工程如更换新式火炮亦未能进行。原有的战舰已开始落伍,无论航速、射速皆落后于日本。最终全军覆没,至此,日本海军登上亚洲霸主地位.
在此前,日军未发动战争前期,日军曾计划出兵台湾,但是因为畏惧当时仍属世界先进行列的北洋水师主力定远级铁甲舰定远、镇远号(集合德国萨克森级英国和的英弗来息白级这两艘当时最先进的铁甲巡洋舰所有优点)的主炮而不得不狼狈地三度撤退.但是在最后,日本人趁中国逐渐丧失海军优势的情况下,将我海军彻底击败...
我认为在这件事情上主要有2点认识和感知,1是关于国防海军建设在北洋水师身上可以学习到的东西2是关于对我们自身以及后代思想上的教育.
1
1)关于海军建设方面
我认为应该是常规军事建设的重中之重,他甚至可以决定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比如淞沪会战,在没有海军的情况下,我上海守军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而且有着别的国家恐怕无法承受的伤亡和损失.
2)关于舰艇制作和使用方面
在相关的帖子上我也看过相关的说明,那就是关于北洋水师在建设军舰的时候走的是1级2舰的路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0-05
不是李鸿章的本意,而是出于时局的考虑。毕竟我们战败了。李鸿章并没有与日本勾结,相反他对大清是十分忠心的。中日甲午战争战败原因可能有如下几点:一清政府有钱给慈禧祝寿却无钱为水师更换炮弹装备,致使北洋水师不能更有力的还击。二日本偷袭我方的运兵船,水师准备不足(指黄海海战)。三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迅速崛起,处于上升位置。而清政府则是千疮百孔,各个方面都在下降。落后的农业国与先进的工业国之间实力悬殊。四决策者指挥失当,尤其是李鸿章的避战保船,使北洋水师在威海卫战役中全军覆没。
第2个回答  2009-10-05
签订条约是慈禧的意思,但这并不代表李鸿章不这样想。历史上李鸿章是个有争议的人物,在甲午中日战争上我更倾向于李鸿章也是同意签订条约的。李鸿章一手创办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李鸿章不得不签订条约。但命令肯定是慈禧下的。

李鸿章谈不上与日本狼狈为奸,只是对于帝国主义侵略持一种忍让态度,能退让的都退让,能割让的都割让了。李鸿章不是狼狈为奸只是对于帝国主义的蛮横要求没有反抗。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制度落后了,是李鸿章要求北洋水师不许跟日本斗,导致日本的侵略无人低档,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宣告战败。
不过我认为慈禧的原因大一些,慈禧挪用北洋水师的军费修颐和园,慈禧大权在握,慈禧对于帝国主义是一再退缩。
第3个回答  2009-10-05
当然是慈禧的意思,李鸿章胆子再大,这种敢自作主张嘛?李鸿章国之栋梁,岂可能与日本人狼狈为奸;只是李鸿章在开战前就看到了中日国力的差距,力谏避免开战,以保全国家之利益。慈禧不从,不过黑锅还得李鸿章背。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9-10-05
是慈禧的命令,李鸿章本来一个大臣,没有决意的权利。而李鸿章没有和日军狼狈为奸。导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李鸿章打仗保守,不主动出击,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这一点,李鸿章难辞其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