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产业链深度解析

如题所述

钢铁行业是具有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行业,同时也是全球碳排放的主要工业来源之一。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中国钢铁行业的“碳达峰”和“碳中和”可能不可避免。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国家强力淘汰了落后的钢铁产能,并严格禁止新增产能,导致目前的钢铁产能已成为稀缺资源,产能获取成本日益增加,行业进入门槛显著提高。拥有合规产能且规模较大的钢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一定的优势。
钢铁的需求量与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在“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处于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阶段的过渡期,钢材消费量将进入峰值平台期,每年的钢材消费量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
钢铁行业的生产流程包括:过去多年,无论钢铁行业处于牛市还是熊市,行业内始终存在结构性机会。一方面,钢铁产业链中,除了中游的普钢和特钢,还包括上游的铁矿石生产、上游的配套产业(如耐火材料、焦化产品、电极等)、下游的延伸加工(如钢管、板材、钢丝绳等)和金属制品,以及贸易流通。产业链足够长,行业利润在产业链各环节的流动容易带来各种投资机会。另一方面,从上而下的角度看,经济增速下行周期叠加结构调整带来景气子行业机会,同时也带来政策推动的企业转型机会。
钢铁产业链的上游涉及铁矿石采选。铁矿石是指含有可经济利用的铁元素的矿石,是冶炼钢铁的重要原材料。但开采出的铁矿石原矿无法直接投入高炉炼铁,而是需要经过一系列作业流程才能成为入炉熟料。铁矿石是钢铁企业中消耗量最大、处理流程最长和比较复杂的基础原料,品位较高的富矿加工为块矿、部分粉矿以及少量的铁精粉,而品位较低的贫矿则经贫矿选矿厂加工为铁精粉,其中贫矿比富矿的处理流程更长、处理成本更高。铁矿石企业生产线的主要作业流程包括采矿、选矿和造块等基本环节。
从行业集中度看,铁矿石寡头垄断特征较为明显,巨头拥有强大的话语权。国际四大矿山淡水河谷(Vale S.A.)、力拓(Rio Tinto Plc)、必和必拓(BHP Billiton Plc)、FMG(Fortescue Metals Group Ltd)产量约占全球铁矿石产量的一半,CR4达50%(仅2019年Vale受溃坝事件影响,份额有所下滑)。Vale计划到2022年底实现年产铁矿石4亿吨,未来将投资扩大年产能至4.5亿吨。其他矿山则无明显产能扩大项目,Capex多用于替换项目,维持现有产能。
国内铁矿石储量较高,但品位相对较低;为使国内贫矿达到入炉条件,选矿流程较长,选矿成本较高,对外矿依赖性大。国内铁矿石行业集中度较海外仍然较低,主要的大型矿区主要有7个:分布在华北、东北、华中、华东、西南和海南。从目前中国铁矿石企业所有权性质来看,国营铁矿石企业居多。
钢铁产业链的中游涉及燃料设备焦煤市场。焦煤也称主焦煤,挥发分中等或较低、结焦性好,是炼焦生产中的主要煤种。我国焦煤产量分省份看,山西产量最大(占比47%),其次是山东(占比10%)、安徽(占比9%)和内蒙古(占比6%)。2020年全国焦煤产量的增加,主要来自山西等省份部分煤矿新产能的释放。2020年为山西省新矿试运转和投产大年,相较于2019年,2020全年以及2021年初,发改委、能源局并未批复山西省新的煤矿项目,且之前批复的煤矿项目的预期投产时间普遍在2021年后。
焦炭市场焦炭多用于炼钢,是目前钢铁等行业的主要生产原料,被喻为钢铁工业的“基本食粮”。以常规焦炉焦化产能来看,中国焦炭的产能和产量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占焦化总产能的43%左右,华东以22%紧随其后,而西北以16%占据第三的位置,其他地区焦炭产能占比在19%左右。分省来看,山西、河北、山东牢牢占据前三的位置。后期随着新增焦化产能的不断投产,山西焦化产能霸主地位依然很难撼动。
钢铁产业链的下游行业集中度较高。相对于钢铁行业,主要下游用钢行业集中度较高,钢铁行业话语权相对缺失。钢铁下游需求主要来自于建筑业,其直接拉动的需求占钢铁消费的55%左右,同时会拉动工程机械以及重卡、家电等间接用钢,直接和间接建筑业占钢铁的75%左右,因此钢铁消费的核心变化就是建筑业,而建筑业的主要就是基建与房地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