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N1H1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如题所述

甲型N1H1流感是一种由A型甲型N1H1流感病毒引起的猪呼吸系统疾病。
通常情况下人类很少感染甲型N1H1流感病毒。人感染甲型N1H1流感的途径可能是通过接触受感染的生猪或接触被甲型N1H1流感病毒感染的环境,或通过与感染甲型N1H1流感病毒的人发生接触。目前尚无证据表明甲型N1H1流感能通过食物传播。根据5月8日卫生部办公厅公布的《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一版)》,甲型H1N1流感主要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造成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人感染甲型N1H1流感后的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和呕吐,重者会继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目前虽尚无疫苗预防人感染甲型N1H1流感,但人感染甲型N1H1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因此,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专家田向阳认为,百姓预防必须做到“三个三”,也就是三勤、三讲和三早。所谓的“三勤”,指室内要勤通风、平时要勤洗手、每天要勤锻炼。具体来说,勤通风有助于室内空气流通;而手不但是消化道传染病的主要途径,也是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所以一定要勤洗。每天运动20到30分钟,每周三次。中等强度的运动有利于们增加机体抵抗力。“三讲”则是指讲科学,避免滥用药物;讲卫生,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服,不共用个人卫生用品;讲文明,不凑热闹,少去拥挤场所。“三早”则是早发现、早报告和早治疗。
此外,消毒是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人们经常接触的物体,可选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对食品餐具可煮沸消毒15—30分钟;衣服和被褥应勤洗、勤晒。
甲型流感病毒的临床症状目前很温和,相比于非典7%-14%的病死率,其病死率平均1.22%,并不是很高。所以,只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在第一时间阻击甲型流感,应该问题不大。
对普通百姓来说,如果出现了发烧症状该怎么办?
第一种情况,没有到过疫区,未与疑似或确诊病例有过接触史的人,如果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如果仅是嗓子疼,有点发烧,或者发热但很快退烧,一般来说是普通感冒,可以不去医院,只要多喝水,在家注意休息即可。
第二种情况,到过疫区,和疑似病人坐过同一趟车或航班,或是来自同一地区,哪怕只有一点发烧,或者浑身不舒服,都应该及时去医院就医,同时向医生说明有过这样的经历。另外,这部分人要多留意媒体发布的疫情信息,以及乘坐过的航班是否出现病例等信息。
第三种情况,如果发烧39度以上,咳嗽较重,有憋气的感觉,明显嗓子疼,并持续高烧,伴有严重腹泻等症状,也需考虑就近到医院就医。
对后两类人来说,如果突然出现高热,应采取以下步骤就医。
第一步,不要在家呆着,应该戴上口罩,尽快去有发热门诊的医院就医;
第二步,不要乘坐公交车或者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最好乘坐出租汽车,下车时索要******;
第三步,就近选择一家医院,不要舍近求远;
第四步,直接到发热门诊就诊,而不要到普通门诊或者急诊;
第五步,到了发热门诊,需要向医生汇报的几个信息:是否到过疫区,近期有无接触外籍人士,周围有没有人出现这种症状,是否很多人发病,是否与疑似病人共同生活过以及共同乘坐过交通工具,家人是否接触过外籍人士,家人是否有发热的情况,是一发热就来就诊了还是自己用过药物等。
第六步,经过医生询问,如果排除了疑似可能,就没有必要担心,因为很多病毒都会造成发热表现,一般会归到呼吸道传染病或者普通流感。如果是普通流感,应该多喝水,多注意休息,或在医院注射抗生素。如果患上的是普通的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一般情况下都不需要治疗,如果体温高,不妨进行一些退热处理,或者检查一下血常规、血象等。
第七步,只要接触过疑似或确诊病例的人,出现体温升高(一般为37.5度以上),以及浑身不舒服、嗓子疼、嗓子发红等症状,一般需要转移到当地指定的传染病定点医院进行隔离,医生会使用快速检测试剂进行血清检测。只要及时进行早期治疗,多数可以恢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1-17
世界卫生组织称:此次引发的甲型H1N1流感的病毒是禽流感和人类流感经过“洗牌效应”产生的新病毒。不同的病毒相遇后,交换基因,变异为新型的混种病毒,因此人类对其缺乏免疫力。
第2个回答  2009-11-09
甲流的形成不只是猪流感还有:人为所致,禽流感,猪流感。
第3个回答  2009-11-17
不锻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