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图书馆的图书馆简介

如题所述

1、明伦校区图书馆布局
(1)、东馆
一楼:线装古籍阅览室
二楼:民国献阅览室、电子阅览室
三楼:社科基藏阅览室
四楼:文学艺术外文阅览室
五楼:素质教育阅览室
(2)、西馆
一楼:报刊基藏阅览室、装订室、复印室
二楼:新书综合书库、书目查询中心、过刊阅览室、视频阅览室、主机房
三楼:语言文学书库、现刊阅览室、报纸阅览室
四楼:社科艺术书库、普通阅览室(2个)
2、金明校区图书馆分布
一楼:检索厅、期刊基藏阅览室、书包柜存放处、复印室、中心机房、总还书台
二楼:自然科学书库、经管教外文阅览室、报纸阅览室、过刊阅览室
三楼:现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视频点播阅览室、演播室、听音室
四楼:医学生物书库、数理化学书库
五楼:经管教外文书库、科学技术书库
六楼:社科科学书库、语言文学艺术书库
七楼:普通阅览室、普通阅览室 2000年以来图书馆在“自动化五年可持续发展规划”的指导下,创建了106座的“磁盘阵列+显示器+视频终端、无键盘”模式的VOD视频点播阅览室;扩大了电子阅览室的规模,使电脑数量增至110台;增置存储阵列五套,容量达15 TB,装载“中国学术期刊”、“维普科技期刊”、“万方硕博论文”、“数图电子图书”“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数据库20个;整合了原三校图书馆的书目数据、读者数据资源,实现了三校区书刊资源、数据资源的通借、通还、通阅;自建了“馆藏中文书目文献数据库”、“馆藏中文报刊文献数据库”、“馆藏线装古籍书目文献数据库”、“馆藏英文书目文献数据库”等;该馆能够在线访问的数据库近50个,包括镜像、拥有访问权、试用的各种综合及专题数据库; 2003年建成河南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文科分中心。
自1997年图书馆启动自动化建设工程以来,学校投入了大量经费用于硬件、软件设备添置和新技术引进,彻底改变了图书馆传统的管理与服务模式,使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生产上台阶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图书馆现设有读者服务窗口43个,其中各类阅览室、书库34余个,阅览座位6647席。每周均开放在86.5小时以上;流通借阅处周一至周日全天候开放;还设有馆藏书刊查询中心、情报检索中心等。为全校4万多名师生及社会读者,提供书刊的借阅、电子文献的视听、知识检索、网上查询及文献的传递、复制、装订、摄影、缩微等多种服务。
他们的具体做法是:1、重视各书库、阅览室、数据库的全开放管理。图书、报刊实行全方位开架,数据库实现校园网无限制传递,完成了读者和书刊资料、知识仓库的零距离接触。自动化借阅、智能化检索,知识单元的提供,大大提高了书刊、数据库的利用率。仅就借阅图书而言,原来闭架手工借还平均每日2千余册次,开架计算机借还平均日达8千册次,最高时日借还量曾达到1.7万余册次的历史记录。
2、打造馆内咨询、服务网络。结合岗位特点,把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职责融入图书馆的每一个工作环节,使亲情服务、爱心奉献的理念体现在每一个工作的点面。倡导“首问负责”,落实“服务承诺”,坚持“挂牌上岗”,编织个性化、一站式服务群,深化“文明优质服务竞赛活动”,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让读者在图书馆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服务。
3、探索导读新路,拓宽导读领域。编制“新书通报”、撰写“重要图书介绍”等传统导读方法既不能满足读者需要,更不能揭示馆藏。经过多年来的不断探寻,我们成功地开展了以下工作:(1)根据读者需要,编制专题导读书目和论文索引20多种,放在阅览室或交流到各院系供读者使用;(2)和图书公司结合,设立“河南大学读书奖”鼓励学子多读书,读好书,已举办了4届。2004年又组织了长达一年的“诵读文化典籍,建设书香校园”的读书活动,开展了征文比赛、学术报告、诗歌朗诵、图书展销等系列活动;(3)坚持新生的《图书馆利用》教育,开设 “文献检索与利用”课,使学生不仅了解了文献,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寻找知识的钥匙;(4)成立“书评学社”,举办读书报告会、书评讲座、书评研讨、作品展览,编印社刊《书苑》(半年刊),组织、管理、指导学生读书、品书、领悟人生。20年来,从这里已走出了600余位书评人,在各类报刊上发表相关文章300多篇。
4、开拓用户培训新途径。网络资源已成为馆藏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训用户,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至关重要。编制《数据库使用手册》,印发数据库宣传单页,分层次进行用户培训(即校领导个别辅导、院系老师集中辅导、学生固定时间辅导),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5、主动开放馆藏,积极服务社会。虽说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主体是全校的教职工生,但服务社会也是不可忽略的。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服务于“修志热”,各地前来查资料的人群络绎不绝;平常设有专职负责接待来访的国内外读者,如我们接待过的北京、广西、甘肃、台湾等国内读者以及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外读者,他们或来人查询、或电函咨询、或邮件访问,都能一一做答,解决了他们在外地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也经常收到他们寄来的赠书、照片、谢函等。
随着现代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为了彻底改变以借还服务、手工操作为主的传统封闭的管理模式,河南大学图书馆于1997年春启动了自动化建设工程,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图书馆人的辛勤工作,1999年初,建成了“河南大学图书馆现代化技术应用管理系统”局域网、光盘局域网,实现了采访、编目、流通、期刊、检索、行政办公等的自动化管理;开通了拥有40台微机的电子阅览室和拥有42套“电视机+VCD”模式的视听室;连通了校园网、中国教育科研网、国际互连网;基本完成了从传统手工管理到现代化管理的第一次飞跃。
在省教委1999年11月进行的全省本科院校图书馆现代化技术应用专项评估中名列前茅,被授予“现代化技术应用先进单位”的称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