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条古代家规家训及出处

如题所述

1、孔子家训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译文:这句话意思很明了。一天孔子站在庭院里,他的儿子孔鲤“趋而过庭”,就是小步快走。在上级面前、在长辈面前你走路要“趋”,低着头,很快地这样走过去,这叫“趋”。

那么孔鲤看见父亲孔子站在庭院里面,于是低着头“趋”,孔子说”站住,学诗了吗?“没有。”不学诗何以言“——不学诗怎么会说话?

又一天,孔子又站在庭院里,孔鲤又“趋而过庭”,孔子说,“站住,学礼了吗?”“还没有”。”不学礼何以立“不学礼怎么做人?

赏析:这个故事就叫做“过庭语”,也叫“庭训”。后来根据这个故事,父亲对儿子的教育在古代就叫“庭训”。学诗和学礼,讲的是读书和做事,这是人生很重要的两个问题。

2、诸葛亮《诫子书》《诫外甥书》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

译文:以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诫外甥书)

译文:一个人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追慕先贤,节制情欲,去掉郁结在胸中的俗念,使几乎接近圣贤的那种高尚志向,在你身上明白地体现出来,使你内心震动、心领神会。要能够适应顺利、曲折等不同境遇的考验,摆脱琐碎事务和感情的纠缠,广泛地向人请教,根除自己怨天尤人的情绪。

赏析:诸葛亮46岁才得子诸葛瞻。他很喜欢这个儿子,希望儿子将来成为国家栋梁。诸葛亮有两个姐姐,二姐所生子叫庞涣,深得诸葛亮喜爱。诸葛亮常年征战,政务缠身,但仍不忘教诲儿辈。他写给诸葛瞻和庞涣的两封家书,被称为《诫子书》和《诫外甥书》。

3、琅琊王氏家训

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过,德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乎让:此五者,立身之本。

译文:言行能一致,是信的极点;把美名推让给别人而自己承担过失,是德的极点;传播好名声使亲人显赫,是孝的极点;兄弟和乐,宗族欢欣,是悌的极点;在财物面前没有比谦让更好的了:这五条,是立身的根本。

4、欧阳修《欧阳永叔集》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而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付弈。

译文:玉不雕琢,就不能制成器物;人不学习,也就不会懂得道理。然而玉这种东西,有它永恒不变的特性,即使不磨制作成器物,但也还是玉,不会受到损伤。人的本性,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就会发生变化。

因此,人们如果不学习,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从而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赏析:欧阳修4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对他的教育很严格。为节减开支,母亲用芦苇、木炭作笔,在土地或沙地上教欧阳修认字。欧阳修在家训中希望儿子能继续养成读书的习惯,并从书中学会做人的道理。

5、姬旦《诫伯禽书》

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走如马,不与马争走;智如士,不与士争智。

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

译文:亲戚故人没有发生严重过失,就不要抛弃他。不要对某一人求全责备。有德行的人即使力大如牛,也不会与牛竞争力的大小;即使飞跑如马,也不会与马竞争速度的快慢;即使智慧如士,也不会与士竞争智力高下。

德行广大者以谦恭的态度自处,便会得到荣耀;聪明睿智而用愚陋的态度处世,你将获益良多。

赏析:《诫伯禽书》讲的是谦虚谨慎的美德。即使贵为天子,之所以富有四海,也是因为遵循了这些品德。不知谦逊从而招致身死国丧,桀纣就是这样的例子。你怎能不慎重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09
、孔子家训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译文:这句话意思很明了。一天孔子站在庭院里,他的儿子孔鲤“趋而过庭”,就是小步快走。在上级面前、在长辈面前你走路要“趋”,低着头,很快地这样走过去,这叫“趋”。

那么孔鲤看见父亲孔子站在庭院里面,于是低着头“趋”,孔子说”站住,学诗了吗?“没有。”不学诗何以言“——不学诗怎么会说话?

又一天,孔子又站在庭院里,孔鲤又“趋而过庭”,孔子说,“站住,学礼了吗?”“还没有”。”不学礼何以立“不学礼怎么做人?

赏析:这个故事就叫做“过庭语”,也叫“庭训”。后来根据这个故事,父亲对儿子的教育在古代就叫“庭训”。学诗和学礼,讲的是读书和做事,这是人生很重要的两个问题。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曾国藩家训:
诲弟篇  一 读书作文类

  业精之法在于专

  读书宜专一耐久

  学诗宜先学一体

  读书应有恒心

  学诗不可读选本

  读书贵在有常

  教子侄读书不要蛮读蛮记蛮温

  教子侄读书首应教之以自省自立

  读书须从容涵泳

  读书不可有好名之心

  教子侄辈须勤读经史

  子侄辈读书事不可疏忽

  为文宜专从“简当”二字着力

  学习贵在有恒

  应拼命用力于奏议文章

  不要把文章看得太重

  二 修身处世类

  明修己治人之道才叫读书

  进德修业二者不可或缺

  大官之家不应讼涉公庭

  不贪财不失信不白是为处世为人之本

  不应存当官发财之私念

  迁善改过与修德读书最可靠

  须用志于道义身心之学

  力戒牢骚

  不可倚势骄人

  不可与闻外间事

  对绅士贵在奖之以好言

  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不可缺

  无恒则一事无成

  一心应向平实处努力

  与人交往应酬须讲究礼节

  力戒长傲多言

  勤奋以图自立

  以“平和”二字互勉

  趁人生适意之时做出一个局面

  天下无完全无间之人才
戒傲惰  再戒傲惰

  戒骄满

  开口议人短长即是极骄极傲之表现

  以“廉、谦、劳”i字自惕

  劝弟爱惜声名

  要重视外间指摘和批评

  互相劝诫以保善终

  善待本县父母官

  存倔强以励志

  重在有豁达光明之识

  凡事非气不举非刚不济

  “强”字须从“明”字做出不可屈挠

  应听得进逆耳之言

  从“畏慎”二字痛下工夫

  一定要谦让相诫

  应视富贵功名为浮荣

  兄弟唯有互劝互勉互恭维而已

  不宜轻易出头露面

  只能畏天知命而不能怨天尤人

  切莫干预公事

  有福不享尽,有势不使尽

  存其倔强,去其忿激

  男儿自立须有倔强之气

  功成身退

  用人不率冗.存心不自满

  求强当在自修处着力

  应有打脱牙和血吞的坚韧之气

  能屈能伸的秘诀在于一个“悔”字

  居安应思危

  应从挫折处磨炼意志

  应牢记“悔”字“硬”字诀

  三 从政治军类

  不宜涉足军政

  凡事当量而后入

  治军应注意“根株”、“柱梁”

  吏才应更优于将才

  治军以爱民为第一义

  治军应以“勤”字为主

  应以“勤”字报君恩,以“爱民”二字报双亲

  制胜之道在人不在器

  紧紧依靠自己的力量

  蓄不竭之气,留有余之力

  用兵应以全军为上

  应多用活兵轻兵

  为官不可得罪绅士

  四 谨守家风类

  “孝友”二字可使家势经久不衰

  应学会收拾条理

  应以“勤敬”二字为法

  严教子侄勤敬和

  教子侄应以习劳苦为第一要义

  教子侄当引入正大一路

  联姻不必富室名门

  蔬竹鱼猪四事须时时讲究

  对子侄辈应教之以礼

  和气致祥.乖气致戾

  家运之兴在于和睦、孝道、勤俭

  居屋莫太宏丽

  力戒太劳、唢呐、多酒三事

  家教八字诀

  不可日趋奢华

  切莫买田起屋

  应教子侄以勤谦自任

  不要信医药、僧巫、地仙

  谨守人生八本

  孝勤恕可致家势祥和

  切记礼厚不如情真

  戒用人太滥.用财太侈

  不培坟墓,不谋田庐

  生日不可宴客称庆

  早婚不利读书

  切戒家中过于奢华

  力戒骄奢,以勤俭为本

  应时时在“俭”字上用功

  恪守祖训
  家中应以勤俭为主

  勿忘耕读之家风

  订八好六恼之家规

  不能忘却寒士风味

  应以“耕读”二字为长久之计

  以勤俭自持,以忠恕教子

  须力行节俭

  五 善养身心类

  毋恼毋怒以养肝疾

  要善于保养身心

  治病应以自养自医为主

  养生以少恼怒为本

  告养生五事

  养老不在服补药

  养生与力学缺一不可
谕儿篇  一 读书作文类

  切不可浪掷光阴

  读《汉书》之道

  坚持看、读、写、作“四法”

  读书须做到“虚心涵泳”和“切己体察”

  学诗须讲究声调,学字须讲求墨色

  读书应注意广泛涉猎

  治经、作赋、练字均须讲究

  读《文选》以医“笔下枯涩之弊”

  学做高邮王氏那样的学问大家

  写字作文宜模仿古人问架

  学书法须从赵法入门

  看书不可不加选择

  作文要分类手抄辞藻

  读书务必求个明白

  学书须窥寻四大家门径

  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

  每月必须完成“三课”

  作文须效法古人之“珠圆玉润”

  不可积钱买田而应努力读书

  文章贵在行气

  作诗文宜从短处痛下工夫

  对《左传》释经之答疑

  写篆字不能无帖意

  看、读、写、作应逐日无问

  目录分类很有学问

  宜对古人诗集悉心研究

  行之以恒就会有持续不断的进步

  读书可以变化人的气质

  学作文应循序渐进

  学诗可以陶冶情操

  行气为文章第一义

  钻研小学宜先知其源流优长

  学诗宜取韩愈奇崛之气

  以精确之训诂作古茂之文章

  绝好文字必突出一长

  少年文字贵在气象峥嵘

  阅书贵在有恒

  练书法贵在困知勉行工夫

  学字当学颜柳秀雄之气

  宜从古文上用工夫

  作文须讲究支撑之意

  作文以思路宏开为必发之品

  诗文若非迥绝群伦不足以当大家之目

  作诗文应具备情韵趣味

  读书应具有广大气度

  学习须注意一张一弛

  须在五十岁以前将应看之书看完

  务必以好学为第一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