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恩惠》:一个人的痛

如题所述

  

  从专业的角度看,《老师的恩惠》算不上好电影,若是单看它前面部分的剧情,毫无价值和可研究性,无非就是几个小时候遭到了老师嘲笑和体罚后产生心理阴影的孩子长大后上门寻仇的故事。  

如果只是照着这种构思,倒会让人觉得故事没有发展下去的必要了,因为学生报复老师的理由未免太牵强,被嘲笑家境贫穷或者身材的不匀称等,就要置师于死地?

   影片开头不久,就是几个学生陆陆续续地去看望老师,他们表面上都很平静,内心的深处却都隐藏着仇恨,看上去他们活得都很好很潇洒,其实他们都是一群失败者,他们把一切不幸的根源归结在了那个老师的身上。

终于有人爆发了,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愤怒,他们一个个都想找准机会想要杀害老师,却相继被虐杀,而这幕后的凶手却是当年被他们称作是“害羞鬼”的正元。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正元戴着一个兔子面具假装了老师曾经生下的那个怪胎儿子。在片中的介绍是说正元是因为曾经大便在裤子里被老师赶出了教室,回到家后他的母亲大为愤怒欲找老师理论,却被路上突如其来的车子撞死,从那以后正元就再也没有去过学校,这件事也无疑在他心里留下了一块巨大的阴影。

令人费解是,对老师仇恨最大的正元残忍地杀害了想要谋害老师的其他几个学生,却在美子的恳求下放过了老师,这似乎有点不按常理出牌。

此片最大的亮点在于后面十五分钟的剧情,整个故事的脉络也逐渐地清晰起来。随着警方的介入调查,推翻了你在前面所看到的故事发展,换句话说就是你之前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假象。根本就没有美子这个人,所谓的凶手“正元”也是编造出来的。

而真正的凶手名为贞媛,美子的真名即为贞媛。这个故事在快结尾的时候来了个大颠覆,也正因为如此才没有落入俗套。一直陪伴在老师身边尽心尽力地保护老师,也是唯一的幸存者的’美子”,从一个受害者的身份变成了凶手,这其中隐藏着的是内心的阴暗。

   人存活于世,哪会不遇到挫折。扛一扛兴许就能挺过去了,这是普通人的心理感受。可当在正值青春又敏感的年纪,接二连三地遭受苦难,难免在脆弱幼小的心灵里烙下深深的印记。

一种痛苦,如果平摊到每个人身上,无非就是挠痒痒,有时你根本都不会留意。悲哀的是若将所有的痛苦都集中到一个人身上则被无限放大了。

所谓的接力跑的时候摔跤而被要求做一百个下蹲,由于体重超标而被指责,教师节那天母亲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精心制作出来的贺卡被当场嘲笑,少女的月经初潮却被误会并被老师赶出教室,都不是发生在不同学生身上的事情,而是只发生在贞媛一个人的身上,所有的痛都是她一个人承受的,没有人分担。

如果这些都不能成为仇恨的证据的话,那么贞媛的母亲拿着带着经血的内裤准备找老师去理论,却被飞驰过来的车撞飞应该是直接导致她心理阴影和仇恨产生的因素。

“也许我只是你平凡学生当中的一个,可是我却连你指甲油的颜色也清楚地记得。”

这是贞媛对老师说的话,为什么?因为为人师表的老师嫌贫爱富,手执教鞭站在神圣的讲台上,却失掉了让人尊重的理由。对于少女时期学生的变化,不是交流谈心,而是一味苛责。记得,是为了寻仇。

至于那些被贞媛杀害的学生,他们也并不是之前影片所交代的只是一群失败者,刚好相反,他们都是社会上的成功人士,有的是棒球明星,有的是知名模特,真正活得失败的,只有贞媛一个人。 

在学校因为家境贫穷而遭到嘲笑,母亲想要替他理论却意外死亡。她爱自己的母亲,她觉得这个女人为了自己操劳了大半辈子,觉得母亲可怜,她的母亲生前像条狗一样过得地活着,也同样想条狗一样地死去。

可,母亲毕竟是人,不等同于狗,所以,她要报仇。

她之所以杀了那些同学,是因为对于那些在社会上的成功人士来说,活着是一种幸福,他们享受鲜花与掌声,他们永远活在阳光之中,而这世界有多黑暗,他们一无所知。

长大后,他们享受着幸福的一切,忘记了曾经被他们欺辱的人,如今依旧没有见到过阳光,那么,只有动手,让他们体会什么是无尽的黑暗。

她放过了那个给了她无尽痛苦的老师是因为对于她来说,自己与那个老师都是废人,死并不可怕,而活着才是种痛苦。

影片结尾的空镜头格外引人深思,当复仇结束,一切尘埃落定,海面一如既往地平静,可是,故事真的结束了吗?并没有,校园欺凌导致的悲剧依旧在一天天上演,披着教师外衣的禽兽们还在逍遥法外,跳出影片本身,现实哪一样不是如此?这些悲剧,就在我们常看到的新闻当中,甚至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一幕幕上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9-07
这部电影给人的震撼力是很大的,老师最后没,这是不是隐约的在影射现实?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