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哪年开始的?

怎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目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局面有何感悟?

1978年开始着手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内部引入市场机制改革(1978—1984 年)。这一时期在理论上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第一次使市场调节在经济体制中取得了一席之地。

1982 年党的十二大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不仅肯定了市场调节作为计划调节的补充是必需的和有益的,而且把计划调节区分为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指出对许多产品和企业适宜实行指导性计划。

拓展资料

经济体制改革Reform of the Economic System 按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这一客观规律的要求,对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进行的改革。

经过三十年的努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巨大成功,基本建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经济体制的各个层面都呈现出明显的市场经济特征,总体市场化程度达到70%左右,成效显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  经济体制改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0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1978年12月开始的。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起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南巡讲话发布中国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宣布新时期最鲜明特点是改革开放,中国改革进入新的改革时期。1992年中国正式实行改革开放,中国进入新的改革时期。1992年中国正式长期进入改革开放转型新时期。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5
10月30日 14:37 十六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从全会担负的历史使命看,十六届三中全会是新时期历次“三中全会”的新篇章。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党的三中全会都担负着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使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并且突破了平均主义思想的束缚,明确提出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体制改革的步伐;十三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提出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方针;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等重大的政策原则;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必将推动我国改革开放更加深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0-01

1979年,首都钢铁公司等企业被国家经委等6部委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实行利润留成。你知道什么是利润留成制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