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遗迹化石?

如题所述

遗迹化石是古代动物活动时,在它的活动层面上留下的痕迹,并不是生物体的本身部分。形成遗迹化石的机会并不很多,因此,一旦发现,颇引起人们的重视。不然,或无印痕,或虽有印痕,但在自然条件下很容易消失,都不能成为化石。

遗迹化石中最重要的是足迹,它清楚地显现出动物当时的生活状况。足迹化石与一般遗骸化石不同,后者能够搬运,再沉积,使人们难以分辨出该化石是否是原生的,因此对于鉴定地层会失去其真实意义。而足迹化石则不然,它是和岩层紧密共存的,岩层如果经过搬运、破坏,足迹也随之消失了。所以,足迹化石都是原生的。

形成足迹的条件比较苛刻,泥沙的湿度必须适宜,太干了,印不上足迹;太湿了,即使暂时印上,转瞬之间,又会消失。一旦印上足迹,也须及时覆盖,封闭起来,若覆盖过早或过晚,印好的足迹未能干涸或暴露日久,均可使足迹消失或不可能完全保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03
遗迹化石(trace fossil)是指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遗留在沉积物表面或沉积物内部的各种生命活动的形迹构造形成的化石。不包括由生物体变成的实体化石,更不包括各种自然应力(物理的和化学的)所形成的无机沉积构造。从沉积学角度来看也可以说遗迹化石是各种生物成因的沉积构造,如各种生物扰动、足迹、移迹、潜穴、粪化石等;以及生物侵蚀构造,如钻孔等。
第2个回答  2020-01-10
01 遗迹化石是指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遗留在沉积物表面或沉积物内部的各种生命活动的形迹构造形成的化石。从沉积学角度来看也可以说遗迹化石是各种生物成因的沉积构造,如各种生物扰动、足迹、移迹、潜穴、粪化石等;以及生物侵蚀构造,如钻孔等。

遗迹化石亦称 “痕迹化石”。是指地质时期生物在其生活活动过程中,留印在层内或岩穴中的遗迹和遗物保存而成化石。是与实体化石完全不同的特殊产物,属于广义的化石,也属于某些生物成因的沉积构造。其遗迹主要有:足迹、行迹、移迹、潜穴、钻孔和各种生物侵蚀构造等;其遗物有:原始人使用的石器、骨器、粪化石、粪卷、粪粒、蛋化石、挖掘微粒、植物根组织穿过古土壤形成的构造、生物扰动构造及生物成因的递变层理等。在各时代地层中均有发现,最早出现于前寒武纪。含有非常丰富的遗迹化石的地层,可作为标志层。遗迹化石的研究,对于确定古动物群落性质、地层对比、岩相分析、古生态研究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并在能源和矿产资源勘探方面亦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如中国南方下志留统的虫迹化石,具有分布广、数量多、层位稳定等特点,在缺乏实体化石的情况下,可作为良好的标志层。

多年来对遗迹化石的分类沿着三个方面进行。

①遗迹是由各种生物造成的,因此,自然希望遗迹的分类同生物的系统分类吻合。但是既然遗迹化石很少同造迹生物共同保存,并且遗迹化石随着生物的行为习性而容易变化(同物异迹或异物同迹),因此根据遗迹来判断造迹生物的系统分类和彼此的亲缘关系在当前很难作到。当前对于脊椎动物的足迹可以划分到纲一级,对于某些无脊椎动物遗迹也只能划分到门(或纲)。对于已经绝灭的动物和软躯动物的遗迹分类也很难准确。因此当前只能采用遗迹形态特征的人为分类,基本上不考虑它们的系统进化关系;

②遗迹化石的保存分类。既然遗迹是生物成因的沉积构造,因此有些地质学家希望根据遗迹的保存情况进行分类。保存在岩层表面的遗迹称为外生迹,而埋藏在沉积底层内部的称为内生迹,内生迹发育为三度空间的构造称为全浮雕,遗迹保存在岩层上表面时称为上浮雕,保存在岩层底面的称下浮雕等。这种分类对区别遗迹的野外产生情况非常重要,也是判断沉积环境必不可少的分类,然而却和造迹生物的分类无关;

③遗迹化石的行为习性分类是当前比较广泛被人们采用的遗迹化石分类。由于遗迹是生物活动的证据,每种遗迹都反映一定的行为习性,因此根据形态特征可以判断相应的生态习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