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抗生素的实验与探究

要有实验的材料、假设、对照组、制定计划及步骤、实施、分析结果。
材料要好找的、步骤要写得清楚明了易懂哦!

材料:LB培养基(1%蛋白胨,1%氯化钠,0.5%酵母提取物,1.2%琼脂)50mL
细菌培养皿三个
氨苄青霉素,简称Amp(或其他抗生素如Kana一样,只是抗性基因随之改变)
大肠杆菌DH5a工程菌种两株,一株转化了Amp(氨苄青霉素)抗性质粒,为氨苄抗性株大肠杆菌,以下简称Amp-r(Ampicillin resistence),取100μL(细菌密度:OD约0.6-0.8);
另一株转入类似长度、不带氨苄抗性基因的质粒,为氨苄敏感株大肠杆菌,以下简称Amp-s(Ampicillin sensitive),取200μL。(细菌密度:OD约0.6-0.8)

过程:

以下操作都在超净台中进行。

1、铺平板
将LB培养基湿热高压灭菌,分别在三个培养皿中各加入10mL,编号为A、B、C;

2、加入抗生素
趁未凝固之前在A、B皿中加入100μg/mL浓度的氨苄青霉素,C中不加

3.接种
实验组:
在A皿中用涂布的办法,接种Amp-r菌种100μL

阴性对照:
在B皿中涂布接种100μL Amp-s菌种

阳性对照:
在C皿中接种100μL Amp-s菌种

以上操作都在超净台中进行。

在37度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2-16h,取出观察菌落生成的情况

理论预期的实验结果:实验组A皿和阳性对照组C皿中有大量菌落繁殖,阴性对照组B皿中无菌落或只有极其个别的一两个菌落生长(因为自发突变产生氨苄抗性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

证明:在抗生素可以有效抑制敏感菌株的生长,但是对抗性菌株无效。

答案全部本人根据实验经验手工书写,为原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1-07
赞原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