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传统政务与电子政务

如题所述

传统政务实际上是一种高成本、低效率的粗放管理方式。以前没有这个概念,只是电子政务兴起之后,为了区别对待,才定义的。一般式和纸质媒介相关,需要面对面、接触式的政务处理方式。
传统政务与电子政务区别:
(1) 办公手段方面: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和信息交换的网络化是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最显
著的区别。传统政务办公模式依赖于纸质文件作为信息传递的介质,办公手段落后,效率低。人们到政府部门办事,要到各管辖部门的所在地,如果涉及到不同的部门,更是费时费力。
(2) 业务流程方面:实现行政业务流程的集约化。标准化和高效化是电子政务的核心,是与传统政务的重要区别。传统政务的机构设置是管理层次多,决策与执行层之间
信息沟通的速度较慢,费用较多,信息失真率较高,往往使行政意志在执行与贯彻的过程中发生不同程度的偏离,从而影响了政府行政职能的有效发挥,也造成了机构臃肿膨胀、行政流程复杂、办事效能降低等不良后果。
(3) 与公众沟通的方式方面:直接与公众沟通是实施电子政务的目的之一,也是与传统
政务的又一重要区别。传统政务容易疏远政府与公众的关系,也容易使中间环节缺乏有力的民主监督,以致发生腐败现象。而电子政府的根本意义和最终目标是政府对公众的需求反应更快捷,更直接地为人民服务。
(4) 政府管理成本方面:在传统政务中遵循政务边际成本递增法则社会化任务越
重管理范围越大相应的管理成本越高。而电子政务遵循的是政务边际成本递减
法则。“政务边际成本递减”是指社会管理的中间成本在社会管理范围扩大中相对减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1-10
传统政务中以书面文件为中心而构建的行政运行体系,在电子政务中将被电子文件、电子签章、电子邮件等所取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