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哲学课堂实录之二:为什么需要教育哲学

如题所述

教育哲学课堂实录之三

为什么需要教育哲学(续)

上课之前:
学生发表对电影《美丽人生》的观后感
学生甲(女生):主角做人的方式让故事的结局变的非常合理。
老师:他找到了生命的完整性,在历经磨难的过程中,他不仅没有被磨难打败,反而成全了他的人生。
学生乙(女生):父亲用自己的生命成全了他的儿子,在逆境中为他儿子今后的美好人生奠定基础。要深究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做,一是父亲的天性使然,二是基多的性格是这样,更想知道的是基多接受的是什么教育?
老师:如何去感受电影?如何去评价这个感受?稍微改变一下就改变了事物的性质。纯粹的自由是很难的。
从一种自然的状态变成一种自主的状态,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真正的成熟是痛苦的,真正的思考也是痛苦的。我们看电影通常都是看情节,而现在我们需要更多的看看细节。
我想起鲁迅的命题:“救救孩子”,“肩住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光明的天地去,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当然,这里主要是幸福度日的主题。从人格的意义上,基多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幽默,热情,开朗,活泼,智慧。他启示我们,人如何面对苦难,当人与黑暗相遇时,撕开黑暗的闸门,唯一的方法是依靠心中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当基多面对苦难的世界,他改变的是他自己,把希望留给了他的儿子。面对苦难,人的主体意识是多么重要,作为成熟的主体,坚持内心的信念,坦然地按照自己的方式来面对周遭的一切。教育就是要培养独立的人、自由的人。不管面对什么,我们都可以找到内心面对一切的可能。自由人和主体意识发达的人是一回事,二者是统一的。苦难的现实和内心的理想之间的鸿沟无法抹平,我们只有依靠作为主体内心的坚持来通达人生理想的彼岸。我们今天不再有集中营,但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再有苦难。集中营是把苦难发挥到及至,它是给我们一种面对苦难的样式。面对苦难,一个成熟的主体可以被打败,但不能被打倒。他的儿子实际上承续了他的希望。这是这个影片给我们的一种启示。
一个人当他经历了他的苦难,这个苦难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心,尤其是在童年。所以要保卫童年,保卫童心。这是我们教育的一个重要的主题。这种苦难也许不再象集中营那样明显,但却以其他形式在表现。过于成年化、世俗化,都是对童年的侵蚀,都可能会大大缩减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感受性。对于一个人而言,最重要的不是身体的伤害,而是心灵的伤害。心灵的伤是无法抹去的。
优秀的电影、艺术作品让我们更好的去理解我们周遭的世界。为什么要哲学呢?对于个人而言,需不需要哲学也许并不是一个问题,很多人没有学过哲学也过得很幸福,但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哲学的思考。父母经常告诫我们,不要太辛苦,其意味就是希望我们关注人生之本,回到生命的本原,关注那些最根本的东西。我们常常好高务远,其实心越高,就越远离大地,远离生命的本原。向上的飞越和向下的回归是生命之中两件最基本的事情。当我们想去实现那些远大的理想时,也不要忘记了对生命本然的回归。所谓迷途而知返。
我们这个世界越来越被物所充塞,技术正在改变这个世界,物的充塞使我们失去了古典的从容。每个人都在急冲冲的赶路,我们已不再是散步的时代,散步也成了一种奢侈。(不是指散步的时间,而是指散步的心情。)散步本身已经带有了功利的目的,是为了锻炼,或者是释放一天的辛苦。印象很深刻的是大学时代和很多朋友一起去散步,就在淡淡的暮色之中,有一种人与自然相融合的感觉。应试压力没有那么大,岳麓山不收门票,当时的环境、体制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散步的可能。现在有需求的地方都变成了利润的来源。我们生活在无孔不入的经济挤迫之中。
今天,我们在庆幸自己不断得到物的享受的同时,我们又失去的是什么呢?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快捷、富有,但我们却不再诗意地散步于大地之上。休闲、度假在很多情况下都有一种矫情的意味。技术的进步、物的发达带来的是即时的快乐,而不是心灵的自由与人生的幸福。技术的发达与生命存在的幸福感并不是正相关的,有时候恰恰会使我们失去对生命本原的关照。我们曾经一度更多地关注的是如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把人类的周遭空间,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手段变的越来越发达时,人们开始关注生命本身、关注生存、关注存在的根与本。当人家都开着车时,实存的物占据他的心,当没有车时,占据人心的是对车的渴望。实物和对物的欲求占据着人心。现在是消费社会,消费主义是一种基本的意识形态(支配你生活的一种普遍化的观念系统)。我们今天的社会不再是一个泛政治化的社会,而是转向了经济化和消费化的社会。不管你是否有车,都会卷入对车的占有和想象性占有之中。一个事物是怎么流行的?他总是由少数人扩展到多数人,对物的想象性占有慢慢就改变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状态。这就是我们的世界,这就是我们周遭的生活。
为什么需要哲学,为什么需要哲人?哲人以何种方式来面对世俗生活呢?德莫赫利特掉陷阱的故事。哲人就是大地的眼睛,就是大地的心,他们总在眺望世界的远处,他们却看不清脚下的路。这就是哲人生存的尴尬。在某种意义上说,哲人就是理想生活的缩影,与世俗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哲人的眼睛是盯在远处的,哲人是靠心生活,身体只不过是心的一个载体。由于他们的心并不在世俗生活之中,与疯子有着紧密的联系。当我们选择一种哲学化的生存时,我们就是选择了以心来看待这个世界,拒绝同流合污,只有这样你才能从世俗生活中站立起来。身在世俗生活中,但心在世俗生活上。所以当一个人过多地沉迷与世俗生活中,世俗生活就会遮蔽你的眼睛。历史上很多哲人都选择远离世俗生活,他们就是世界的心,为哲学而献身。克尔凯郭尔,一位年轻的哲学家,在年轻的时候与表妹相恋,突然有一天发现他这一生应该献给上帝,他选择了离开表妹,他是要成为哲学的思想者。安徒生,“你连接受过眼云烟的爱情的勇气都没有”,(贵妇人)他为了童话牺牲的不只是过眼云烟的爱情,而是牺牲了我整个的世俗生活。
是不是学习哲学就要远离世俗生活呢?不是。这些哲学的生命姿态给我们一种启示,哲学就是需要我们从世俗生活中站立出来,对周遭的世俗生活保持必要的超越,让我们不至于沉沦在世俗之中,让我们不断地回到人、回到生命的根与本。因为世俗生活的泛滥会遮蔽我们的心与眼。哲学就其最基本的意义而言,就是拯救日常生活,关注社会,教化人心。对哲学的学习并不是要我们成为思想者,成为哲人,但它确实可以培养我们对于生活的审慎的智慧,能够提供有价值的视角帮助我们更好地思考世俗生活,使我们对人的存在与我们周遭的世界有更开阔的视野和更深刻的洞察力,提高我们在世俗生活中的主体意识与应对复杂生活的能力。不至于有一点事情就过于偏离了自己,从而帮助人生提高生活的质量,并懂得享受生活、创造生活,消解人生周遭的迷雾。哲学于是表现出双重目标:对世界、对周遭事物的觉知和对自我的觉知,也就是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从更根本的意义而言,对世界的认识就是对自我的认识。哲学的最高目标就是扩展提高人的自我意识,让人更好地生活在世界之中。
当我们回答为什么需要哲学时,让我们重新回到古希腊,回到苏格拉底,回到德尔斐神庙上的诤言:“认识你自己。”
为什么生活的智慧并不一定带来智慧的生活?灯光有的时候能够照亮别人,却不能照亮自己。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思想与行动之间的差距。如果一个哲人选择与思想为业,选择心的生活,那么他的生活方式往往是在世俗生活之外的。而恰恰哲人的行动本身是在现实周遭之中展开,这就导致他的行动与现实生活的格格不入。所以哲人在世俗生活中的难以成功就蕴涵着某种必然性了。一个宽容的社会应该给予哲人以足够的空间,哲人不是属于他个人的,他是作为整体中的部分在沉思整体的问题,他们是在为整个社会在思考,他们是时代敏感的脉搏。一个宽容的社会应该允许思想和行动的差异。
哲人是时代的心,是刺猬,他不时地提醒可能被世俗生活淹没的人,从而给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发展以必要的反省。每个人都可能处于迷途之中,在迷途中知返,哲人能让我们更好地在迷雾之中找到人生的方向。
哲学的任务:本体论,回答世界是什么。认识论,回答认识如何可能。逻辑学,回答的是知识的有效性。价值论,回答的是行为的确当性。对于这些问题永远也没有终结的答案,在这个意义上说,哲学是一种活动,哲学是道路,而不是终点。哲学是一门智慧之学,他只是让我们从对器、对具体事物的思考上升到对道、对抽象的理念的把握。什么是智慧呢?智慧不是确定的知识,智慧就是对生活、对周遭事物的一种明智的决断,是在复杂情景之中的一种明智决断。在这种意义上,哲学才表现为一种活动,“爱智慧”表现哲学所蕴涵的一个重要的精神旨趣,那就是真正的智慧只有神才能拥有,人只能爱智慧,哲学是一种追求,是一种心的敞开,是一种对智慧的渴慕。哲学必须还原为一种爱智慧的活动之中,哲学是一种对既成的观念、看法、认识的充满热情的探索。哲学的目标正在于提升人性自我。为什么别的学科不能做到呢?那些学科都可能是与人相关的,但都是从局部来关注人,而哲学是从整全来关注人的。哲学就是能让我们超越具体的知识,来达到对世界大全的把握,让人不断地敞开自己。“认识自己无知”,当一个人发现自己越来越无知时,可能恰恰已经有点知识。真正的知识就是知道自己无知,相对于世界、未来、无限,人是无知的。人只能在有限中理解无限,在现实中追求理想,超越现实。而这正是作为哲学活动的基本使命。
为什么需要教育哲学,教育哲学的意义同样不在于发布教育的真理,而是在于促进对教育本身的哲学思考。教育哲学帮助我们去思考究竟我们在做什么?我们教育行为的意义何在?从而努力对我们自身的所作所为进行理性的说明与辩护,以便使个人与群体的活动具有一致性。我们的每一个行为都是自我内在观念的实践,我们实践的教育只不过是我们心中教育理念的外化。只有当一个人在他的心中见证了好的教育,他才有可能在实践中表达对好教育的追寻。教育哲学就是给我们的教育提供内在依据。教育哲学的学习就是提高教育实践的内在精神,让我们的教育实践充满意义,创造性的实现教育的预期目标。教育哲学总是让我们去追求更好的教育是什么,超越现实的具体路径在何方,在这个意义上,哲学就在于超越和反思,而不是简单地诠释现实,必须是对现实的超越性的反思。哲学的意义就是对好的、更好的思想方式的追寻,这种思想方式关涉人类所面临的更多困境。哲学始于哲人对个体周遭的困境、社会的困境的体悟,哲人把个体的生命沉浸到社会的现实疼痛之中,哲人肩负着人类全部的苦难而行走,把苦难变成思想的珍珠。
面对人类的困境,哲学就是敞开个人生存的境界,同时敞开人类生活的可能性。教育哲学的本意就是立足于对现实教育的回应和对理想教育的追寻。对于个体而言,对于实践者而言,教育哲学就是敞开个人的教育理念,提高个体的教育品质,增进人生的意义。对于社会整体教育实践而言,要用观念来引导实践,激活实践,提高教育实践的品质,使教育实践成为有内涵的教育实践。教育哲学的双重指向,一是敞开教育者个人的生存境界,一是敞开当下社会教育实践的可能性。
教育哲学的三重反思:理念的审问,反思目前知识的合理性;现实的评判,扣问教育现实的价值与目前教育行动的合理性;实践的反思,确定个体教育实践的内在基础,反思教育个体教育行动的意义,促进个体明智的教育行动,从而把自己的教育行动建立在你所思基础之上,促进知与行的统一。教育哲学提示我们,在迷糊的现实中多一份清醒,让我们在现实教育生活中站立着生存;同时,又让我们在教育的清醒中保持一点迷糊,避免理智的自负。不要导致一种理智的自负。当我们的思考达到自负时,我们就超过了哲学的态度。正如康德所说,“知识要给信仰留有余地”。我们对教育的哲学悟知同样是有限的。
教育哲学如何可能?如何走向教育哲学之路?哲学其实离我们很近,就是我们的一种态度。教育哲学就是不断地追问那教育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对于我们而言,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要探询教育哲学思考的路径――那教育哲学的路径在何方?从日常、周遭的教育生活开始,超越日常生活,达到对整体的把握。哲学思考的路径:从特殊到普遍,从普遍到特殊,就事情来显现事情。对于我们,要做的就是两条:思考教育的历史,历史上的哲人在何种程度上,以何种方式把握了教育;当前教育的现实问题上是什么,把握教育问题的切入点是什么?通过触摸别人的路来把握自己的路,踏踏实实学习。我们必须要丰富我们思考教育问题的思考与资源。读书和思考。读哲学史和读哲人的观念(别人的理解和原著)。
哲学就是一种对话的实践。
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他者之中显现你之为你。
抱着理想慢慢往前走,最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道路,在路上。
我们只能尽力而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