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开展家访之我见

如题所述

一、全面了解学生,寻求合适的教育方式。
近几年分农村孩子随父母外出就读,加上学校撤并,农村小学生数量急剧减少,班额小,大多是留守儿童,还有部分学生来自单亲家庭,或者父母残疾,或者家庭贫困。总之,留下来的孩子中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孩子,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这些孩子能否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分析学生现状,全面了解学生的性格、家庭情况、生活习惯、品行基础等,在日常管理和教育中做到“对症下药”,尽量避免“一刀切”怕勺笼统教育和管理。班主任工作要从细处入手,让自己的教育深入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比如有些孩子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家中爷爷奶奶又年老体弱,孩子放学后要帮家里做很多家务,所以他们的衣服也许会脏一些,作业也许会乱一些,到校也许会迟一些。如果班主任不了解实情,一味地批评,则可能给孩子的心灵造成阴影,而如果能正面鼓励和肯定,教育效果就可能事半功倍。也有些农村孩子,平时不遵守纪律,学习不认证,可他们在集体劳动中或活动中往往表现特别出色,班主任要找到合适的方法教育他们,才不会事与愿违。
二、运用爱的智慧,使学生乐于与老师交流。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爱是教育的根本。小学班主任怎样运用爱的智慧呢?叶圣陶先生说:“我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小学班主任在管理学生时,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这样才能“投其所好”,能和孩子们友好、和谐地相处,才可能做孩子们的大朋友。孩子天生是要被关爱、呵护的。多和他们聊天、做游戏,了解、尊重他们内心的想法,解决他们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和深切的关怀,感到班主任是最值得信任的人,是最可倾诉心里话的人。这样,班主任和学生的思想就沟通了,班级工作开展起来就会得心应手。爱是一门艺术,尤其对孩子的爱,不可一味地放纵,一切由着孩子的性子,这便成了溺爱,班主任对学生的爱要做到扶放结合,既要关心和呵护,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体验和锻炼。班级工作中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不可或缺的,班级纪律、学校纪律必须严格遵守,要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学会团结、互助、合作,懂得关心别人。在实际工作中,很多班主任都会和学生一起制定班级公约,用公约约束大家的行为,对于大家共同制定的班级公约,一定要严格执行,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三、光有爱心是不够的,更要有技巧,这是当班主任的核心,重要在于组织班级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众人抬柴火焰高,众人划桨开大船。一个班级能否团结友爱、奋发向上,全靠班集体的凝聚力。要培养集体意识,开展主题活动是比较有效的措施,但农村小学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及教育资源的短缺,学校开展的主题活动比较少,很难真正发挥出活动的作用,所以班主任就要在班级工作中创造性地组织班级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召开主题班会、主题竞课间活动、故事会、表演情景剧等都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培养懂得关爱他人、团结互助等优秀品质,增强集体观念和凝聚力。
另外,各式各样有意义的活动也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增强集体凝聚力。我在自己的班集体中一直坚持开展“对标竞赛”活动,从作业、纪律、卫生等方面制定“夺星”制度,每周按夺得红星的数量对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奖励,基本上全班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奖励,但这奖励又有差别,从而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人人都不甘落后,全班没有一个学生欠交作业,且大部分书写工整,认真完成;课堂上学生能自觉遵守纪律,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气氛十分活跃;课间,学生能做有益的游戏,不追逐打闹,人人注意保持卫生,教室干净整洁,班级逐渐形成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的好风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