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书斋命名的集子

急~~~~~~~~~

《聊斋志异》——【清】蒲松龄

《七录斋集》——【明】张溥

书名与斋名

(作者:朱亚夫)

记得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小引》中说过:“昔人论文说诗之作,多冠以斋室之美名,以志撰述之得地,赏奇乐志,两美能并。”“以斋室之美名”,命名自己的著作,以《古籍书名辞典》考之,其源自南宋时的朱弁。朱弁,字少章,号观如居士,江西婺源人。宋建炎初,以太学生擢任通政副使,赴金,金欲迫仕伪齐,誓未就,被拘禁。宋绍兴十三年,宋金议和后始得归。秦桧不愿听其述敌情,其郁郁寡欢,次年即病卒。朱弁有书斋“风月堂”。“风月”原为风清月明,意为美好之景色。《南史·诸彦回传》:“初秋凉夕,风月甚美。”其著作即以“风月堂”名之,有《风月堂诗话》传世。其论诗贵自然,不以用事为高,而所记轶事,均为一时史料。《风月堂诗话》是我国最早以书斋命名的书。自此之后,以斋室之名作书名才渐渐流行起来。

分析以斋室之名命名自己著作的情况,大体有以下三种。

一是将自己的著作直接冠以书斋之名。宋代大诗人陆游晚年“取师旷‘老而学如秉烛夜行’之语”,而名书斋为“老学庵”,故其文集即命之为《老学庵笔记》。清代大儒俞樾因赴京复试,手占一诗,开首两句为“花落春仍在,天时尚艳阳”。博得主考官曾国藩赏识,于是名上金榜,故他题斋名曰《春在堂》,其一生著作遂命之为《春在堂全集》。又如侯方域的《壮悔文集》、张溥的《七录斋诗文全集》、梁实秋的《雅舍小品》、沈尹默的《秋明室杂诗》等,均以斋名冠之。

二是有些名流学者的著作名取自其居室之名。清代著名诗人黄仲则因家贫,所居之处“既当书斋,复当寝室,故名两当”。居室取名“两当轩”,乃有论文集《两当集》传世。叶圣陶有室名“未厌居”,其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的短篇小说集《未厌集》自序中曾交待过书名的来历:“厌,厌足也。作小说家虽不定是甚胜甚盛的事,也总得做个样儿。自家一篇一篇地作,作罢重复看过,往往不像个样儿,因此未能厌足……又,厌,厌憎也。有人说我是厌世家,自家检查过后,似乎尚未。不欲去自杀,这世如何能厌?自家是作如是想的,几篇小说集拢来付刊,就用‘未厌’两字题之。”又如清代学者陆陇其的《三鱼堂文集》,现代作家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等也是如此。

三是有的文人,因是仕宦出身,筑有庭院、别业。晚年身居华屋,其著作乃以庭园之名命之。北宋著名政治家、科学家沈括自云晚年“弃浔阳之居,筑室于京口之陲,巨木蓊然,水出峡中,停萦杳缭,环地之一偏者,目之梦溪。”这便是他的名著《梦溪笔谈》的由来。晚清诗人黄遵宪曾在故乡营建别墅,取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之诗意,题名“人境庐”,后有《人境庐诗草》行世。江南名园“弇州园”是明代著名文学家王世贞的私家花园,其文集故名《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州堂别集》。清代诗人袁枚在南京清凉山下筑有“随园”,故其著作有《随园诗话》等。

将自己的著作冠以“斋室之美名”,流风所及,迄今不衰。如当代诗人苏渊雷的《钵水斋集》、台湾著名作家彭歌的《双月楼说书》、戴逸如的《启锁斋笑林》等。

读书人与书斋名

书斋是文人学者读书、创作的文化基地,也是藏书的库房。古今文人为书斋取名犹如为自己的子女取名同样看重,文人们认为,一个好的书斋名,不但可以表露自己的风雅气派,而且可以把自己的爱好、追求、寄托、希望倾注其间。

在我国,为书斋取名之风气,可上溯到曹魏时期。最早见于记载的,大约是曹操之子曹衮的“遂志堂”。唐宋以后,文人和士大夫的这种风气逐渐盛行。有的文人对自己书斋的起名注重谦逊与朴实,如唐代杜甫在四川成都筑了一座他很满意的住宅,这位大诗人并没有替书斋取什么特别有诗意的名字,只是简单地称之“草堂”。后来,白居易在庐山筑的屋室,也叫“草堂”,这兴许是效仿杜甫吧。白居易的朋友刘禹锡,更是把自己的书斋称作“陋室”并写下世代传颂的《陋室铭》。有些书斋的名称缘于某些事物的因由。明朝文学家章溢隐居在龙泉县一间陋室中进行读书与创作,他不计较生活条件之艰苦,发奋读书,著述甚丰,他曾说:“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之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刘基被他这种精神所感动,写了《苦斋记》一文,把章溢的书斋取名为“苦斋”。清代学者徐干学藏书很多,他曾指着满楼的书对儿子说:“吾何以传汝曹哉?所传者惟是矣。”故名其藏书楼为“传是楼”。

参考资料:http://bbs.verycd.com/topics/246346/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9-09
聊斋志异
饮冰室合集
十驾斋养新录
且介亭杂文
缘缘堂随笔
第2个回答  2006-09-14
还有梦溪笔谈、七录斋集
第3个回答  2019-11-20
蒲松龄《聊斋志异》
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