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体制内女孩的婚恋困局

如题所述


没错,十年前我符合你说的所有条件:体制内,大龄,剩女,小县城。很多人说,体制内女的之所以剩下是因为看不上体制外的,而体制内的男生是香饽饽,他们的选择余地要大很多。不得不说,这确实是有一定道理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小县城,体制内的工作收入虽然不高,但是稳定。独立的经济能力,加上她们上过大学多少有些见识,在婚姻这个问题上更容易坚持自己的立场。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女性,超过30、35甚至40的,有自己独立的住房,过着还算可以的小日子,也不拒绝相亲,但不轻易踏足婚姻。其实有时候,体制内的工作给到的并不一定都是优势。也有一些在企业工作的优秀男生,是完全有条件匹配体制内女生的,但是他们中很大一部分人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些女生会更有优越感,所以反而很抗拒,体制内女生也因此失去了一些机会。体制内的女生之所以剩下,还有一个原因,说出来可能有点得罪人。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她们中间剩下来的,大多数没有长相优势,说白了就是长得不太漂亮。但是她们的学历、工作和收入又把她们架在高坛上,最后高不成低不就,错过了最好的婚育年龄而剩下。当然,到了一定年龄她们中的一部分人也会降低要求。昨天我就给一位36岁的女生介绍了一个46岁的乡镇初中老师,两人都是未婚,我个人觉得还是匹配的。按女生以前的要求,是希望对方能再年轻点,最好工作在县城,但是考虑到自己的年龄,觉得只要性格合得来,也是可以考虑的。目前两人已加了微信在联系中。我认识三位35岁以上结婚的体制内女生,一位嫁给二婚人士,对方各方面经济条件都不错;一位老公比自己小三岁,长得挺帅,但是经济条件一般;一位在网上认识了一位博士,先异地后调动工作最后在一起了。然后就是我,阴差阳错嫁给一位三无人士,无房无车无存款,但是目前暂时还没有后悔。我觉得吧,小县城生活压力相对比较小,买不起别墅买公寓,房子大的买不起就买小的,终归有自己的容身之地。三观和性格合适,相处不累,才是婚姻长久的基础。当然,婚姻是个人的选择。对未婚的大男大女,我们也没必要把他们当做异类来看待。有合适的在尊重双方意愿的前提下就当个热心的“红娘”,否则,就不要给别人额外增加压力了。
为什么公务员事业单位这些体制内的在婚恋市场上更吃香?
中国人心目中官本位意识强烈,大家都觉得公务员有社会地位,收入可靠,有前途,所以在婚恋市场更吃香。可见传统观念的改变决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