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死亡都令人悲痛,甚至有的让人如释重负,你怎么看?

如题所述


汪敏76岁的老父亲去世了,葬礼上他们兄妹三人都没有难过,反而是觉得如释重负,感叹这11年终于熬到头了。
汪敏出生在农村,家里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妹妹。汪敏的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父亲汪老汉在村里开了一家加工厂,家里还种了一些苹果树,又种着地,靠着这些收入养活着一家六口人。
姐弟几个人中,汪敏和大哥学习好,他们俩都读了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了镇上在中学当老师。
汪敏的二哥在二十多岁的时候,说是跟朋友去深圳打工,具体在哪谁也不知道,到现在几十年一共就回来过几次,电话也很少打。
汪敏的妹妹也没读多少书,二十岁出头就嫁人了,嫁到了隔壁村。
过了几年,汪敏的大哥结婚了,她的嫂子是在一家国营单位上班,也是正式工作。
汪敏也结婚了,她老公也是老师,只是他们不在一个镇上。汪敏结婚后就转到了她老公工作的学校,这下俩人既是夫妻,又是同事。
儿子女儿都结婚了,汪老汉和老伴也轻松了。那时候苹果不值钱,而且伺候苹果树很辛苦,汪敏他们兄妹就让父母把果园放下,别整了。
但是老两口为了的多攒点养老钱,以后用钱时不连累儿女,他们一直养着果树。
苹果园里一年到头活很多,找腐烂病,剪枝,稀果,打药,拔草,卸果,一年也闲不到几天。
汪敏的嫂子生孩子了,因为嫂子要上班,所以孩子就只能跟着奶奶,哥哥家两个孩子都是奶奶给带大的。
汪敏的父亲在60岁那年得了脑出血,那天下点小雨不能干活。孙子孙女都上学了,汪敏的母亲就去和几个老太太玩小牌了。
中午回家没看到老伴,她就找了一圈,在自己家加工厂里看到了老伴,他倒在加工厂的地上。
汪敏的母亲赶紧给儿子打了电话,他们找车把父亲送到了医院,到了医院检查说是脑出血。
当时医生就说出血量很大,手术中可能会有意外,下不来手术台,就算没有意外,以后人也肯定不能自理了,征求他们意见,要不要手术。
这时候汪敏的母亲说:“找车我们带你爸回家吧,不做手术了,花着钱你爸还遭着罪。”
但是作为儿女,怎么忍心看着父亲还有活下来的机会,不去抢救,眼睁睁地看着他走呢?
他们跟母亲说:“我爸才60岁,累了一辈子也没享到福,再说我爸平时身体一点毛病都没有,或许手术后能恢复好呢?”
看着几个儿女坚持要给老伴做手术,汪老太也只能同意了。
但是汪老汉手术后,并没有像汪敏他们想的那样,会恢复好。
因为他出血量太大,手术后他只能比植物人好一点。他不认识人了,也不会说话,只会啊啊啊,自己也只有手和脚会动,但是连翻身都需要人帮忙。
因为汪敏兄妹都要工作,要照顾家里,所以照顾父亲的重担就只有母亲自己扛着。
汪敏的母亲每天辛苦地伺候着老伴,老伴长期卧床,为了不让他生褥疮,汪老太几乎天天给老伴擦身子,伺候老伴吃喝,每天都很辛苦。
为了让母亲轻松一点,汪敏的哥哥每天下班就来照顾父亲,周末也都在照顾父亲。
汪敏周末也经常来看父亲,妹妹家里农活多,只要不忙就来照顾父亲。
汪敏他们为了让母亲轻松一些,给父亲买了尿不湿,但是穿上汪老汉就给拽掉了。有时候他解手不知道,然后抓的哪都是,没办法汪老太只能给他洗。
看着母亲每天伺候父亲很辛苦,这时候汪敏兄妹后悔当初给父亲手术了,他们只想让父亲多活一些日子,没想到连累了母亲。
于是汪敏兄妹商量着,在村里雇个人跟母亲一起照顾父亲,但是这个想法遭到汪老太的拒绝。
她说:“雇个人一个月最少要1500块钱,她要是自己伺候还行,我还得搭把手,那就干脆我自己伺候算了,一个月还能省点钱。”
汪敏他们说不通母亲,找保姆的事只能放弃了。虽然他们有时间就去照顾父亲,但是他们都上班,时间有限,大多都是母亲自己照顾父亲。
因为动过手术,汪敏的父亲身体不太好了,每年都得住两次医院。
汪敏他们兄妹经常说,母亲身体好,父亲这样肯定活不了多久,得走在母亲前面。
但是谁也没想到,母亲在伺候了父亲六年后,突然有一天就走了,连医院都没到。
那天是星期天,汪敏的哥哥也在家照顾父亲。吃过午饭,母亲正在刷碗,突然说有点喘不上来气。汪敏的哥哥以为母亲累到了,就让她坐着歇一会儿。
可是母亲一点没有好转,反而喘得更厉害了,这时候汪敏的哥哥赶紧找车送母亲去医院,可是没等到医院,母亲就撒手人寰了,临走时连句话都没说。
母亲的突然离世,让汪敏兄妹很伤心也很自责。他们觉得母亲是这几年照顾父亲太累了,所以才会这样。
汪敏的哥哥更是自责地打了自己两个嘴巴,他恨自己为什么没有在母亲说喘气费劲时,就送她去医院。
而是让母亲坐着休息,耽误了母亲救治的时间。
母亲的突然离世汪敏他们很伤心,接着而来的问题是怎么安排父亲。
汪敏和哥嫂都要上班,没有时间照顾父亲,只有妹妹有时间,可是家里还有农活要干。
他们想着雇人伺候父亲,但是又觉得妹妹干农活累够呛,也剩不下多少钱还不如伺候父亲了。
于是汪敏就跟妹妹商量,让妹妹伺候父亲,她和哥哥每个月给妹妹1500百块钱。
虽然妹妹也不愿意伺候老人,谁都知道伺候瘫痪的老人不容易。但是哥姐都有工作,她不伺候也没办法,就这样汪敏的父亲被妹妹接家里去了。
每到寒暑假的时候,汪敏和哥哥都会把父亲接回家里住两个月,等他们上班了再把父亲送回妹妹家里。
日子这样过了三年,妹妹的婆婆也生病了,也需要人照顾,汪敏的妹妹不能再照顾父亲了。
这时候,汪敏他们不得不雇保姆伺候父亲了。他们一个月给1500块钱,只是白天照顾父亲,晚上哥哥下班他们就可以走了。
汪敏他们以为在农村每个月给1500块钱,应该能挺好找人的了。但是在村里找了好多天都没有人愿意干,好不容易有两个人干了,但都是干几天就不干了。
没办法,汪敏他们只能找了一家养老院,把父亲送到养老院去。可是他们去了几次看父亲,发现父亲身上很脏,应该好久没给擦身子了,而且人也瘦了很多。
汪敏他们不忍心了,父亲在养老院住了半年后,他们又把父亲接了回来。
正好这时候汪敏嫂子单位效益不好,要裁人。汪敏的哥哥就跟媳妇商量,能不能下来回家照顾父亲。
汪敏的嫂子同意了,就这样汪敏的嫂子从单位买断了,回家照顾公公。
汪敏每个月都给嫂子一千块钱,而且寒暑假都会接父亲回家住一段时间。汪敏的妹妹没有姐姐条件好,她每个月给嫂子五百块钱。
汪敏的嫂子作为儿媳妇,每天给公公擦洗,做饭喂饭,村里人没有不夸她的。
但是照顾瘫痪的老人不像照顾孩子,老人太能闹腾,又不能打不能骂。在照顾了将近两年时间后,汪敏的嫂子也不想再照顾了。
嫂子不想照顾了,汪敏兄妹都犯难了,他们没空伺候父亲,雇人又雇不到,养老院又不好,这回可怎么办?
汪敏的父亲好像懂了他们的意思一样,那几天突然生病了,住了几天院,医生说没意义了,让他们回家。
汪敏他们把父亲拉了回来,回家后第三天父亲去世了。
父亲的葬礼上,汪敏他们没有难过,反而觉得如释重负。照顾父亲这些年,他们都身心疲惫,这回可以轻松一些了,对于父亲,他们也问心无愧。
总结:
不是所有死亡都令人悲痛,反而有些人觉得如释重负为什么呢?
有句话说,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很多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就像汪敏兄妹和父亲这样
他们也想兼顾工作的同时能够照顾父亲,但是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而且照顾瘫痪在床的老人真的很不容易。
现在社会年轻人压力都很大,他们上要照顾老的,下要照顾小的,工作又不能丢,所以遇到这样的问题,老人去世他们会觉得如释重负。
我觉得这样是可以理解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