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对我们今天的幼儿教育的发展有什么启发

如题所述

活教育”理论对当今幼儿教育改革发展的启示可以从教育目的、课程论(包括具体的课程方案)、教育方法等主要方面进行阐述。

一、树立正确的儿童观,重视儿童的不成熟的力量  陈鹤琴的“活教育”区别于封建、僵化、陈旧的“死教育”的一个重要的体现便是在教育的中心与主体——儿童的身上。因此教师和家长的儿童观对于儿童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在陈鹤琴眼中无论是在外表上将孩子打扮成大人的模样还是在行动上去模仿大人的举止,这样都是旧式家庭愚昧的做法。正是因为没有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儿童,中国才多是“少年老成”的小孩子。他说:“在培养儿童这件事情上,最紧急的就是我们要正确看待儿童,将他们看作儿童对待。”卢梭也曾有过类似的观点:“大自然期望孩子们在年少的时候,只长成孩童的样子。”所谓的儿童的样子,即非成人,即按照他们孩童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的特有特征生长。陈鹤琴把儿童样子的标准归纳为“一种未成熟的力量”,他要求人们去尊重儿童,保护儿童的这种不成熟,要去相信儿童具有主动性,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潜力。

二、重视直接经验的积累,倡导以“做”为中心  陈鹤琴十分注重直接经验的积累,他将大自然和大社会也视为儿童学习知识的重要材料,因此他反对传统将书本看作唯一的学习材料的观点,在传统的观点下,家长认为学生去学校只是“念书”,教师的工作仅仅是“教书”。从大自然大社会中去寻找与发现知识这就要求学生不能死读书,而是应该以“做”为中心。笔者认为陈鹤琴的“做”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从幼儿学习的起点来说,学前幼儿想象力强,但是经验未丰富,在这个时候,我们应当先给他们看真的和活的东西才更合适;从学习的终点来看,通过直接经验的积累,儿童才能更深刻更真切地理解事物。

三、抓养成教育,从习惯的养成到立德树人  西方的一些教育家如洛克、卢梭,斯宾塞等都将关于身体的教育和道德品格的教育放在首位或者比较重要的位置上。陈鹤琴的活教育的目的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关键在于做人,主要是为了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儿童的内在的兴趣、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艺术的欣赏。但是在传统教育中,儿童所接收到的是对于无益的填鸭式的知识和艺术。他认为幼儿期的教育目的之一是要培养基本的优良习惯,包括生活、卫生方面。正如孔子所言:“少年若成性,习惯如自然。”因此,陈鹤琴设计了25条习惯教育的原则旨在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什么要讲做人呢?这一点在古今中外的教育思想中都能找到答案。比如孔子强调“做人”是修身、治国的重中之重。但是随着历史和时代的前进,当今的学校教育中“教育”更多的强调知识的掌握,而“重中之重”的做人却被弱化,教育也因此变质。出于这样的处境,他才突出强调“做人”。他反对传统教育只注重字面和书本上的知识,而他所倡导的教育则注重在培养幼儿对于环境的适应,与环境相处,讲求待人、接物。正如我国南宋著名思想家朱熹所倡导的“养成教育”,在小学阶段,应“教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即在保育保健和习惯态度行为规范养成之后再进行知识方面的学习。

四、拉近心灵上的距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陈鹤琴强调了教师的形象对于幼儿的学习成长的氛围和环境构建的重要作用,他看到了幼儿在心理层次对于一个有爱的教师的需要。他十分反对像工头一样的教师,对于学生从来只有指挥和命令,但是自己却从来不做榜样与示范。陈鹤琴较早地提出了类似于学习共同体的师生关系,了解学生的不同的性格和爱好是教师的职责所在,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教师和学生能够共同参与活动、共同学习,教师能够融入学生的群体和队伍当中。正如李镇西所言“教师不是让人敬而远之,可敬不可亲的形象,师生可以而且应该成为朋友”。陈鹤琴认为教育不能忽视学生的天性,更不能让学生在压抑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因此在培养孩童这件事情上,他是不认同教师中心和社会中心的观点的,种种强制、约束、恐吓的行为对于儿童是不利的,真正的教育应该是用爱来熏陶和感化他们,让儿童的关怀和爱的氛围下健康地养成良好的品行。为了营造爱的环境,陈鹤琴要求鼓楼幼稚园的教师们在与儿童交流的时候要蹲下来,因为“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或许有人会质疑,老师变成孩子了,还像什么样呢?关于“像样”,于永正老先生是这么回答的:“不要太像老师,不要太像上课,太像那么回事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