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原版英文阅读能力?

如题所述

、 从小给小孩读绘本。

父母读和解释给娃听,养成睡前读书的习惯。大家看国外的电视剧,也会发现国外的家庭很多是拿着书给孩子读睡前故事的。小孩在读书声中渐渐入睡,亲子关系温馨又亲密,小孩也在这些睡前故事中开始萌发对阅读的兴趣。


二、 培养小孩听、读英语绘本的习惯。

英文材料浩如烟海。自从入了原版绘本这个坑之后,我常常羡慕英语国家为什么有这么多出版社,能精心编制这么多符合小朋友心智水平的英语读物!各种优秀的绘本,多种多样的分级读物。这些出版社针对不同小孩不同程度编制很多书籍,致力于帮助小朋友逐步提高阅读水平,逐渐达到自如阅读的程度。


三、 注意挑书、买书。

英语国家的绘本和分级读物涵盖各个年龄段,各类学科。作为父母,要用心寻找符合小孩心智年龄段的书籍,小孩才愿意阅读。特别是不要怕浪费,有些人觉得买回来这些他还没看完,只看了其中一两本,浪费,不看完不买新的……其实书看不完很正常,对有些书不感兴趣也很正常。继续买!也许是这个阶段看不懂,下个阶段看懂了就感兴趣了,父母不要怕屯书。很多城市的图书馆一次可以借20本书,这个也可以利用。先借阅,很感兴趣的就买回来,可以反复阅读。

英语阅读如果真的能提上日程,每天沉淀式阅读半个小时左右,哪有学不好英语的呢?到时候学英语不是问题了,应该是能达到学英语的最高境界:用英语来学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03

1.理论基础 2.选择入门音频和书籍(前提,孩子已经有大量中文阅读基础,爱看书)3在入门后反复听大量听的基础上,结合配套书籍,配套DVD及音频由浅入深。4结合安妮鲜花推荐的phonics(交给机构或者学校去做,家里适当巩固,不需要专门看这本书)。



理论基础1.汪培珽“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我完全参照了她的方法,并参照了部分书目。(特点:由浅入深挑选适合自己孩子的绘本,进行亲子共读。

等孩子接受一本绘本后反复听(或读),最后达到自己听并大量听的效果。要求:父母能够基本准确的发音,提前做些准备,比如先自己朗读过几遍。如果发音不准,可以听过练习过之后再进行),阅读中只做亲子朗读,不解释中文,不打断,结束后也不解释中文(除非发问)。我的强项,鉴于中学时每天至少半小时的大声朗读的基础,基本也达到了类似phonics能见字就读的效果,并且发音和语气语调都还不错。

第2个回答  2020-08-03

培养孩子的原版英读的英语的阅读能力,如何培养呢?

首先呢,让孩子认识一些简单的单词。看一些简单的,短小的动画片。带英文字幕和中文字幕的。小孩子喜欢反复地看,那你就支持他反复地看。看着看着就会有收获。

如果孩子的兴趣提高了,这个时候你就可以让他学一些复杂一点的单词,背背英语课文。看英文大片儿,带中英文双语字幕的。孩子仍会自动自觉地反复观看的。看着看着,收获就更多了。对了,看海绵宝宝等迪士尼动画也可以的。

还有就是下载油管,让孩子们去和外国人交流。这样孩子都会受益匪浅的。等孩子有一定的单词词汇量。让他们看英文著作。不懂的就可以查字典。也可以在手机上下载英文字典。这样孩子们就可以随时随地地查阅了。

学习语言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就能成就的。而是一点一滴的积累,慢慢的慢慢的,循序渐进的就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打字不易,望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8-03
1、将孩子的兴趣和英语联系起来。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自然会多加关注,当家长发现孩子的小兴趣之后,将英语慢慢融入到这个兴趣之中,孩子就会主动去探索和学习了。

  2、增加实践活动,不要读死书。多带孩子参加活动,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让孩子看动画片、听歌和玩儿游戏的时候学英文,孩子才会更加愿意去学英语。



  3、多鼓励孩子。孩子刚学习英语的时候,家长要积极的鼓励和肯定孩子,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4、为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英语的环境。在家的时候,家长可以用英语交流,说一些简单的生活用语,孩子经常听着,兴趣自然就会产生了。
第4个回答  2020-08-03
有效培养孩子原本英文阅读能力的方法介绍如下
一、聆听朗读
在这个阶段,孩子喜欢听大人读书,大人为孩子朗读绘本作品,语言简单,句子不长,句式重复性强。这个阶段的孩子喜欢简单的文字,也喜欢重复。这样的绘本朗读阅读,有助于孩子内化语言,聆听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在这个聆听为主的阶段,孩子常常利用绘本图片的提示,一边看书,一边复述听来的故事。孩子其实并不太认识书上的单词,只是通过复述故事来假装阅读。
二、找到关系
经历了第二阶段之后,孩子有了一定聆听发音的基础和文本认读的经验,进入这个新阶段,孩不断熟悉字母与发音的关系,认读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已经能够通过简单的书籍,体验流畅阅读的快乐,逐步培养阅读自信。
三、阅读思考
这个阶段的阅读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信息,孩子阅读各种观点的书籍,阅读过程中思考越发活跃,不再局限于文本的字面意义,而是能回应文本,积极思考后,能够提出自己的疑问、观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