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强迫症能彻底治愈吗? 应该怎样治??

长沙最有名的治疗强迫症的医院是哪所?

精神病指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失调,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活动诸方面发生各种各样的障碍.通常与遗传,社会环境影响,性格特征及脑部某些神经生化改变等有关.主要表现:言语零乱,幻觉,妄想,兴奋不安,伤人毁物,动作古怪等.所谓心理疾病,是指一个人由于精神上的紧张,干扰,而使自己思想上,情感上和行为上,发生了偏离社会生活规范轨道和现象.

生活中,有些人的生活被一些想法和行为所操控,比如反复想同一个问题,或者重复做同一件事。尽管他们明知这些想法和行为没有必要,却无法停止。当这些想法和行为影响到一个人的正常生活时,他就可能罹患一种严重但可以治疗的疾病,精神医学家称之为强迫症,或强迫性神经症,英文缩写为OCD。

患有强迫症的患者常为那些持续的、重复的想法或强迫动作感到烦恼,并引起毫无根据的、过分的、不必要的焦虑或恐惧。他们对自己的行为不断产生怀疑,经常需要询问别人,获得他人的证实。因此,强迫症的特征是:患者明知这些强迫想法和仪式行为没有必要,但不管怎样都要去完成。

怕脏、怕得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强迫想法。有些人担心自己会伤害他人,另一些人害怕自己会做出不恰当的举动,如谩骂、性侵犯,还有人被无缘无故的暴力想法所烦恼。

许多患者觉得做一些仪式动作或按一套程序操作,可以缓解他们由强迫想法引起的焦虑。通常,这种缓解只是暂时的缓解,患者也知道这些仪式动作或程序操作对焦虑没有根本的帮助,却难以控制。

最多见的强迫行为之一是清洁打扫。其它强迫行为如重复检查。有些强迫症患者会重复检查数次乃至数百次,以证实炉子是否已熄灭,房门是否已被锁上。有的患者则希望通过反复念诵一个名字、词组或动作来缓解他们的焦虑。

强迫症患者往往宁可隐藏他们的困难而不愿主动就医寻求帮助。通常,他们可以非常成功地掩饰他们的行为,从而延误治疗好几年。不幸的是,强迫习惯随着时间的迁移而变得根深蒂固,使治疗更加困难。

最近美国社区的研究资料表明,强迫症是精神科的常见疾病之一,每年患病率为1.5%~2.1%,终身患病率为2.5%。强迫症状多起病于少年期或青壮年期,大约1/3的患者首发于儿童期。强迫症的患病率没有性别差异,但男性起病比女性早。清洁行为多见于女性,而检查行为更多见于男性。

若不予治疗,强迫症的症状也可以发生轻重变化,有时还会暂时自行缓解。但是这些症状会复发,因此治疗是必须的。目前,常用的治疗有行为治疗、认知治疗和药物治疗。

行为治疗可帮助那些伴有焦虑症状的强迫症患者控制不自主行为。患者主动参与治疗过程,并且在治疗结束后继续使用已学会的应对措施。

许多患者可以从暴露疗法或仪式动作预防疗法中获益。治疗中患者被逐步地暴露于引起他们强迫行为的环境中。例如,强迫洗手的患者可能被迫去接触一些他们所害怕的脏东西,然后数小时内不允许洗手。通过这种治疗,使患者认识到不舒服感可以不借助于仪式动作而逐步消失,他们所害怕的灾难也不会出现。

认知治疗通过帮助患者分析自己的感受,区分不现实的想法,从而改变患者的思维模式。许多治疗者都将行为治疗与认知治疗联合应用。最近的研究表明,那些只有强迫意向而没有强迫行为的病人对认知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多种药物可以治疗强迫症。最早使用的药物是氯丙咪嗪,同样有效且使用较方便的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类)。行为治疗合并药物治疗是最有效的方法。

在某些病例中,家庭治疗是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的有效补充。家庭咨询讨论会通过增进了解,确定共同目标,互相鼓励来帮助病人及其家庭。另外,也使家庭成员学会怎样从病人的仪式动作中摆脱出来。

如果你怀疑自己有强迫症,为了重新面对生活,第一步措施就是去精神科门诊或专科医院寻求帮助。回答以下问题“是”或“不是”,然后,带上这份问卷,在你第一次就诊时出示给专业医护人员。

症状

你是否有不自主的想法、想像或冲动?这种想法、想像或冲动看上去很傻、令人讨厌或感到可怕?

你是否对脏东西、病菌或化学制品过分担心?

你是否经常担心有什么坏事要发生。如忘了某些重要的事情如锁门或关上开关?

你是否经常担心会遗忘一些重要的东西?

你是否觉得有些事一定要重复做,有些想法是否要反复想才会舒服或放心?

你是否过分地清洗自己和周围物品?

你是否一遍又一遍地检查或重复某些事情,以确定它们已经稳妥地完成?

你是否回避某些环境或人群以免有攻击性的言行而伤害他人?

你是否经常保留一些无用的东西,因为你觉得无法仍掉它们?

同时患有一种以上的疾病会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有些疾病,如抑郁症和物质滥用使焦虑性障碍变得更加复杂。因此,请花一分钟回答以下问题。

症状

你是否感到睡眠或饮食习惯有所改变?

如果有一段时间,你是否感到:

沮丧或忧郁?

生活失去乐趣?

感到无能或负罪?

去年一年中,是否使用过酒精或药物?

感觉无法胜任工作、学业或家庭责任?

酒后或药物滥用后驾车使你处于危险的境地,使你被查或被捕?

继续使用酒或药物给你或你的配偶带来许多问题?

补充日期: 2003-08-02 19:44:34

橡圈厌恶疗法是厌恶疗法中的一种,主要就是利用拉弹预先套在病人手腕上的一根橡圈,以作为非条件性的厌恶刺激。用以抑制病人己发生的各种病态现象,如强迫性思虑或行为及性变态行为等。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操作必须正确,否则常影响效果甚至无效。操作时要求:①拉弹必须稍用力,以引起腕部有疼痛感:②拉弹时必须集中注意力计算拉弹次数,直到病态现象消失为止;③拉弹如果在300次以上,病态现象仍不消失,必须考虑拉弹方面是否有问题,如方法正确无误,可能此法对这一病人无效;④每日必须作治疗日志记录。
兹引用一例以橡圈厌恶疗法治愈的强迫症病例如下: 某女,13岁,中学生,1983年3月21日来心理咨询。2年来一见男性(不论年龄)即产生可能要与他谈恋爱、结婚的想法,虽明知不可能,但脑内反复思考不已,无法控制,以致影响生活与学习。另外到商店去或在门口经过,便产生害怕被售货员说少付了钱的想法,明知不会,但亦不可控制,以致怕去商店。病前个性好静,喜欢看书。体格检查除长得较高大外无异常。诊断为强迫症(强迫性思虑)。应用橡圈厌恶疗法。在左手腕上套一橡圈,要求当见到男性或经商店出现上述强迫观念时,即拉弹橡圈至有痛觉;并计算拉弹次数,直到强迫观念消失为止。每日并需作记录,结果第1周每天出现上述强迫观念3~6次,每次拉弹橡圈前3天是30~50次才消失,后3天拉弹3~5次即可消失。第2周每天出现强迫观念平均2次,拉弹橡圈2~5次即消失;第3~6周,平均每天约有1次强迫观念出现,拉弹橡圈5~10次即消失。从第9周起强迫观念不再出现,橡圈亦脱掉(病人称橡圈是“救命圈”),偶有轻微关于性的想法,能很快自己控制而消失。以后追踪观察3个月,强迫现象无复发。

三、心理咨询与干预

1、认其倾听病人的诉述,以确定强迫症在观念、意向或行为上的具体表现,然后针对病人最容易产生的担心强迫症会演变成其他精神疾病和会失去自我控制的心理进行解释,使其明了强迫症有可能自发缓解,经过适当的心理治疗预后更佳,完全有可能彻底治愈。2、鼓励病人以意志去克服强迫症状,让病人学会“自控法”,通过自我克制进行自我治疗。

自控法有制想法、行为中止法和替代法等几种方式。制想法是用震惊术打断强迫观念和意向的自控方式,例如用一个定时闹钟,让它每3分钟响一次,钟响时大声说“停!”立即驱除头脑里的强迫观念和意向,或者不用闹钟,在头脑里出现强迫观念和意向时突然站起来或作一个其他强烈动作并大声说“停!”予以驱除。多次做到后,便依次改用正常声音、微弱声音直至仅在内心说“停!”来驱除强迫观念和意向。行为中止法是用毅力强行中止强迫行为的自控方式,例如在出现毫无意义的反复用力眨眼、摇头等强迫行为时,心里就默念:“毫无必要,我有毅力控制它。”然后强行中止眨眼、摇头等重复刻板式动作。替代法是用不相容的观念、意向和行为,去取代强迫观念、意向和行为的自控方式,例如在出现强迫症状时,立即去回忆或设想有趣的情景或者立即去从事需要高度集中注意的各种活动,如打乒乓球、弹电子琴、唱歌等。

3、必要时可用三环类的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尤其是强迫症伴有抑郁症状时效果更佳。四、催眠治疗

让病人取卧位或坐位。

使病人进入催眠状态。

在催眠状态下的暗示诱导语为:“你现在正处于非常舒适的催眠状态,你一定要仔细倾听我说的话,也绝对要按我的话去办。我知道你自己也很明白你的这些强迫症状(指出具体症状)是不合理的,也是毫无意义的,既然是不合理的、毫无意义的,那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你自以为你无力摆脱,其实你完全能够摆脱,你也是一个有毅力的人,只要你想摆脱就一定能够摆脱,而旦也很容易摆脱,这其实并不是很难的,你完全能够做到。现在你已经能够做到了,很轻松地就能够摆脱这些不应该出现的症状。……你现在出现了这些症状,你想摆脱它,症状没有了,你想让这些症状重复出现也不可能,你现在感到这些症状的出现非常可笑,……你的疾病已经痊愈了,以后再也不会出现这些莫明其妙的强迫症状了,即使偶尔不自觉地出现了这些症状,你也会轻而易举地把它驱除。……你的病好了,你的心情非常愉快,你被唤醒后精神非常饱满,这些强迫症状已一去不复返了。”

唤醒病人,解除催眠状态。

催眠治疗一般数日一次,如配合自控法治疗,通常经过3~5次可望痊愈。

五、病例

患者张某,22岁,男性,职员。

就诊前半年来外出回家总是要反复洗手,开始反复用肥皂洗手,时间长达10分钟,后来越演越烈,最近每次外出回家要反复洗手长达30分钟甚至更长,常常把手洗破,病人也明知不恰当也不必要,但难以控制,苦于无力摆脱,因而痛苦不堪,担心自己长此下去是否会得精神病。

经心理咨询,病人意识清晰,精神正常,属于表现为强迫行为的强迫症。

在催眠治疗前,先对其进行解释和安慰,告诉他本病既不会导致其他精神疾病,更不会演变为精神分裂症,也不会失去自我控制能力,然后鼓励用自控法进行自我治疗,并说明自控法的治疗要领。

在催眠治疗时,在催眠状态下的暗示诱导语为:“你已经进入了非常舒适的催眠状态。你的病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一定能够治愈。你现在一定要按照我的话去想,去办公回家洗手是正常的;但洗一遍即够,没完没了的洗手你自己也知道是不必要的,谁也不会把手洗个不停,因为那毫无意义。没有必要、毫无意义的事就应该停止去做,其他人办得到,你也必定能办到,你也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反复洗手本来也是一种毅力的表现,只是把你这种毅力用在了不必要的事情上面,这样当然会带来痛苦,你现在应该把毅力用在克服反复洗手这种毫无意义的行为上,你也一定能够做到,这样你就会感到心情愉快。你现在已经能够做到了,你正外出买东西,现在回家了,用自来水随便地洗了一下手,马上擦干,你根本不想再洗第二遍手,你现在感到如再去洗一次手是可笑的,你心情很愉快,你的强迫症状已完全消失了,以后再也不会反复强迫洗手了。……你醒来后情绪非常乐观,精力也很充沛,你的病已经好了。”

催眠治疗后,张某非常高兴。让其设想外出回家后还会不会再反复洗手,张某微笑摇头。后来张某在症状反复时,用自控法进行自我治疗,症状的反复周期越来越长,症状表现也越来越轻微。其间又经过两次催眠治疗,共历时一个月,强迫症基本治愈,一年来未再见其复发。

补充日期: 2003-08-02 19:47:43

暴露疗法治愈强迫症1例

姚万国 王晓萍 付翠梅

强迫性神经症治疗较困难,应用抗焦虑剂或抗抑郁剂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效果不够理想。我们以暴露疗法为主治愈1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性,14岁,中学生。首胎足月顺产,幼年无特殊病史,出身干部家庭,从小娇生惯养。8岁上学,学习成绩好,朋友多。性格特点:好思考、胆小、害羞。身体一向健康,无家族史。2年前去同学家玩,刚开门一条狗突然猛扑过来,两只前爪搭在病人的双肩上,当即被惊吓得高声惨叫。以后表现精神不振,发呆,孤独,入睡困难,多梦。继之病人感觉双袖筒和前胸部有灰,不时地用手拍打。2个月后认为手上有灰土、细菌等,故每天洗手10余次,渐发展到无数次,自己明知无此必要,但控制不住。反复拧鼻涕,强令其母给自己洗衣服,晒干后仍须再洗1次,怕书中进脏东西,致使其不敢看书,学习成绩明显下降。病人为此非常苦恼,焦虑,出现悲观厌世,继之表现强迫性疑虑。整日陷入精神紧张状态,不能坚持上学,故来医院就诊。入院后体格检查、检验均正常。仪表整洁,待人有礼,有强烈治疗愿望。表情沉闷,痛苦,紧张,不敢在厕所内系裤带,怕脏东西系在裤内,怕空气中的灰尘,有时别人在擦地或脱衣服时也认为脏东西飞到她身边来。偶有饭后呕吐。每日洗手10余次,每次持续半小时左右,虽经竭力控制,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以至于对人生失去信心。

治疗方法:以暴露治疗为主,佐以醒悟性心理解释。治疗过程中口服丙咪嗪50mg/d。治疗前,医生指导病人阅读“行为治疗自助指南”(I.M.Marks编著),让病人掌握暴露治疗中应记住的规则和指导格言,挑选出暴露治疗中出现焦虑时的应付措施,在医生指导下按时写接受暴露治疗的体会。为了评定治疗效果,我们采用强迫症症状核对表总分来进行治疗前后的对比。根据病人存在的问题:强迫洗手以及希望摆脱怕脏,每周为病人制定一系列的暴露项目。开始时令患者每日参加洗餐具、扫地、刷痰盂、清扫厕所等。操作时病人感到心情紧张,焦虑不安,心跳得厉害,出气不匀和出冷汗等,此时便马上把事先选好的应付措施在心中默默背诵:“我应当稳定地慢慢地—吸—呼—吸—呼……”,“我想走开,但我知道必须留在这里”,“我太惊慌失措了,我会克服过来的……”,坚持到足够时间,不许做仪式动作,不要逃避,如此反复,坚持按计划进行。经过2周的暴露治疗,病人能顺利地完成上述作业,而且心情不再紧张了。为了进一步加强和巩固疗效,嘱其在厕所内看粪、尿,嗅其味不许回避。首先让病人默想厕所污秽不堪的情景,然后陪同病人走进厕所,继而令其操作。起初病人非常恐惧,虽默诵所选择的3种方法应付,但只能坚持20~40分钟。经过半个月反复训练后能在厕所内看粪便长达2小时左右,恐惧体验有相当程度的收敛。又经过1个多月的治疗,走进厕所时恐惧体验几乎消失,且洗手次数也减少至每日3~4次。这时对洗餐具、扫地、刷痰盂等作业已不感困难,并且不一定马上洗手。经强迫症症状核对表评定总分为“0”(开始治疗前为“7”分),临床判定“痊愈”出院。3个月后随访,病人已能正常生活、学习,但在生气或情绪低落时还有怕脏、想洗手之感,但一想起“行为疗法自助指南”时,就能克制自己。

讨论:暴露治疗是行为疗法的一种,对恐怖症、强迫性神经症和性障碍有特效,其原理是让病人有目的地接触激发其强迫行为的情境,反复接触,反复实践,以至习惯了为止。在接受暴露治疗时会产生焦虑与惊恐之感,但必须要坚持到一定时间,而且时间愈长愈好,不许逃避,不许做仪式动作,一般1~3小时之后焦虑惊恐之感便逐渐减轻或消退。暴露治疗的重点在于病人有强烈的求治要求和急切摆脱不良习惯的期望,所以,治疗前医生要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以取得病人的合作。另外,循序渐进,充分暴露,持之以恒,是成功的关键,再适当地配合应用抗焦虑剂或抗抑郁剂,效果会更佳。

只要一个人面前有另一个人就会受到影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2-14
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在一般来讲病因是相同的,只是程度上不同。精神类疾病实在外部条件刺激后产生严重的精神反映,而心理疾病是受客观条件影响的习惯性思维!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12-14
强迫症能彻底治愈。
应该怎样治??要看具体情况
第3个回答  2009-12-14
去医院看看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