睛字可以组什么词

如题所述

一、“眼睛”的“睛”的组词有眼睛、点睛、定睛、守睛、偷睛、重睛、金睛、悍睛、转睛、猫睛、点睛、龙睛、目睛、停睛等。

二、基本释义 

眼珠儿:目不转睛。定睛一看。画龙点睛。

三、睛字只有一个读音,拼音是jīng。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

1、金睛

[jīnjīng] 

闪金光的眼睛,形容眼光敏锐。

2、猫睛

[māojīng] 

亦称“猫睛石”。具幻光性的金绿宝石亚种,表面具有猫儿眼睛中所见的垂直闪光亮带。是著名的装饰宝石。

3、鹘睛

[hújīng] 

鹘的眼睛。亦形容像鹘眼一样突出的眼睛。

4、火眼金睛

[huǒyǎnjīnjīng] 

《西游记》第七回写孙悟空被放在八卦炉里锻炼,他那一双被炉烟熏红的眼叫做火眼金睛,能识别各种妖魔鬼怪。借指能洞察一切的眼力。

5、点睛

[diǎnjīng] 

画龙点睛的略语:~之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18

“睛”可以组的词有:

1、眼(yǎn)睛:眼睛是一个可以感知光线的器官

2、瞳(tóng)睛 : 眼睛。亦借指眼光

3、点(diǎn)睛:“画龙点睛”的略语;指艺术创作在紧要之处,加上关键的一笔,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4、定(dìng)睛:眼睛盯住一处,形容视线集中。

5、凝(níng)睛:目不转睛。指长时间看这个东西。

扩展资料

睛(jīng):〈名〉

(1) (形声。从目,青声。本义:眼珠) 同本义 虽达视犹不能见其睛。——《淮南子·主术》

(2)定睛一看;画龙点睛;火眼金睛

(3)眼睛 那行者睁睛看处,真个的背在身上。——《西游记》

(4)偷睛斜望,春光只隔流苏帐。——明· 陆采《明珠记》

(5) 视力 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灵枢经》

(6)夝,雨而夜除星见也。从夕,生声。夜曰夕生。——《说文》 案:“夝”字从夕从生,夜曰夕生,与白昼无关。而“晴”字从日不从夕,故“夝”与“晴”并非同一个字。原文错引,暂时保留,供讨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2

1、两字词语类

眼睛、张睛、猫睛、凝睛、鹘睛、龙睛、目睛、青睛、回睛、点睛、定睛、金睛、转睛、瞳睛、重

睛、停睛、悍睛、守睛、睛、通睛

2、四字词语类

目不转睛、火眼金睛、擦亮眼睛、龙睛凤颈、眼睛发白、金刚眼睛、鼓睛暴眼、眼睛珠子、眼不转

睛、张眼露睛、画龙点睛、点睛之笔、目乱睛迷、鼓眼努睛、眼不回睛、轮睛鼓眼

3、、三字词语类

不转睛、眼睛珠、龙睛鱼、猫睛石、眼睛头

4、俗语类

吹胡子瞪眼睛

拓展资料:

睛 jīng

〈名〉

(1) (形声。从目,青声。本义:眼珠)

(2) 同本义 [eyeball]

虽达视犹不能见其睛。——《淮南子·主术》

(3) 又如:定睛一看;画龙点睛;火眼金睛

(4) 眼睛 [eye]

那行者睁睛看处,真个的背在身上。——《西游记》

偷睛斜望,春光只隔流苏帐。——明· 陆采《明珠记》

(5) 视力 [vision]

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灵枢经》

画龙点睛

【解释】画龙之后再点上眼睛。比喻说话或写作时在关键地方简明地点明要旨,使资料生动传神。

也比喻在整体中突出重点。

【来源】秦牧《车窗文学欣赏》:然而一个好题目,却常常对作品有~之妙,激发人们阅读的兴

趣。

火眼金睛

【解释】形容眼光十分锐利,能够识别真伪。

【来源】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0回:“我老孙火眼金睛,认得好歹。”

目不转睛

【解释】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来源】晋·杨泉《物理论》:“子义燃烛危坐通晓,目不转睛,膝不移处。”

龙睛凤颈

【解释】眼珠如龙,脖子如凤。旧时谓极贵之相。

【来源】《旧唐书·方伎传·袁天纲》:“乳母时抱则天,衣男子之服,天纲曰:‘此郎君子神色爽彻,不可易知,试令行看。’於是步於前,仍令举目,天纲大惊曰:‘此郎君子龙睛凤颈,贵人之极也。’”

轮睛鼓眼

【解释】睁圆眼睛。

【来源】沙汀《催粮》:“他轮睛鼓眼地喊叫说:‘我回去还有事呵!’”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11-10
组词见下面:
眼睛、定睛、点睛、偷睛、瞳睛、重睛、猫睛、守睛、目睛、悍睛、转睛、通睛、鹘睛、青睛、凝睛、龙睛、金睛、停睛、点睛、回睛。
眼睛头、鹘睛、眼睛光感、虎睛圆、瞳睛、不转睛、回睛、猫睛石、凝睛。点睛、鼓睛暴眼、悍睛、偷睛、龙睛凤颈、鼓眼努睛、重睛、还睛穴。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3

“睛”可以组的词有:

1、眼(yǎn)睛:眼睛是一个可以感知光线的器官

2、瞳(tóng)睛 : 眼睛。亦借指眼光

3、点(diǎn)睛:“画龙点睛”的略语;指艺术创作在紧要之处,加上关键的一笔,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4、定(dìng)睛:眼睛盯住一处,形容视线集中。

5、凝(níng)睛:目不转睛。

6、停(tíng)睛:定睛,注目。

另有词语:龙睛   猫睛   张睛  偷睛   金睛  目睛   青睛  重睛  回睛   转睛  鹘睛   悍睛   通睛

“睛”字可组的成语有:

1、 画龙点睛:画龙点睛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      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传神,使画更加生动。

2、目不转睛 ::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出自】: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一:“老婆婆看着小官人,目不转睛,不觉两泪交流。”

3、点睛之笔:指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通常形容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另有成语:龙睛凤颈   轮睛鼓眼   鼓睛暴眼  目乱睛迷  火眼金睛   张眼露睛  金刚眼睛  眼不回睛  

扩展资料:

睛(jīng):〈名〉

(1) (形声。从目,青声。本义:眼珠) 同本义 虽达视犹不能见其睛。——《淮南子·主术》

(2)定睛一看;画龙点睛;火眼金睛

(3)眼睛 那行者睁睛看处,真个的背在身上。——《西游记》

(4)偷睛斜望,春光只隔流苏帐。——明· 陆采《明珠记》

(5) 视力 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灵枢经》

(6)夝,雨而夜除星见也。从夕,生声。夜曰夕生。——《说文》 案:“夝”字从夕从生,夜曰夕生,与白昼无关。而“晴”字从日不从夕,故“夝”与“晴”并非同一个字。原文错引,暂时保留,供讨论。

(7)夝,雨止无云也。——《苍颉篇》

(8)天,夝而见景星。——《汉书·天文志》

(9)微雨新晴,六合清朗。——潘岳《闲居赋》

(10)晴川历历汉阳树。——唐· 崔颢《黄鹤楼》

(11)冬夏晴雨。——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12)为晴雪所洗。——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