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阳怎么样啊

涡阳怎么样啊

涡阳可以啊,老子文化之乡,发展未来是一年翻倍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8-08
老子故里!很好啊 现在在 还有地方在不断的开发 紫光公园 体育广场都已经建好了 现在在发展中以后还会更好的 !
第2个回答  2014-10-07
非常不错
第3个回答  2010-08-10
我就是涡阳的。

不咋滴。。。。。。。。
第4个回答  2010-08-08
涡阳县 百科名片
涡阳县位于淮北平原,地处亳州市中心地带。全县国土面积2107平方公里,其中城区规划面积12.4平方公里。被称为“老子”故里,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省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扩大试点县。2003年底,涡阳户籍人口138.78万人。
中文名称: 涡阳县
外文名称: GuoyangXian
别名: 肥水县
行政区类别: 县级
所属地区: 中国 安徽省
下辖地区: 城关镇、城西镇等25个乡镇
政府驻地: 城关镇
电话区号: 0558
邮政区码: 233600
面积: 2107平方公里
人口: 138.78万人(2003年)

目录[隐藏]

简介
自然资源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禹分天下
秦汉时期
两晋南北朝时期
唐宋时期
明清时期
民国至今
历史文化
历史名人 老子
张乐行
张宗禹
马玉昆
老子故里老子故里在涡阳
道德经
老子文化节
老子文化博物馆
捻军起义在涡阳
抗日根据地
旅游资源涡阳天静宫
红城子遗址
嵇康墓
东岳庙
陈抟卧迹
张乐行故居
捻军会盟旧址
新四军第四师纪念馆
辉山革命烈士陵园
兴华农业综合示范庄园
名优特产高炉系列酒
贡菜苔干
中药材
明星乡镇闸北镇
义门镇
曹市镇
龙山镇
陈大镇
支柱产业
发展成就

[编辑本段]简介
涡阳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涡河中游,地处九州之中。位居皖、豫、鲁三省交界处老子故里--中国涡阳,属中部战略要地,有“皖北门户”之称。北纬33°27′至33°47′,东经115°53′至116°33′之间。北部靠河南省永成市、淮北市濉溪县,南临利辛县,西靠亳州市谯城区,东临蒙城县。涡阳历史悠久,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即诞于涡阳县闸北镇郑店村。自古就有“梁宋陈楚之冲,齐鲁汴洛之道”的称誉,为历代为商贾往来之所,兵家必争之地 。全县国土面积2107平方公里,其中城区规划面积12.4平方公里。涡阳处于淮北平原腹地,境内涡河横贯东西,将全县分为涡南、涡北两个自然区域。除东北部有龙山和石弓山外,其余均为一望无际的沃野。 涡阳历史悠久,涡阳汉为城父县,北魏置涡阳县。隋改置肥水县。清同治三年(1864),为镇压捻军起义而由亳州、宿州、阜阳、蒙城析(因袭北魏涡阳县名)置涡阳县。1991被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县(市)之一,是享誉海闻名的老子故里、著名的中国苔干之乡,先后获得“全国平原绿化百佳县”、“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等称号,2006年列入全省首批12个扩权试点县之一. 涡阳县(英文:Guo Yang Count 汉语拼音:Guoyang Xian) 县政府驻地:城关镇 所在省份:安徽省 行政级别:2006年被安徽省列为12个享有省辖市部分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试点县市之一 行政区划:4个街道 20个乡镇、1个林场 国土面积:2107平方千米 人口:全县总人口140万人 邮编:233600 城市三大名片: 老子故里、 生态涡阳[1]、能源新城
[编辑本段]自然资源
安徽省涡阳县地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2140小时,年平均气温14.6度,无霜期218天,年平均降水量830mm左右,光、热、水资源丰富。涡阳县自然资源,盛产粮、棉、油、水果、蔬菜、药材和黄牛、山羊、家兔、鱼虾、河蟹等,不仅质量高,而且产量大,被列为全国产粮百强县、全国商品粮、优质棉、优质烟、山羊板皮、瘦肉型猪生产基地,跨入全国生态示范县、全国林业百佳县、秸秆养牛十佳县之列,与蒙城、利辛县一并被誉为“全国中部地区黄牛金三角”。尤其是义门苔干堪称食苑珍品、天下之最,因此涡阳又被命名为“中国苔干之乡”。涡阳县矿场资源丰富,矿产资源现已成为该县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柱长夜,涡阳县含煤区565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上,以探明储量高达32.5亿吨,被列为全国13个亿吨能源基地的第八个主产区,目前涡北煤矿、袁店一矿已建成投产,袁店二矿正在加快建设当中,蒙关、花沟、徐广楼、刘店等矿区正在筹划中,当2020年涡阳县将建成11个矿井,使之成为新型的能源基地。此外该县的大理石、石灰石等其他资源也有很大的开发与发展价值。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涡阳历史悠久,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即诞于涡阳县闸北镇郑店村。 涡阳汉为城父、谷阳县,真源县,至县地,北魏、北齐曾置涡阳、丹城、龙山县。隋改置肥水县。 清同治三年(1864),由亳州、宿州、阜阳、蒙城析置涡阳县,因袭北魏涡阳县名而命名。《水经注》:涡水“又东南迳涡阳城北”。可见涡阳在设县之初即在涡水之南。应名涡阴,取名“涡阳”名实不符。 1979年3月,划雪涡、涡阳、涡亳合并为涡阳县. 1979年,撤销地区革委会,恢复阜阳行政公署,仍辖涡阳县。 2000年5月国务院批准新的地级亳州市成立,涡阳县涡阳县行政区划由阜阳市划入亳州市。 2004年底,涡阳县辖24个镇、2个乡,1个林场。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293192人。 2009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涡阳县调整行政区划; 一、撤消张老家乡,将张老家乡所辖行政村分别并入义门镇、新兴镇和新设立的涡北街道。 二、将耿皇乡、牌坊镇两乡镇合并设立牌坊中心镇。 三、撤消城关镇,设立城关街道。撤消城东镇,设立城东街道。撤消城西镇,设立城西街道。撤消闸北镇,设立涡北街道。调整区划后的涡阳县现辖4个街道、20个镇、1个林场。 城关街道 城东街道 城西街道 涡北街道 西阳镇
涡南镇 楚店镇 高公镇 高炉镇 曹市镇
青疃镇 石弓镇 龙山镇 义门镇 新兴镇
临湖镇 丹城镇 马店集镇 花沟镇 店集镇
陈大镇 牌坊镇 公吉寺镇 标里镇 单集林场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禹分天下
春秋战国屡易其主 据《禹贡》记载,大约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大禹王治水成功,分天下为九州。现阜阳地区属豫州,宿县属徐州。那时之涡阳县境在豫州东北,与徐州毗邻。 商朝,约于公元前十六世纪,建都南毫。南毫古城在今谷熟县西南三十五华里(今河南省商丘东南谷熟镇)。涡阳县境距毫四十五里,为商之畿辅。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商,分封诸侯。今县境(含 1964 年划归利辛部分)属陈、胡两国。胡国在今阜阳县境;陈国在今毫县境。
秦汉时期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 221 年),统一中国,“废封建,行郡县”,即废除分封制,而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原陈国地设任、城父两县,皆属泅水郡,县境亦属之。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 209 年)七月,陈胜、吴广起义于该(在今宿县)攻占轾、酇、苦、拓、谯,其中包括部分涡阳县境。后陈胜为秦将章邯所败,于下城父为御者庄贾所杀。据《清一统志》,下城父位于蒙城县西北约八十华里,在今涡阳县境。 汉沿秦制,除新置一些郡县外,还更改秦部分郡县名和辖区。涡阳县境当时跨泅水、汝南两郡。泅水郡改名为沛郡,领三十七县。涡阳县境部分属于轾、城父、山 三国时代,涡阳县境属魏国。魏置港郡,下辖沛、汝就 用港为曹氏故里,魏文帝曾丕寅初二年(公元 221 年),用诉为五都之一。设据郡后,又置法阴郡,不久废。
两晋南北朝时期
晋武帝司马炎泰始二年〔公元牟 666 , 复置汝阳郡,领八县。瞧郡仍存在,领县,包括城父、山桑、校等县。时县境跨准、汝阴两郡,同属豫州。元三世纪末,晋惠市司马衷在位期间,匈奴入侵,杀北地太守,攻陷郡县。自此起,夷狄乱华,北方三十州郡战事颗侃公元 307 年至 312 年,曾怀帝司马炽在位或间,俐 H 陷于五湖,惟键(包括涡阳县境)仍为晋所有。 南北朝时。国无宁日,县境屡遭兵见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公元 450年),北魏太武帝率兵南掠,占豫州、准西等地。自此,淮河以北皆归北魏。涡阳得名即自北魏始。五世纪末,县境又为南朝齐所得。 公元 495 年,南朝齐龙阳县开国侯王朝在涡阳降北魏。当时之涡阳在今蒙城县北、今县境亦为王朗领地,随之属北魏。北魏时,县境一度曾划归三郡。临涣郡领三县:钰、丹城(即今县境之丹城集)、解城(白掸,在今龙山集北),以钰为郡治。蒙郡领二县':蒙(今县城东南十五华里之蒙关店)、勇山(“勇”为“龙”之谐音,即今县境之龙山),以蒙为郡治。又置颖州于汝阴郡,以汝阴、戈阳两县为郡治。
唐宋时期
隋文帝开垦元年(公元 581 年),并丹城人临涣,省郡为县。炀帝大业二年(公元 606 年)归属谯郡。 开垦十六年(公元 596 年),改涡阳为淝水。隋炀帝大业初、废州,淝水复汉时 山桑名。开皇十八年(公元 598 年),复浚仪为城父,属谯郡。汝阴郡,旧直颍州,初五县。开皇初郡,大业初复为郡 。在城父之鲁丘堡置文州,又置药城县。次年,州废,改为文城县。武德七年,文城县并人城父,唐天宝元年(公元 742 年),改山桑为蒙城。唐宪宗元和九年(公元 814 年),从毫州割临涣归宿州。 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公元 1014 年),从宿州划临涣属毫州。真宗天禧元年(公元 1017 年儿又归宿州,隶淮南东路。唐时的真源县,大中祥符七年改为三真。那时的三真、谯、城父、蒙城等七县属毫州,隶淮南路。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二 070 年),分归淮南东路。毫州在大中祥符七年建集庆军节度。宋徽宗崇宁年间,有人口十三万户,生产贡结纱、绢等。
明清时期
明洪武初,废城父县,并人毫州。又降毫州为县,沿元制,由归德府统辖。洪武六年(公元 1373 年),归属颖州。明孝宗弘治九年(公元 1496 年)十月,又升毫县为毫州,并置义门巡检司。明太祖洪武四年(公元 IS71 年)二月,从归德府割宿州;三月,从汝宁府割颖州,与寿州所属的蒙城,同归凤阳府统辖,直隶南京。 清顺治二年(公元 16 4 5 )四月,县境为清占据,隶“江南承宣布政使司”。顺治十八年(公元 1661 年人分置“江南左布政使司”,领安徽,隶江宁。康熙六年(公元 16 6 7 年),改“江南左布政使”为“安徽布政使司”,至乾隆二十五年(公元 17 6 0 年八“安徽布政使司”驻安庆。乾隆二十六年,设安徽省,省城仍设安庆。
民国至今
民国二年(公具有现代化气息浓重的涡阳县城元 1913 年),废颖州府,县境属淮泅道。不久,在领州设阜阳专署,辖涡阳县。1940 年元月,为加强抗日根据地建设,豫皖苏边区成立由共产党领导的涡北县(县委书记赵文甫),辖原涡阳县下属的丹城、义门、龙山三个区,计 15 乡。一九四四年九月,改涡北县为雪涡县(县委书记党若平),县长李晨。下辖十个区,属原涡阳县境的有曹市、青町、龙山、丹城、吴桥、雪枫、义门等七个区。 1946 年秋,于县境西部建涡毫县,原属涡阳县境的有临湖、花沟两个区。 1947 年冬,在县境南建涡阳县,李晨兼任县委书记,武建周任县长。 一九四九年三月,划三县原涡阳县境,仍并为涡阳县。县委书记李又元,县长武建周。一九六四年,划县市郊间集、张村、江集三区归新设之利辛县。涡阳县属安徽省阜阳专署。 2000年5月国务院批准新的地级亳州市成立,涡阳县由阜阳市划入亳州市。
[编辑本段]历史文化
涡阳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我国先秦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即诞于涡阳县闸北镇郑店村。涡阳又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千百年来,这块美丽富饶的土涡阳老子文化博物馆地,演绎出许多彪炳青史、可歌可泣的历史活剧。古代庄子、稽康、张良、范蠡、伍子胥等先后在这里参悟玄理奥旨,留下了遍及全境的名胜古迹。一代风云人物 刘少奇 、彭雪枫、张震、张爱萍等老一辈革命家先后在这里南征北战,谱写了辉煌壮丽的抗日诗篇。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境内文化众多,1996年5月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涡阳县现有省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6处、市县级文物150多处,包括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等。1990 年11月涡阳县将石佛寺、东太清宫、嵇康墓等34处文物列为首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12月公布涡阳县首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民间文化、传统戏曲、传统手工艺术等(共21项),2009年涡阳老子传说、棒鼓舞已被省政府列为第二批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 附省级以上的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1、新四军四师司令部旧址 省 级 1981-9 涡阳县新兴集 2、张乐行故居 省 级 1981-9 涡阳县张老家 3、捻军会盟旧址 省 级 1981-9 涡阳县城关镇 4、天静宫遗址 省 级 1998-5 涡阳县闸北镇 5、东岳庙 省级 1998-5 涡阳县闸北镇 6、红城子遗址 省级 2000 涡阳县曹市镇 二 附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名录 1、涡阳老子传说 省级 2009-2 2、棒鼓舞 省级 2009-2
[编辑本段]历史名人
老子
传说前先秦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中国古代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陈国相(最新考证为安徽省涡阳县天静宫流星园)人,有人说又称老聃。为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在函谷关前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子相比拟,史载孔子曾学于老子。在道教中,老子是一个很主要的神仙,被称为太上老君,尊为道祖。从《列仙传》开始,把老子列为神仙,还说老子重视房中术。东汉时期,成都人王阜撰《老子圣母碑》,把老子和道合而为一,视老子为化生天地的神灵。成为了道教创世说的雏形。而在汉桓帝时,汉桓帝更是亲自祭祀老子,把老子作为仙道之祖。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老子》一书。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乐行
张乐行(1810~1863),涡阳县城西北六公里张老家乡人。张乐行出生于地主豪绅家庭,1852年,皖北饥荒严重,张乐行与龚得树等率捻众万余人起义,在苏鲁豫皖交界的广大地区活动,声势迅速扩大,各地捻众纷纷起义响应。1855年秋,各路捻军首领云集雉河集(今安徽涡阳县),成立联盟,推张乐行为盟主,号称大汉永王。组成捻军,建立黄、红、蓝、白、黑五旗军制,扩大队伍,积极活动。1857年,张乐行率捻军与太平天国陈玉成、李秀成部队会师,被封为成天义,任征北主将,后改封沃王。与太平军并肩战斗,使清政府大为恐慌,先后派胜保、袁甲三等人镇压捻军。1863年,僧格林沁围攻雉河集,捻军遭受重大损失,张乐行在涡阳义门遇害。
张宗禹
张宗禹亳州雉河集(今涡阳)人,清末捻军领袖.1856年,捻军雉河集会盟 ,奉命领正黄旗兼领镶黄旗,为张乐行禁卫军。治军严谨,有“小阎王”之称。1860年率捻军3万奔袭苏北重镇清江浦,毙清淮海道关葆晋等,被太平天天封为“石天燕”。清僧格林沁重兵围攻雉河集,张奉命突转入豫,与捻军陈大喜部会合。闻张乐行遇难,率部回 师雉河集,杀叛街杨瑞央、王怀义,复入河南。后与太平军陈得才、赖文光等部会合,易步 为骑,以流动战术疲敌。1865年由鄂经豫入鲁,疾驰而东,再折而西趋,于曹州府西之高楼 寨设伏,将尾追的僧格林沁清军围而聚歼,击毙亲王僧格林沁、内阁学士全顺和总兵何建鳌 ,使清军11000余名骑兵几乎全军复没。曹州大捷后率部围攻涡阳县城,因刘铭传淮军所迫 ,遂入河南。1866年捻军分军后,率西捻军入陕,于西安城东灞桥十字坡,歼灭陕西巡视刘 蓉部湘军,毙提督萧德扬及记名提督杨得胜。围攻西安不下,于次年过渭北,会合回民起义 军。后南下宜川,入山西,以“围魏救赵”策谋救东捻军。1868年入河北、副易州,军锋直 达京郊芦沟桥。三月,自内黄渡卫河。入山东,为清军河防工事所困,值阴雨连绵,雨水成 灾,捻军被圈困于山东内黄河、运河及徒骇河之间,茌平南镇一战全军覆没,仅率18骑突围 ,后不知所终。其下落有三说: 传奇一 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长城——为他而修理 传奇二 山东高楼寨大捷——僧格林沁蒙古马队覆灭 传奇三 陕西十里坡之战——西捻军的最大一次伏击战 传奇四 两次威逼北京,清廷告急震动朝野 传奇五 英雄末路——不知所终
马玉昆
马玉昆(1837~1908年),清末将领。字荆山,亦作景山。原藉蒙城县西马家集,后迁居雉河集(今安徽涡阳县城)。初以武童从毅军宋庆参加对捻军作战,积功至都司,后擢总兵。1847年与左宗棠部共同抗击阿古柏和沙俄侵略。1894年补授山西太原镇总兵,协助宋庆防卫旅顺口。7月朝鲜事急,奉令率军至平壤。在平壤保卫战中,他指挥所部奋勇抗击,重伤日军第九旅团。但因主帅叶志超贪生怕死,指挥失当,终于败回国内。1895年在辽河下游与日军作战中,马玉昆虽英勇善战,但由于清军各部不协,仍以清军失败而结束。1899年擢浙江提督,次年调还直隶。时八国联军入侵中国。马玉昆率武卫左军抵御。初战天津,继战北仓,相持月余。卒以无援而败退。及那拉氏挟光绪出走西安,命马玉昆随扈。第二年,还京,加太子少保。1908年,病逝,追赠太子少保,赏加二等轻车都尉世职,谥忠武。
[编辑本段]老子故里
老子故里在涡阳
老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人们很想知晓在什么地方出生了这一伟人。但因历史对老子出生地记述不一,引起了人们的争论。众多专家以致认为老子故里在涡阳的史据是确凿的,从而破解了这一千古之谜。 (一)老子是宋国相人 《史记》中记“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而《列仙传》中言“陈人”老子故里在涡阳,边韶《老子铭》则“楚相县人”,陆德明《老子音义》又说老子是陈国苦县厉乡人,并说《史记》中云“仁里人”,又云“陈国相人”,等等,关于老子故里,竟多达六七种说法,叫人不能不怀疑了。马叙伦先生在论证“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经后人窜改的同时,进而证明了陈国相人说的错误。他摘梁玉绳说:“《四书释地·又续》曰:‘苦县属陈。老子生时,地尚楚未有,陈灭于楚惠王,在春秋获麟后三年,孔子已卒,况老聃乎?史冠楚于苦县上,以老子为楚人者,非也。’余因考葛洪《神仙传》谓苦县人;边韶《老子铭》谓楚相县人,春秋之后,相县荒虚,今属苦者,并仍《史记》之误,惟皇甫谧《高士传》云陈人,《经典释文序录》云陈国苦县人,固未尝误。而边韶《老子铭》说的相人,大概本于此。这固然是推论,也是有事实根据的。东汉桓帝延熹八年在涡阳和鹿邑分别建造天静宫,老子庙,边韶奉诏撰写《老子铭》,他的态度是十分慎重的,作为皇上宠幸的外戚,不可不查明史界权威著作《史记》,作为陈相,他又对陈国的地理风情很是熟悉,故写出与“苦县赖乡曲仁里”相悖的“楚相县人”,以示区别,即老子是楚相县人,而非陈相县人。司马迁大概也说老子是楚相县人的,高亨在《史记老子传笺证》中说:“下文云:‘老子亦楚人也’,‘亦’即承此而言,则《史记》原本作楚,不作陈决矣。”这是言之成理,不可推翻的,否认了老子陈人说,另外,马叙伦又作出了他的论证,进一步得出他自己的结论——老子是宋国相人。 (二)老子故里在涡河以北谷水入涡处 东汉边韶奉诏撰《老子铭》记:“老子,楚相县人也……涡水处其阳”。《水经注》卷二十三:“谷水自此东入涡水”。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东汉64-65图,今环涡阳县老子故里两面的武家河即谷水迳数里入涡。故今涡阳县城北五公里老君殿,既是“涡水处其阳”,又是“谷水自此入涡水”处,而河南省鹿邑县境太清宫既是涡水处其阴,又无谷水入涡处。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64285.html?wtp=tt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