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公交车的历史背景和现状

如题~希望能够详细回答
因为写文章要用到~网上又查不到- -~~~~

查阅了相关资料,帮你重新整合了一下:

关于汕头公交车的调研

历史背景
公共交通是城市的窗口,是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交服务质量,不仅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更是衡量一个城市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从1953年至今,50多年过去了,目前,市区独立经营公共汽车的单位有5家,经营40多条公交线路,拥有400多辆车,但现有公交覆盖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仍远远不能满足群众出行的需要,在市民出行采取的交通方式中,公交的分担率只有10%,三分之一的市民采用摩托车出行的方式。城市交通拥挤日益严重,这不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浪费资源,严重污染环境。
此外,运行秩序混乱、线路分布不平衡;公交公司个数多,却线路单一、无序竞争;公交车随意发车,间隔不均,有时候车时间太长等等。市民意见可谓不胜枚举。

运行现状
1.目前,汕头市区独立经营公共汽车的单位有5家:汕头市公共交通总公司、汕头冠忠巴士有限公司、汕头深展巴士有限公司、汕头市南辰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汕头市南翔巴士有限公司。多数公司均处于亏损状态。
(1)各家公车公司无序竞争造成客源分流资源浪费;摩托车多,据了解,目前我市拥有摩托车近40万辆,乘坐公共汽车的大部分是学生和老人,公交车的客源少,致使多数企业处在亏损经营的状况之中。
(2)公交车经营成本不断加重。其一,燃油价格不断上涨。其二,税费重,市公交总公司自1972年开始缴交公用事业附加费,据了解,这一项费用省内公交企业及本市其它公交企业都不用缴交。
(3)企业的社会福利负担重。近年来,市公交部门对离休老干部、残疾人、荣残军人,实行免费搭乘,另外,对高中以下的在学学生实行半价乘搭优惠。

2.同时,汕头市区由于道路资源的有限和私家车辆的不断增加,加上上世纪80年代以来摩托车的大量涌入,汕头的公交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很多坐公交车出行的市民,在等待公交车或乘车时,只感受到公共交通的经济,却感受不到它的便利,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公车拥堵情况严重,以至于频繁造成公车误点、候车时间过久等情况。造成交通混乱的,还有违规经营的摩的、后三轮,有关部门整治力度不够,导致路面状况进一步变坏。

3.由于各家公车公司经营亏损,致使将近报废的公交车难于更新,老车破车继续营运,购买燃油的资金难于周转,车况越来越差,乘车条件进一步恶化。照这样下去,企业确实难于维持正常运作,涉及到一些线路的正常运行,给市民带来极大不便。

4.线路比较单一,覆盖面小,路线盲点多。虽然汕头的公交路线已经覆盖了市内大部分地区,某些路段的公交线路过于集中,一些地方却没有公交车路线通过,盲点非常多。而且,一些新的公路开辟了,短期内又没有公交路线新的配置,无法跟上城市的发展,对经济发展和交通出行造成阻碍。

5.多家公司经营,却各自为主,一些公车启用一卡通,一些公车仍然维持投币,这样不一的局面造成整个市场的混乱,一卡通无法发挥全部的作用,而且给市民带来极大的不便。

6.公车运行时间过短,大部分公车的运营时间过短,以至于晚上出行很不方便,而且,夜车路线设置过少。所以,到了晚上,路面的私家车和摩托车依然过多,给交通状况以及城市环境带来不好的影响。

7. 潮阳潮南澄海三区自并入汕头以来,至今尚未建立起真正的公交往来,这给非城区人民的出行造成极大的不方便,公共交通是一项民心工程,解决百姓的出行问题,应该是政府一项基本职能,是必须保障的社会公共设施建设问题,一定要建立起完善的公共交通,把中心城区与非中心城区有效地连结起来,努力把各个区融为一体,让人民真正感受到汕头是一个大家庭。

8. 发展公交,政府的规划,调控,市场引导缺一不可。而汕头的现状是过分依赖市场的调节,任其自生自灭。政府缺乏对大局的有效调控,如一些线路,几乎都是瞄准客流较集中的路径,并没有完全按客观实际的需求,合理地据城区道路结构规划分布线路走向,顾及市民的实际需要及未来发展。有的不得不为了客流,放着照常理应走的合理路线不走,偏偏要绕上一段路到如学校客源较集中的上落点,绕一个又一个的大弯小弯,从走向、布局、线路衔接等而言,颇不合情理。

9.车站环境恶劣,全市的上落站,大部分都没设候车亭,刮风下雨,或是如时下盛夏,烈日炎炎热浪逼人,乘客无遮无挡十分难耐。而且,站牌明显老旧,既影响市容又给外来游客造成负面的印象。

10.部分公车司机素质低下,比如边开车边聊天,开车过程中抽烟,不按规范着装,对待乘客态度粗暴等等,也同样影响了汕头的形象。

公共交通是一项民心工程,直接决定群众的生活质量,影响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公共交通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创新思路,理顺机制,整合资源,更好地体现和还原其公益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8-10
现状
汕头的公交,与智能与关。
汕头公交车的滚滚黑烟 我看都把汕头人的脸涂黑了

一.调查背景
随着汕头经济特区经济的高速发展,汕头的公交车事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汕头人,同时,也作为一名学生,希望能通过这次对汕头公交车情况的调查,从而从中更加深入了了解到此情况。
二.调查过程
8月11日,我从汕头澄海花园酒店(澄海区)出发,分别到达林百欣会展中心(龙湖区),广场轮渡(升平区),汕头电视塔(升平区)等,之后对结果进行总结。
三.调查总结
从这次调查,我发现到汕头的公交车存在着许多问题:
1,就汕头澄海区来说,票价太贵,即使很短的一个小站,也要两块钱以上。这是我至今到过许多地方最贵的一个。而且分段收费不合理。
2,总体来说,汕头的公交路线盲点多。虽然汕头的公交路线已经覆盖了市内大部分地区,但有许多地方仍没有公交车路线通过,盲点非常多。如金园区的新兴路,海滨路尾等,这里没有公车经过。而且周边许多住宅区,,如芙蓉园,菊园,桂园,这一段人口多.又就是经过海滨路,但就没有一条通到底的公交车路线。
3,公交路线设计不是很合理。目前汕头公交车线路设计不合理之处主要表现在某些路段的公交线路过于集中,如小公园一带。我上汕头信息港,进行网上查询,发现其原因主要是:城市发展的速度太快,公交车线路的发展跟不上城市建设的发展。公交路线设置后,新的公路开辟了,而在这期间又没有公交路线新的设置。像上面提到的海滨路尾,就就是这样情况,人们有时就不得不走一段路了。
4,公交车路线分布不均匀。就汕头而言,只要大家留心一点就会发现,市内的公交车站数量特别密。就像是龙湖区。但升平区的车站却很少。从老者那边得到的答案还是经济的发展。因为,汕头在历史上曾经被侵略者打开成为通商口岸,汕头市的经济也就是从小公园靠近汕头港一带(属于龙湖区)开始发展的。可以说这一带是汕头经济的发源地。居住人口多,所以公交车站很多都设在这里,我打开地图一数,居然有十六路之多。而就在小公园头的车站上竟有八条公交车线路经过。是全市之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往外发展。
但是,汕头的公交车也有好的一面,总的来说,分布广,范围大。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现在,通过上网等等查询,我就通往老市区的9路和24路公车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发现的是长度的不同。 24路的公交路线明显比9路的要长,因9路的设计是为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所以其路线看起来是在主要的住宅市区内。而24路开辟时间比9路慢,不同于9路的是它的综合性比较强,其功能比较多,长度也随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发展而变长。这两条公交线路各有自己的特点,可谓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它们都是成功的公交路线。从乘客角度上看,它们都为乘客生活提供了帮助,使出入更加方便;从公交公司的角度上看,它们的经济效益不小,都为公交公司赚了不少的钱。
因此,就汕头公交车发展的情况,我提出一点小小的建议:
1,改动现有线路。可以尝试:延长公交路线使之填补盲点,好象龙湖区的许多公交路线都可以延长,来填补龙湖区公交车盲点的问题。建议9、10、14路公交车都可以在原来总站的基础上继续向东行驶,或许一直到达火车站,或许继续深入龙湖区东部,都会把本来这三路公交车总站以北的公交盲点填补。
2,增加公交旅游路线的设置。汕头市正在大力发展旅游业,建设这种类型的公交车路线无疑会促进汕头旅游业的发展,给汕头市旅游业画龙点睛。但是,汕头现在还不是一个特别著名的旅游城市,所以游客的数量并不是特别多。公交公司如果要考虑设置这方面的路线,就得考虑其经济效益问题。我们的观点汕头旅游专线的赢利前景比公交车旅游线路的赢利前景好。
四.心得体会
这次社会调查,可能说是一次难忘的社会实践。感觉真有百般滋味。最深刻的体会是感受着这个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及冷暖。在理论上,我可以通过网络方面查询,在实践上,我通过调查询问,其中,有的人很热心地回答我的问题,而有的人则是冷淡。对这种情况,我无可奈何。不过,还是完成了。觉得是收获还是不少的。
文章来自:互联网

参考资料:汕头吧

第2个回答  2010-08-10
要问这个干什么呢?我不是清楚,不过公交挺烂的就是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