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法施工的优、缺点及一般步骤。

请高手详细做答。

盾构法施工具有不影响交通,在软弱地层亦有较强的适应性,地表沉降易于控制,施工噪音小等优点, 而且还可避免道路两侧管线受干扰。盾构法施工的工序较为复杂且施工精度及技术含量很高,其主要施工步骤为:
(1) 在盾构法施工隧道的起始端和终端各建一个工作井,分别称为始发井和到达井(或称拼装室、拆卸室);
(2) 盾构在端头井内拼装就位;
(3) 洞口地层加固;
(4) 依靠盾构千斤顶推力(作用在已拼装好的衬砌环和工作井后壁上) 将盾构从起始工作井的墙壁开孔处推出(此工序为盾构出洞);
(5) 盾构在地层中沿着设计轴线推进,在推进的同时不断出土和安装衬砌管片;
(6) 及时向衬砌背后的空隙注浆,防止地层移动和固定衬砌环位置;
(7) 盾构进入终端工作井并被拆除(此工序为盾构进洞),如施工需要,可穿越工作井或盾构过站再向前推进。
盾构掘进过程可划分为4 个阶段:
① 负环段掘进(从拼装后靠管片起至盾尾离开出洞井内壁止);
② 出洞段掘进(从盾尾离开出洞井内壁至盾尾离开出洞井内壁40 m 止);
③ 正常段掘进(从出洞段掘进结束到进洞段掘进开始);
④ 进洞段掘进(从盾构切口距进洞井外壁5 倍盾构直径起到盾构入基座止) 。
现代的盾构能适用于各种复杂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施工速度快,能有效控制地面沉降等优点。但应指出,盾构法施工需要较多的时间和投资用于盾构与附属设备的设计和制造,以及建造端头井等工程设施,同时其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细节对围岩条件的依赖性较其他方法高。这就要求事先做好细致的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并要根据围岩的复杂程度做好各种应变的准备。因此,只有在不宜采用明挖法或矿山法,且地下水发育,围岩稳定性差,隧道很长而又工期要求紧迫的情况下,采用盾构法施工才是经济合理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05
优点
1、安全开挖和衬砌,掘进速度快;
2、盾构的推进、出土、拼装衬砌等全过程可实现自动化作业,施工劳动强度低。
  
3、不影响地面交通与设施,同时不影响地下管线等设施;
  
4、穿越河道时不影响航运,施工中不受季节、风雨等气候条件影响,施工中没有噪音和扰动;
5、在松软含水地层中修建埋深较大的长隧道往往具有技术和经济方面的优越性。
缺点
1、断面尺寸多变的区段适应能力差;
  
2、新型盾构购置费昂贵,对施工区段短的工程不太经济。
一般步骤
盾构施工方法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
盾构法施工概貌
第一,在置放盾构机的地方打一个垂直井,再用混泥土墙进行加固;
  
第二,将盾构机安装到井底,并装配相应的千斤顶;
  
第三,用千斤顶之力驱动井底部的盾构机往水平方向前进,形成隧道;
  
第四,将开挖好的隧道边墙用事先制作好的混泥土衬砌加固,地压较高时可以采用浇铸的钢制衬砌加固来代替混泥土衬砌。
  
盾构法施工中,其隧道一般采用以预制管片拼装的圆形衬砌,也可采用挤压混凝土圆形衬砌,必要时可再浇筑一层内衬砌,形成防水功能好的圆形双层衬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