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博大精深你赞同吗?

中国中医经久不衰。

中国国粹你只知道京剧、武术、茶道、刺绣、汉服…可是你知道吗?中医更是国粹中的国粹。中医不仅历史悠久,更是博大精深。传承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事业。可是你知道中医为什么这么厉害吗?那就让我来给你好好讲一讲吧!中国是医药文化发祥最早的国家之一,从文明的曙光在天幕上耀映亚细亚大地之时,遍及神州大地的簇簇史前文化篝火,由点到面联接起来,形成燎原之势,逐渐的融化在文明时代的光华之中。"中医"是个专用名词,它的"中"字显然是为了区别"西医"的"西"字。今我很有幸来到了中医药大学(温江校区)走吧,和我一起走进中医药大学吧!

我们的第一站到了,想要了解中医药大学当然要知道大学最风光的一面。在中医药大学成立时,周恩来总理亲自给李斯炽先生也是中医上很有地位的人刻了一个雕像在这里。李斯炽(1892~1979),名煐,男,四川省成都市人。1915年毕业于成都高等师范学校(现四川大学)理化系,留校任理化助理。早年师事成都名医董稚庵,尽得其传。曾担任四川医学会主席、四川国医学院教务主任、副院长、院长等职。建国后,历任成都市卫生工作者协会宣教部长、成都中医进修学校一、二,三、四班班主任,四川医学院(今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中医教研组主任、农工民主党成都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听了这个大人物,我们就要奔向主题了!

中医药分为很多种类。其中有一种叫植物类草药🌿想必大家都知道人参、当归、冬虫夏草等草药吧!它们就是属于植物草药。今天我就来说说大家熟悉却不知道的药材。肉桂,主要功效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症瘕,阴疽,流注,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

前面的那些草药都是些小东西,让我们瞧一瞧中医药大学的镇校之宝吧!孟加拉虎骨!相信大家一定会有很多的疑问❓比如孟加拉虎怎么可能作草药?又有什么功效呢?好现在我就来给你解疑。虎骨是我国名贵珍稀动物药材之一,具有固肾益精、强筋健骨、益智延年、舒筋活血、通血脉、强筋健骨等功效。果然中医药大学的镇校之宝不是吃素的。

这幅壁画有十大名医。比如大家知道的,张仲景、李时珍、华佗等。可是只知道这些可不行。接下来我来说说我最喜欢的孙思邈吧!孙思邈(541年682年),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孙思邈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终于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后,孙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请,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所以孙思邈在我心中是第一神医!

你知道古代怎么称药吗?那时可没有什么称把东放上去就知道多重了。古代称药的东西叫戥子。一种小型杆称是专门用来称量金银等贵重草药或香料。做工精细,技艺独特,也被当作一种品味非常高的一种收藏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14
西医也就外科手术厉害,内科极其垃圾,99%的内科病治不好。中医外科不行,内科极其厉害。99%的病可治愈。中西医优势互补,本应协作而不应互相拆台。
有人以为西医外科手术厉害,猜想内科一定厉害,实际不是那么回事。
比如说,一个常识,人生气就手抖。西医你解释吧,为什么抖?你说神经如何是吧?你治吧。他治不好。中医说是“肝风内动”,这是理论。理论指导实践,用“滋阴潜阳镇肝熄风”之法,很快就好。
生气吃不下饭,怎么回事?西医你解释吧。他哑口无言,毫无主张。中医说“木克土”,肝火旺克到土了,降肝火就好了,还是上述的方法。
从病名的命名方式,你就能看出西医不会治病。尿频,一天尿几十次,甚至几百次。西医说你这是“膀胱过度活动症”,“括约肌松弛”。这就是按照表面现象命名,毫无深意。那么膀胱为什么过度活动?括约肌为何松弛啊?他不知道,也治不好。
中医说“肾主二便”,大小便的病治肾就行了。用“小茴香20克”煮水喝两三天就好。中医这个理论是从病因角度提出来的,比西医高明,而且也可以迅速治好。
从命名方式上,高下立判。
女人“盆腔积液”,这是西医病名,西医用B超发现了有盆腔积液,好象很高明,但是他们治不好。
中医说,你是“下焦水气化不好,升不上去,才形成积液,气化不好原因在于肾火不旺”,还是用小茴香,几天就好。
中医是用病因命名,比西医高明,而且可以治愈。西医只会命名不会治。
小孩子手脚乱动,自己控制不了。西医说,这叫做“小儿多动症“,“小儿舞蹈症”,还是按现象命名。还用他命名吗?任何人都会命名。命名后还是治不好,成绝症了。会命名有什么用呢?
中医说,你这是“肝风内动”,还是用滋阴潜阳镇肝熄风的办法。几付药就好。
中医实际上是简化疾病。把西医上万种病名,简化为8种,治疗就简单了。
哪8种呢?是阴阳、寒热、表里、虚实。
面对一个病人时,先做选择题,阴阳之中选是阴还是阳?寒热之中,选是寒还是热?表里之中选是表还是里?虚实之中,选是虚还是实?选出四个字,药方就出来了。只要你选对了,药方就有效。
中医治病是化繁为简。
西医所谓的那些绝症,在中医这都不是事。
西医各种化验各种仪器,看到的只是结果,看不到因,他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而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直接告诉你病因,比西医强一万倍。西医的各种检验,中医也可以参考,中西结合也只能这样结合。
用电脑比喻,中医是软件工程师,西医是硬件工程师。电脑不正常,硬件工程师希望更换硬件使之正常,即手术。但是大部分的病是软件坏了。还得中医软件工程师出手,优化优化、删除一些垃圾软件就不卡了嘛。实在不行就重做系统,那就是坐禅、入定、在静息状态下,气血重新各就各位,自我修复更新,这就更高级的治疗。
内功、少林易筋经,内家拳,八卦掌,太极拳,为什么能治病,就是这个道理。
第2个回答  2019-12-13
我的思路是赞同,而是无限的赞同。有绝大多数贫学之人,不赞同?要问为什么?因不赞同之人,没有理解透中医精深的依据,而否定之人又得不到精深中医者的治疗,只有、耳闻。没有亲经历,是因为它们没有在中医的氛围内生长生活过。又因世面的中医生的术,火侯欠缺,不受患者的信任。真正好点中医,又太少,吹大气的也太多。近几年兴起中医热,而中医的数量如雨后青,,,,,,多了起来。这是不争的现实,就三年前,不要说乡县医院,就连区级中医院中,也没有几个象样的中医,为什么?大家心里明白,不能言传,就这般发展壮大,传承中医聿业,不须几十年,中医的就业量能超二亿位大师。~而中医的临诊量也就千二万之少,中医就业人员变为贫困户,低保人之属,知道为什么传承几千年的国医国碎,得不到真传吗?又为什么在国民面前涌现出这么多纯才中医吗?培训中医机构每地区有几处。试问这些有执业教学经验的中医老师,是不是够师的标淮。有证见不能作数,真才实学,理,法,方,药,德性,品行,尚不,心中无有物,执,著,善,
第3个回答  2020-01-07
中医只是一门有用的临床医学,什么博大精深之类的赞辞没什么意义。
之所以说有用,是基于以下几点论据:
1,03年非典,广中医附属二院以中医为主,收治非典病人71例,病人平均三天退烧,治愈70例,死亡一例,非典治愈后没有后遗症。
后来现代医学介入,收治非典病人36例,死亡九例,每个病人配备一台上万元的呼吸机,因为是传染病,所以只能用完报废。因为大量使用激素,导致伴随病人终生的后遗症,股骨头坏死和肺纤维化。
有人说中医是收治的轻症病人,如果中医没有用,难道就不会耽误病情而变成重病人吗?难道越耽误还越治愈的快吗?
还有人说,中医院使用了西药,才起到作用,这个逻辑就更呵呵了,难道西医院使用西药还如中医院使用的好吗?如果是使用西药起的作用,那中医最好的疗效应该是和西医一样,是四分之一的死亡率,怎么会71例病人死亡一例呢?
2,中医到底有没有用,要看历代名医的寿命,大家可以自行百度。因为古代不像现代有西医药,只能用中医中药。还有中药的什么肾毒性肝毒性,古代名医一生病就只能吃中药,如果没疗效,肝毒性肾毒性有那么强,肯定寿命还不如正常人,早都毒死了。
至于说什么皇帝拥有最好的御医,但寿命都很短,来攻击中医,这点其实不值一驳。
其实学过中医的人,都知道历代著名的医家,很少出身御医的,据我所知,古代著名的110多位医家中,只有明代的薛立斋,清代的吴谦(就是编《医宗金鉴》那位)寥寥数位出身于御医,可见御医也不一定水平就是最高的。
再一个,皇帝的政治压力有多大?被废被杀的恐怕也不少吧?色欲伤身有多严重?
一平均下来,都是导致皇帝寿命短的一个原因。
第4个回答  2020-01-03
赞同,不过博大精深四个字不治病呀?整天吹牛有啥用拿着老祖宗的东西一直啃老本!谁能改革一下??与时俱进一下。老祖宗放个屁都是香的。李时珍能修百草纲目,能改错更正,为啥现在人就一直在吃老本呀?成天吹牛不思进取,美其名曰这是古人留下的智慧,博大精深,中医黑没文化不懂!我看这样下去中医将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