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是从哪一年到哪一年

如题所述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是从2005年开始的,每三年评选一次。

2004年9月,中央文明委印发了《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试行)》,并将于2005年9月命名、表彰首批全国文明城市,这标志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正式开始,以后每三年评选一次。

全国文明城市的申报条件:

1、获得并保持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荣誉称号

2、申报前连续两年人均GDP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申报前12个月内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无严重违纪、违法犯罪;

4、申报前12个月内未发生有全国影响的重大安全事故、重大刑事案件;

5、申报前完成国务院下发的节能减排任务;

6、未发生非法出版、制黄贩黄、侵权盗版的恶性事件。

扩展资料:

全国文明城市的评选意义:

全国文明城市是含金量很高的城市品牌,是十分重要的无形资产和战略资源。

1、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质上是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动城市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

2、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推动力;

3、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顺民意、得民心的利民工程,实事工程。

4、在我国,把创建文明城市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选择,是随着精神文明建设实践的深入而逐渐明晰、逐渐完善的。创建文明城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文明网-中央文明委关于印发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试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全国文明城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28

全国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始于1995年。当年张家港市开展创建文明城市的经验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中央新闻单位集中宣传推介了张家港的经验,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全国掀起向张家港学习的热潮。

1996年10月7日至10日,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并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1997年—1999年,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先后在全国集中宣传推介了10个城市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的经验,推动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掀起新高潮。

扩展资料:

评选要求:

1、创建文明城市对市容市貌的要求:

规划合理,公共建筑、雕塑、广告牌、垃圾桶等造型美观实用,与居住环境相和谐,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街道整洁卫生,无乱张贴(包括牛皮癣)现象;

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场所气氛祥和。

2、创建文明城市对市民在公共场所道德方面的要求:

公共场所无乱扔杂物、随地吐痰、损坏花草树木、吵架、斗殴等不文明行为;

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全面禁烟,并有明显的禁烟标识;

影剧院、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会场等场所安静、文明,无大声喧哗、污言秽语、嬉闹现象。

3、创建文明城市市民应具备交通意识:

车辆、行人各行其道;

机动车让行斑马线,车辆、行人不乱穿马路、不闯红灯;

自觉保持交通畅通、不人为造成交通阻塞;

车辆、行人服从交警指挥;

在交通站点遵守秩序,排队候车,依次上下车;

禁止酒后驾车。

4、建立公共场所人际互助关系的要求:

公交车上为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者主动让座;

友善对待外来人员,耐心热情回答陌生人的问讯;

公共场所主动帮助老、残、弱或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5、创建文明城市对市民的满意度要求:

群众对党政机关行政效能的满意度>90%;

群众对反腐倡廉工作的满意度>90%;

全民法治宣传教育的普及率≥80%;

市民对政府诚信的满意度≥90%;

市民对义务教育的满意度≥75%;

市民对见义勇为行为的赞同与支持率≥90%;

市民种绿、护绿等公益活动参与率≥70%;

市民对捐献骨髓、器官等行为的认同率≥50%;

市民对本市的道德模范的知晓率≥80%;

市民对本地网吧行业形象的满意率≥70%;

市民对公交站点布局与交通便捷的满意率≥60%;

群众安全感>85%;

科教、文体、法律、卫生进社区活动覆盖率>80%;

家庭美德的知晓率≥80%;

市民对创建工作的支持率>80%。

6、创建文明城市对窗口服务行业要求、行业:

对窗口行业进行实地考察、随机暗访,包括:服务是否文明规范,投诉机制是否便捷有效等。

这些行业包括:燃气、供热、自来水、供电、公交、出租汽车、铁路、长途汽车客运站、民航机场、环卫、风景园林、物业服务、邮政、电信、银行、医疗、宾馆、旅行社、商业零售、工商、税务、派出所、交警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全国文明城市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