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有哪些

国学大师有哪些

钱穆 (1895—1990)现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江苏无锡人,汉族,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晚号素书老人、七房桥人,斋号素书堂、素书楼。九岁入私塾,1912年辍学后自学,任教于家乡的中小学。1930年因发表《刘向、刘歆父子年谱》成名,被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北京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武汉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江南大学教授。
柏杨 (1920年3月7日~2008年4月29日),原名郭定生,后来改名为郭立邦,最后又自己改名叫郭衣洞。人文大师,当代华文世界不朽的阅读图腾,自称是“野生动物”。
柏杨主要写小说、杂文,后者成就更高,曾被列为台湾十大畅销作家之一,他的杂文集主要有《玉雕集》、《倚梦闲话》(10集)、《西窗随笔》(10集)、《牵肠挂肚集》、《云游记》等。
柏杨也写了不少小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反共”小说,主要有《辩的天花》、《天疆》、《异域》等;第二类是爱情小说,如《旷野》、《秘密》、《莎罗冷》等;第三类是反映现实的小说,如《怒航》、《挣扎》等,这类小说文笔犀利,深刻揭露台湾社会“人吃人”的本质。 2008年4月29日凌晨一时十二分,柏杨因为肺炎逝世。
胡适 (1891.12.17—1962.2.24),汉族,安徽绩溪上庄村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其中,适与适之之名与字,乃取自当时盛行的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典故。
梁启超 (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等。汉族,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

王国维
(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汉族,浙江海宁人。近代中国著名学者,杰出的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学家,诗人,文艺理论学,哲学家,国学大师。
蔡元培
(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汉族,原籍浙江诸暨,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教育家。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论基础。曾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人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他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贡献,堪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他提出了“五育”(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和“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主张。他试图通过贫儿院的试验和推广,逐步以学前儿童公共教育替代当时的家庭教育,最终实现学前儿童公育的理想。他是中国近现代美育的倡导者,主张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实施美育,设想通过胎教院、育婴院、幼稚园三级机构实施学前儿童美育:把胎教作为美育的起点;让婴儿及其母亲生活在由自然美和艺术美构成的环境之中;认为幼稚园的美育一方面通过舞蹈、唱歌、手工等“美育的专题”进行,另一方面则要充分利用其他课内涵的美育因素,如“计算、说话,也要从排列上、音调上迎合它们的美感,不可枯燥的算法与语法。”其74年的人生历程,先后经历了清政府时代、南京临时政府时代、北洋政府时代和国民党政府时代,一路经历风雨,始终信守爱国和民主的政治理念,致力于废除封建主义的教育制度,奠定了我国新式教育制度的基础,为我国教育、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富有开创性的贡献。教育论著有《蔡元培教育文选》、《蔡元培教育论著选》等。
陈寅恪
(1890-1969)中国现代最富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江西义宁(今修水县)人。著名诗人陈三立之子,湖南巡抚陈宝箴(支持变法的开明督抚)之孙。夫人唐篔,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也是一位教师,在清华园相识,两人志同道合,1928年在上海结婚,时年37岁。陈寅恪少时在南京家塾就读,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从小就能背诵四书五经,广泛阅读历史、哲学典籍。
蒋梦麟(1886-1964)原名梦熊,字兆贤,号孟邻,浙江余姚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博士,曾任国民政府第一任教育部长、行政院秘书长,长期担任北京大学校长。
傅斯年
(1896-1950) 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曾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初字梦簪,字孟真。祖。著作编为《傅孟真先生集》。
章太炎
1869—1936)初名学乘,字枚叔。后改名绛,号太炎。汉族,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学者,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等等,著述甚丰。 早年接受西方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和生物进化论,在他的著作中阐述了西方哲学、社会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新思想、新内容,主要表现在《訄书》中,认为“精气为物”,“其智虑非气”;宣称“若夫天与上帝,则未尝有矣”,否定天命论说教。其思想又受佛教唯识宗和西方近代主观唯心主义影响。随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思想上渐趋颓唐。
鲁迅笔下的章太炎先生,首先是一个革命者,其次才是一个大学问家。他张扬国粹,却坚决而激烈地反抗权威和反抗一切束缚。他的确是一个道德主义者,强调道德的力量,却反对社会对个人的压抑,主张个性的绝对自由。
在文学、历史学、语言学等方面,均有成就。宣扬革命的诗文,影响很大,但文字古奥难解。所著《新方言》、《文始》、《小学答问》,上探语源,下明流变,颇多创获。关于儒学的著作有:《儒术新论》、《订孔》等。
一生著作颇多,约有400余万字。著述除刊入《章氏丛书》、《续编》外,遗稿又刊入《章氏丛书三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8-07
  【日期:2006-06-16】【来源:新京报】 【字体:大 中 小】

  近日,由国学网、人民大学国学院、百度等联合举办的“我心目中的十位国学大师”网民投票评选结果揭晓,入选“我心目中的十位国学大师”(按票数由高到低排列)的分别是:王国维、钱锺书、胡适、鲁迅、梁启超、蔡元培、章太炎、陈寅恪、郭沫若、冯友兰。其中王国维获得68890张网友投票(整个评选共收到1242993张选票)名列榜首,成为本次评选中的“国学第一人”。

  4月11日,“我心目中的国学大师”评选在百度国学首页启动,百度采用了设立奖品的方式吸引观众参与投票,首先请冯其庸、汤一介、庞朴等专家选出50名候选名单,让网友在4月12日16时至5月15日24时的时间内,投票选出10位“心目中的国学大师”。然后从5月16日12时至2006年5月29日12时,请网友投票对公布的“十大国学大师”进行排序,6月1日,评选结果公布。

  相关链接:5 0位候选人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俞樾、孙诒让、杨守敬、王先谦、刘师培、严复、沈曾植、王国维、辜鸿铭、廖平、黄侃、章太炎、鲁迅、钱玄同、吴梅、罗振玉、蔡元培、沈兼士、傅斯年、余嘉锡、柳诒徵、吕思勉、胡适、汤用彤、陈梦家、马一浮、熊十力、张君劢、蒙文通、陈寅恪、范文澜、陈垣、郭沫若、唐君毅、顾颉刚、吴宓、赵元任、徐复观、金岳霖、王力、高亨、夏承焘、梁漱溟、钱穆、冯友兰、任中敏、牟宗三、钱锺书、梁启超、康有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8-13
中国历史上的国学大师层出不穷 民国 当代

而在中国不同时期较活跃的国学大师有:

民国四大国学大师:梁启超 王国维 陈寅恪 赵元任

现代国学大师:季羡林 钱穆 饶宗颐 南怀瑾 章太炎

参考资料:http://cul.shangdu.com/introduction/20100805-29050/index.shtml

第3个回答  2010-08-07
南怀瑾,余秋雨,辜鸿铭。
第4个回答  2010-08-07
南怀瑾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