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简答题: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及工具

如题所述

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一般认为
,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四个。
(

)
持续均衡的经济增长
(

)
充分就业
(

)
物价水平稳定
(

)
国际收支平衡
二、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常用的有需求管理政策、供给管理政策以及国际经济政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21
1.
根据凯恩斯的理论,要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政策,即变动支出水平或税率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
当认为总需求非常低,出现经济衰退时,政府应通过削减税收、降低税率、增加支出或双管齐下以刺激总需求,即采取扩张性(膨胀性)财政政策。
当总需求过高,即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应增加税收或削减支出以抑制总需求,即紧缩性财政政策。
政府应该审时度势,逆经济风向行事,斟酌使用扩张的或紧缩的财政政策。这样一套经济政策就是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
2.
挤出效应(crowding
out
effect)指一个相对平面的市场上,由于供应、需求有新的增加,导致部分资金从原来的预支中挤出,而流入到新的商品中。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是影响挤出效应大小的主要因素。根据is-lm模型的理论,影响挤出效应的因素有:支出乘数的大小、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以及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等。
3.
扩张性财政是一种学术委婉语,其实质含义是赤字财政。这种财政政策源于凯恩斯主义理论。按凯恩斯本人观点,经济萧条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这是市场本身无法克服的,只有通过增加财政支出的政策刺激有效需求才是出路。
4.
三部门经济指厂商、居民户、政府这三种经济单位所组成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是通过税收与政府支出来实现的。政府通过税收与支出和居民户及厂商发生联系。
在三部门经济中,总需求不仅包括居民户的消费需求与厂商的投资需求,而且还包括政府的需求。政府的需求可以用政府支出来表示。
所以:
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
(或者:总支出=消费+投资+政府支出)
如果以g代表政府支出,则可以把上式写为:
ad=c+i+g
三部门经济的总供给中,除了居民户供给的各种生产要素之外,还有政府的供给。
政府的供给是指政府i为整个社会生产提供了国防、立法、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政府由于提供了公共物品而得到相应的收入——税收。所以可以用政府税收代表政府的供给。
这样:总供给=消费+储蓄+税收(或者:总收入=消费+储蓄+政府税收)
如果以t代表政府税收,则
可以把上式写为:
as=c+s+t
三部门经济中,国民经济均衡的条件为总需求于总供给恒等,就是:
ad=as
或者
i+g=s+t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