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大中小学加强劳动教育,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如题所述

这一代的学生们,从小学到大学的孩子,试问有几个不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先说大学生,中学生,试问有几个不是家里的小霸王小仙女成长到现在?可能刚入学的一二年级小学生,随着二孩政策的开始,家里拥有了小弟弟和妹妹。但是总体而言,他们都是从小被爱包围着长大的。既然爱足够多,那么就缺乏了应有的劳动教育。随着很多高分低能学生的出现,这个现象不得不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于是各个层面就开始了所谓的劳动教育。那么到底具有什么意义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然了,开展劳动教育的第一层面意义,就是要让学生参与到劳动中来,体验一下劳动的艰辛。据周边的学生们反应,小学生的劳动课堂基本上存在更多的趣味性,比如绣绣十字绣,玩玩泥巴……所以当你问及你们劳动课有什么值得思考的呢?想了半天,告诉我说挺好玩的,能够在学习压力中得到一定的放松。问了一个中学生,学校给每个班来了一小块的实验田,种点小菜动动土……没有机会接触到大学生,就不知道他们的劳动课设置成什么样!

不难知道,随着劳动教育的提倡,各地是都已经开始着手开展,尽管形式上依然有点欠缺,但是至少已经在逐步推进,这就是令人欣慰的事情了。我个人觉得开展劳动教育,不仅仅在于让孩子们体验劳动,感受劳动,还要让他们从自身体验中挖掘更深层次的意义。通过劳动后汗水的流淌,尊重劳动者的价值和意义,崇尚劳动,懂得参与劳动是一种光荣,也懂得珍惜各项劳动成果,珍惜粮食,珍惜一切劳动者的付出。

只有从小开始教育,在他们的思想观念中埋下种子,以后才会更加懂得劳动,从而热爱劳动,愿意为劳动付出努力。我想这就是加强劳动教育的意义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3
这样做能够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通过劳动磨练意志,通过劳动体会劳动者的艰辛。对学生而言,也具有实践意义。
第2个回答  2020-12-13
就是让学生知道劳动的意义与价值,知道劳动的辛苦,使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同学们热爱劳动,养成劳动的习惯。
第3个回答  2020-12-13
两方面意义。第一个是强身健体,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变得更强。第二个是增强课堂的乐趣,多样性,让学生们在劳动中学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