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汤灭夏之战,靠什么以弱胜强?

如题所述


商汤灭夏之战,靠什么以弱胜强?

夏朝末期,夏桀专横蛮横,民怨沸腾,商汤崭露头角,满足民意,孤立夏王,最后在鸣条战役中决一雌雄,最终推翻夏朝统治,建立起商朝。鸣条之战成为后世军事思想体系形成的关键,对我国军事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基础作用。

一、第一次将人心向背的政治因素运用于战争指导

在神权政治时代的夏末,人们普遍认为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活动都受到上天意志的支配,这也使得人们相信战争胜败主要取决于天命。每次战争爆发前,人们都会先向上天和祖先祈祷,祈求保佑和力量,并通过占卜等方式请示神明,来确定作战行动。

然而,商汤和伊尹首次突破了天命思想的束缚,模糊地发现了政治和战争的关系,并意识到人心的向背足以影响战争的胜败。当夏桀行使暴政,百姓无法忍受时,汤从中看到夏朝的覆灭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决定了灭亡夏朝的决心。

在战争准备期间,汤顺应人民的愿望,推行善政,以安抚民心,使人民对政府更加亲近,法令更加通行。在战斗开始之前,汤在誓师大会上发表激励士气的讲话,呼吁众人替夏朝的罪行付出代价,以争取民众的支持和鼓舞战士的斗志。人民的态度和支持对战争的进展和结果有重要影响,这一真理在当代已成为共识,但在3600年前,却是一种新颖的创举。

二、争取盟友,孤立对手

商在灭夏之前,只不过是夏的众多属国中的一个,虽然已经发展壮大,但对立国已经400多年的夏王朝而言,不论军事实力还是战争潜力,均处于劣势,单凭本国的力量,很难达到推翻夏桀统治的目的。

于是商汤和伊尹便开始争取盟友,以德服人,扩大影响,以孤立和削弱夏桀统治。汤通过狩猎行动表现出仁德,让“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于是“诸侯与之,贤者归之”,达到“天下归商”的目的。

三、重视用间谋略

少康复国期间,启用了女艾前去寒浞统治中心做间谍,搜集寒浞政情和民情。同样商汤和伊尹也在两次去夏的时候,着重考察夏朝的政情和民情。而且第二次去夏的时候,还采取了扩大敌人矛盾的办法破坏其内部团结,以削弱其实力。

商汤听说夏桀爱美女,曾武力夺取岷山氏的两名美女回宫。所以汤便投其所好,送两名美女给夏桀,并重金送给夏桀的近臣曲逆,暗地里联系已经失宠的喜,让其侦察夏桀的动态,并实施离间。史上便留下喜这个著名女间谍的故事。这在商汤灭夏战争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四、慎重选择决战时机

商汤在灭掉葛、韦、顾及昆吾各国之后,统治区空间扩大,军事实力也有所增强,攻夏的准备工作也基本完成,而当时的夏朝内部矛盾与日俱增,一般来说向夏发动决战的时机似乎已经成熟。

但商汤采用伊尹的试探策略,在第二次“九夷之师不举”中,确实掌握夏桀已被孤立、没有外援的情况后,才决定发兵进攻。这种慎重选择有利决战时机、以提高战胜几率的思想,是中国传统军事思想的重要内涵之一。

鸣条之战所反映的军事思想,最主要、最突出的就是冲破天命思想,比较清醒的认识到人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用离间、间谍和争取同盟以及战机的选择,都在人心向背影响战争胜败的观点下实现的,这为我国战略学说的建立,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