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三伏天养生很重要,到底该怎么养生?

如题所述

现在已经进入三伏天了。古人其实对三伏天特别重视。三伏天是全年中阳气最盛的时节,人们体内阳气也相对充沛,三伏天不仅天气炎热,而且还有严重的暑湿,如果不注意保养身体,很容易出现疾病。反之,如果在这个时节特别注意养生,那还可以起到冬病夏治的作用!都说三伏天养生很重要,那么到底该怎么养生?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吧。


一、三伏天如何养生

1、合理作息

炎热的天气容易让人疲倦,务必保持充足的睡眠,晚上早点休息,早晨早起活力满满!

2、饮食小贴士

热天适合清淡饮食,多吃蔬果和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西瓜、黄瓜和凉拌菜等,帮助体内散热,又能滋润肌肤。同时,多喝水保持水分平衡,避免中暑。

3、 防暑降温

炎热夏日,适时避免户外活动,如果需要外出,记得戴上帽子、墨镜和轻薄长袖,使用防晒霜保护皮肤,同时避免暴晒。回到家中,可以用冷水或冰块敷脸、洗手脚,舒缓疲劳,降低体温。

4、动起来

适当参加户外运动,如晨跑、游泳等,室内运动,如瑜伽、普拉提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5、心情愉悦

快乐的心情是健康的秘诀!和亲朋好友一起聚会,享受美食、玩耍,或者看一部喜剧片,笑声总是能让人忘却暑气,保持良好心态。

6、志愿者活动

利用休息时间参加志愿者活动,帮助他人,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滋养,同时也为社会增添正能量。


二、三伏天宜

1、晒背(天灸)

温阳益气蕞直接的方式,背部经络通全身,太阳照射后背借助天时清理身体囤积的寒气,疏通经络。晒背时间上午9点左右,下午5点左右,每次时长为15-30分钟,后背露出,头部做好防晒

2、踩地(地灸)

除了晒背,光着脚在热地板上走一走,祛湿寒也是很好的,踩地温度不宜过高,时间和晒背一样,头部不要暴晒,可以撑着伞踩,经期孕期不宜踩,晒背、踩地结束后不要吹风及时补充水分。

3、艾灸

平常有艾灸习惯可以利用天灸+地灸+艾灸,三灸合力,换着进行,打通淤堵还阳扶正气,艾灸完身体出汗后及时换上干爽的衣服。

4、泡脚

用花椒+厚姜片 十艾叶水煮沸后倒入桶里,加合适水量,没过脚踝可以泡到三阴交。祛湿驱寒,促进血液循环,提高睡眠质量,大概泡 15分钟微微出汗即可。

5、午睡

三伏天中午睡午觉养阳护阴,午时11点至13点是人与自然阴阳交汇,心经当令之时;中午小憩15-60分钟,补阳气,降心火,古人称之为“合阳”

6、姜米茶

夏天经常会呆在空调房,更需要把陈年的湿寒排出,固阳补气,冬天才不易生寒病,尤其是爱喝冰饮、小肚子大的朋友湿气重;姜米茶,刮油排寒湿;把大米、姜丝2:1炒至焦黄,每次冲泡喝。

7、乌梅三豆饮

改善上热下寒状态,如上焦心火旺,口干舌燥长痘,下焦小肚子、手脚冰凉,痛经宫寒;乌梅三豆温和不寒凉,脾胃虚弱体质也适用。黑豆、绿豆、黄豆各 10g提前一晚泡发后,将三豆+乌梅大火熬1小时至豆子开花,放一些白糖即可。


三、三伏天忌

1、三伏天注意:

颈椎怕吹、头发怕湿、胃最怕凉喝水怕快、眼睛怕晒、晨练怕早

2、忌做六件事:

出汗不洗冷水澡,夜里不能光身睡。

胃肠不能食冷饮,喝水不能喝太快。

皮肤不能遭暴晒,身体不能长吹空调

3、不宜多吃的水果:

火龙果,性凉、虚寒湿重不宜多吃

荔枝,热性水果,多吃容易上火便泌

西瓜,含糖分过多,多吃易伤脾胃

芒果,湿热水果,多吃增加体内湿气


个人经验:个人建议三伏天不要一直待在空调房里,夏天还是需要适当出汗的,不过三伏天,中暑也进入高发期。在许多人印象中,在烈日下劳作才容易中暑。其实在高温且通风效果不好的环境下,人体最容易受到暑邪侵袭,而频繁穿梭于高温环境和低温空调场所者,更容易患上暑湿感冒。如出现中暑、暑湿感冒,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