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入党跟不入党有什么区别?入党对以后的人生真的很重要吗?

如题所述

还是要看未来要去哪里工作。如果去私企,对于私企而言,入不入党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力水平。果然去国企或者政府单位,就非常重要了,党员是一个敲门砖,录取的几率会高一些。因为国企及政府单位,对人员要求的素质比较,需要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及思想。

入党动机的基本要求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主动投身于社会实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培养自律意识,提高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自觉性。

扩展资料:

根据《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关于进一步做好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工作的意见》,并结合高等学校的实际情况,大学中学生积极分子培养和发展党员的一般程序为:

1.本人申请。由申请人向本单位(所在年级、班级)党支部提出书面入党申请。

2.团组织"推优"。团组织召开团员大会,团支部委员会介绍申请入党的团员情况,团员进行民主评议,提出推荐对象。

3.培养、教育、考察。党组织接受申请书时,要与申请人谈话,肯定其行动,鼓励其更自觉地向党组织靠拢。申请入党的同志经过党组织一段时间的培养、了解,对政治觉悟较高、思想素质较好、愿意用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的人,经过党支部委员会或党员大会讨论,可以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4.对已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同志,党组织指定1~2名正式党员做培养联系人,并采取吸收他们听党课、参加党内有关活动,给他们分配一定的社会工作,以及定期培训等方法,对他们进行培养和教育。

5.申请入党的学生应经常主动向党组织汇报思想。一般每季度一次,书面、口头均可,以便党组织了解自己的思想情况,求得党组织的指导和帮助。

6.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经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后,在听取党小组、培养联系人和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支委会(不设支委会的支部大会)讨论决定,可以列为发展对象。

7.党组织要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的本人历史和政治表现进行了解。确定为发展对象后,要进行政治审查。

8.召开支部大会,讨论发展对象情况,对条件成熟的发展对象,起草支部意见,并整理其有关材料(主要有入党申请书、积极分子考察登记表、党校学习结业证书、思想汇报、自传、政审材料、团支部"推优"材料、群众座谈会原始记录等),一并报上一级基层党委或党总支审查。

9.基层党委或党总支审批同意后,发放《入党志愿书》。

10.确定入党介绍人。申请入党的人要有二名正式党员做介绍人。

11.入党介绍人指导被介绍人填写《入党志愿书》,并认真填写自己的意见。

12.支委会对发展对象填写的《入党志愿书》和有关情况进行严格审查,经集体讨论认为合格后,再提交支部大会讨论。

13.召开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申请人汇报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本人履历,以及需向党组织说明的问题。

14.党支部及时将支部大会决议填写在《入党志愿书》上,呈报上一级基层党委或党总支审议,审议通过后报上级党委审批。

15.党委审批前,指派专人(党委委员或组织员)对《入党志愿书》和有关材料进行审查,广泛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并同申请人进行谈话,作进一步的考察。

16.党委对党支部上报的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必须在3个月内审批。如遇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审批时间,但不得超过6个月。

17.党支部应及时通知本人并在党员大会上宣布。对未被批准入党的,党支部也要通知本人并做好思想工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入党动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