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群星闪耀时里面故事概要,越详细越好

如题所述

内容简介

1、到不朽的事业中寻找庇护(不朽的逃亡者):1513年9月25日,富有冒险精神的西班牙巴尔沃亚随船到达南美洲,去开拓和寻找财富,他不仅挤走了整支队伍的主人,还赶走了新派来的总督。但是,被他赶走的船队主人却回到了西班牙,向西班牙宫廷举报了他的恶劣行为。

为了避免西班牙宫廷的惩罚,他决定率先去寻找南美大陆的财富,以此来庇护自己的安全,在艰苦的旅途之中,他成为了第一个看到太平洋的文明中的人类,并且他知晓了不远的国度中还有存有无限黄金。而就在此时,他的朋友皮萨罗为了抢夺功劳背叛了他,联合国王派下的新总督一起将其暗算。

2、拜占庭的陷落:1453年5月29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攻占东罗马帝国最后的堡垒:君士坦丁堡,经过数次激战始终不见成效,此时这位天才皇帝想出一幕惊险之棋,将战船从陆地运送到拜占庭防守薄弱的靠海一隅,最终因为拜占庭疏忽的一座小门--凯尔卡门的发现,奥斯曼帝国毁灭了拜占庭这一人类文明的精华。

3、亨德尔的复活:1741年8月21日,落魄而江郎才尽的作曲家亨德尔突然在一首诗中找到灵感,写下了不朽之作《弥赛亚!》,而他自己也因此得到了救赎。

4、一夜天才:1792年4月25日,年轻上尉鲁热受到斯特拉斯堡市长的邀请,为莱茵军创作一首战歌,4月26日凌晨,《马赛曲》诞生了。此歌一出立即传遍全国大街小巷,激励着军人去战斗,去胜利。而此歌的作者鲁热却无为人知,并且一生穷困潦倒,他只做了一夜的天才。

5、滑铁卢的一分钟:1815年6月18日,由于懦弱平庸的副将格鲁希固守成命,拿破仑兵败滑铁卢。

6、玛丽恩巴德哀歌:1823年9月5日,歌德在离开玛丽恩巴德回家的路上,抑制不住心中对于那里一位少女的思念,悲不自胜,写下了晚年最著名的爱情诗篇:《玛丽恩巴德悲歌》。从此歌德痛定思痛,踏入了另一个创作高潮,写出了《浮士德》等伟大著作。

7、黄金国的发现:1848年1月,约翰·奥古斯特·苏特尔在自己的领地,今加利福尼亚,发现了黄金混合在泥沙之中,从而掀起了持续四年横扫世界的“淘金热”。人们不再劳动而是拼命的淘金,世界各地也涌来了无数的淘金者,他们霸占了属于苏特尔的财产和土地,最终使苏特尔家破人亡。

8、壮丽的瞬间:俄罗斯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因参与反动的政治活动被逮捕并处于死刑,在执行死刑之际一纸官文的到来改变的死亡的命运,死刑不再,改判服役和当兵。陀思妥耶夫斯基历经磨难而幸存和日后的军旅生涯给了其丰富的写作素材,是其一生创作和思想的转折点。

9、飞越大洋的一次通话:1858年7月28日,在美国实业家塞勒斯·韦斯特·菲尔德立志要铺设一条连接欧亚大陆的海底电报电缆,准备妥当后的首次铺设便遭遇失败,坚定的菲尔德终于在第三次铺设时成功,人人奉菲尔德为英雄。但好景不长,电缆的失灵又使愤怒的人们反过来炮轰抨击他。时隔六年,决心不减的菲尔德再次尝试终于成功。

10、逃向上帝:列夫·托尔斯泰未完成的剧本《黑暗中的光明》之续尾。

11、封闭的列车:1917年4月9日,列宁登上了从瑞士过境德国回到俄国的列车,这列封闭的列车就像一枚炮弹,把革命的导师送回了祖国,打垮了一个帝国。

12、南极争夺战: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各自率领一支探险队,为使自己成为世界上第一批到达南极的人而进行激烈的竞争,但是他们之前一个月挪威人阿蒙森的队伍已经先他们到达,失望的斯科特同其他四人在返回的途中不幸遇难,在他留下的笔记本中记述了斯科特对国家的自豪和对家人的思念。

13、西塞罗:古罗马生命最后的4年。

14、威尔逊的梦想与失败:美国总统威尔逊以保障人类永久和平为梦想,却惨遭失败。

扩展资料

序言

任何一个艺术家也没法把一天的24小时都用于艺术创作,所有那些特色独具、生命力旺盛的神来之笔往往存在于那难得而又短暂的瞬间灵感火花的闪烁。历史也是如此,这被世人赞颂为古往今来最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的历史,也不可能持续不断地进行新的创造。

尽管歌德曾满怀敬意把历史称为“上帝的神秘作坊”。但在这作坊里发生的,却是太多不可胜数的被我们熟视无睹和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像艺术创作和生活中到处遇到的那种情况一样,那些令人震撼的非常时刻并不多见。

这个作坊里常常只有一个编年史家,冷漠而又持之以恒地把一件一件的事实当成一枚一枚的珠子串连成一个数千年悠久的长链,因为那些历史的尖锋时刻都需要太长的酝酿时间,每一桩影响深远的事件都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

在一个民族里,为了产生一个天才,总是需要几百万人。一个真正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人类的群星闪耀的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伴随着无谓流逝的漫长岁月。

不过,诚如在艺术上一旦出现一个天才就会影响百年的文化史一样。这种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一旦发生,就会决定几十甚至上百年的历史进程。就像避雷针的尖端汇聚了整个大气层的电流一样,那些不可胜数的事件也会挤在这最短的时间内发作。

这些平时悠哉游哉按顺序发生或者并驾齐驱而来的事件,都压缩在这电光火石般的一刻。这一刻可以决定一切:个人的生死、民族的存亡,乃至整个人类的命运。

这种极富戏剧性并且生死攸关的时刻。往往发生在某一天、某一小时,甚至常常只发生在某一分钟。虽然在个人的一生中和历史的进程里都是难得一见的。但它们的决定性影响却超越时间之上。在此。我将从不同的时代和领域回顾那些群星闪耀的某一刻——之所以这样称呼这些时刻。

是因为它们宛若星辰一般永远散射着光辉,普照着暂时的历史黑夜。我并不会通过自己的虚构来增删已发生的一切的内在真实性,因为历史——这个真正的诗人和戏剧家,已经把那些时刻表现得十分完全。无须任何外来的帮手,而且,伟大的历史凌驾于所有的作家之上,谁都甭想超越他。

斯蒂芬·茨威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类群星闪耀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28
1、到不朽的事业中寻找庇护(不朽的逃亡者):1513年9月25日,富有冒险精神的西班牙巴尔沃亚随船到达南美洲,去开拓和寻找财富,他不仅挤走了整支队伍的主人,还赶走了新派来的总督。但是,被他赶走的船队主人却回到了西班牙,向西班牙宫廷举报了他的恶劣行为。
为了避免西班牙宫廷的惩罚,他决定率先去寻找南美大陆的财富,以此来庇护自己的安全,在艰苦的旅途之中,他成为了第一个看到太平洋的文明中的人类,并且他知晓了不远的国度中还有存有无限黄金。而就在此时,他的朋友皮萨罗为了抢夺功劳背叛了他,联合国王派下的新总督一起将其暗算。
2、拜占庭的陷落:1453年5月29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攻占东罗马帝国最后的堡垒:君士坦丁堡,经过数次激战始终不见成效,此时这位天才皇帝想出一幕惊险之棋,将战船从陆地运送到拜占庭
第2个回答  2020-05-28
《人类群星闪耀时》展现了14个决定世界历史的瞬间:千年帝国拜占庭的陷落、巴尔沃亚眺望水天一色的太平洋、亨德尔奇迹的精神复活、老年歌德热恋的悲歌、滑铁卢的一分钟, 英雄的瞬间, 南极探险的斗争,西塞罗,威尔逊的梦想与失败以及马赛曲神佑般的创作。而这10个历史瞬间神奇地降临到10位传主的身上,他们或是被命运高高举起,送入英雄们的殿堂;或是被狠狠嘲弄,抛入千秋遗恨的行列。
第3个回答  2021-03-17

第4个回答  2021-03-30
第一篇,到不朽的事业中寻求庇护。讲一五一三年九月二十五日太平洋的发现。麦哲伦是第一个给太平洋命名的欧洲人,然而第一个发现的却不是他,是那个趁着淘金热而负债累累逃上船钻进木桶里的普通士兵巴尔沃亚。
第二篇,攻克拜占庭。一四五三年五月二十九日,君士坦丁堡终于被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占,随后奥斯曼帝国迁都于此,更名伊斯坦布尔。而拜占庭最后被攻破竟因一道被疏忽的小门,叫作凯尔卡门。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标志着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继续存在将近一千年的东罗马帝国的灭亡。欧洲历史从此揭开新的一页。
第三篇,亨德尔的复活。清唱剧《弥赛亚》一七四一年八月二十一日被亨德尔创造,也是他心灵和事业的复活。亨德尔在一七三七年四月十三日突患中风,右半身瘫痪,是年八月底进行温泉治疗,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之后事业也低靡。直到看到《弥赛亚》的脚本歌词,他的心灵复活了。
第四篇,一夜之间的天才。一七九二年四月二十五日,法国国歌《马赛曲》被法军工兵上尉鲁热·德·利勒在一夜之间创作。歌的原来名字叫做《莱茵军战歌》,创作背景是法国向普、奥宣战。这名创作者却并未因此而成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位不出名的创作者才被安葬在巴黎荣军院里。
第五篇,滑铁卢的一分钟。一八一五年六月十八日,在滑铁卢拿破仑第二次被反法同盟击败,被流放在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直至病逝。导致这一失败的关键就在于优柔寡断的格鲁希犹豫的一分钟,他没有支援正面战场,而是抱着追踪普鲁士军队不放的命令,殊不知逃跑的普鲁士军队已经迂回的转向正面战场,帮助反法同盟击败了拿破仑的最后攻击,可见命运的转变都在一瞬间,英雄都会审时度势,抓住机遇。
第六篇,玛丽恩巴德悲歌。一八二三年九月五日从卡尔斯巴德到魏玛途中的歌德受到爱情的打击,因为他向十九岁的少女乌尔丽克求婚,被委婉拖延拒绝,心生悲伤,创作出玛丽恩巴德悲歌,这首诗歌也使歌德内心从激动回归了平静。我们可以把那一天称为纪念日,因为从此以后在德语诗歌中,再也没有把情欲冲动的时刻描写的如此出色,像歌德那样把最亢奋的感情倾注进如此酣畅淋漓的长诗。
第七篇,黄金国的发现。一 八四八年一月,约翰·奥古斯特·苏特尔 发现了黄金。一八四九年在加利福尼亚掀起的世界性淘金热广为人知,然而,恐怕并不是人人都知道,这一片土地当时是属于私人的,它的主人就是苏特尔。苏特尔当时准备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一个新赫尔维奇的小国家,而且运行的也很好,直到黄金的发现,各地的人们纷纷来淘金,破坏了这个小国家,之后,苏特尔打官司要回了这些被破坏的的财产,但是却激怒了破坏者,他们又再一次洗劫了这个小国。之后苏特尔一直抱希望于法律,但直到死去,也没有等来正义。黄金的发现并没有给这位主人带来幸福,而是使他家破人亡,自己沦为乞丐。
第八篇,英雄的瞬间。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一八四九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在圣彼得堡谢苗诺夫斯基校场因反政而被执行枪决,就在以为自己快要死了的时候,又有士兵带着撤销死刑,改为流放的命令而来拯救了他。九年的苦役和军营生活改变了他,他摒弃社会主义的信念,代之以用宗教精神解释民众的理想,提倡弃绝个人欲望,宣扬人人都有罪孽,罪犯就是不幸的人等观点,并试图用道德化来代替反对专制制度的斗争。
第九篇,越过大西洋的第一次通话。塞勒斯·韦斯特·菲尔德一八五八年七月二十八日,这位美国实业家,以经营造纸为业,后集资铺设第一条横越大西洋,连接欧美两洲的海底电报电缆,经过两次失败,第三次的铺设迎得了短暂的成功,但不久又沉寂于海底,事隔六年,菲尔德,再次尝试,终获成功,于一八六六年取得最后胜利,通过海底电缆从美洲向欧洲传来清晰的电报讯号。
第十篇,逃向苍天。为列夫托尔斯泰未完成剧本《光在黑暗中发亮》补写的尾声。八十三岁的列夫托尔斯终于按照自己的内心离家出走,他和妻子的矛盾也告诉我们不要依赖别人的信仰而活,找寻自己的信仰。
第十一篇,南极探险的斗争。斯科特队长,南纬九十度,一九一二年一月十六日。设立在南极南纬九十度的科学实验站取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这是为了纪念最早到达南极点的两名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斯科特是第二个到达南极点的,但他的付出打动了我们。
第十二篇,封闭的列车。列宁,一九一七年四月九日回国,列宁自一九零七年起就被流放,直到在瑞士的一家鞋匠铺听到俄国战争爆发,他毅然回到了国内,作为与当时与俄国交战的德国交换战俘的条件回到了俄国,几个月就爆发了十月革命。
第十三篇,西塞罗。大家都知道凯撒大帝,但凯撒是一位独裁专制的政治统治者,而西塞罗,这位比凯撒大六岁,甚至曾作为凯撒老师的古罗马共和维护者,也有着令人叹服的精神。在凯撒被刺后,罗马混乱,这位演说家,辩论者,法律的守护者毅然坚持寻求人民的自由,内心的自由,最后被安东尼的手下迫害时,他知道自己不可能永远不死。
第十四篇,威尔逊的梦想与失败。华盛顿到巴黎,一九一八年至一九一九年。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条原则,他亲自参加当时的巴黎合约会议,他主张把国际会议放在阳光下,追求和平的国际秩序,然而同盟国却着急瓜分一战后的财产。最后威尔逊不得不屈服,虽然十四条原则没有实施在当时,但是威尔逊的梦想不愧对诺贝尔和平奖的称号!
本书作者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犹太人,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看尽了满面疮痍的战争场面,不堪忍受黑暗,在一九四二年与第二任妻子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附近的一个小镇的府邸双双自杀。
这本书旨在揭示:第一,讴歌人性。第二,以良知对抗暴力。第三,赞美坚韧不拔。第四,反思历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