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总是有一部分人热衷于社交,穿行于各种应酬和聚会当中。翻看朋友圈时,密密麻麻的通联是他的资源,是他赖以骄傲的资本。
经常会听到一些人聊天的时候夸耀某某是他的老铁、至交好友。曾经以为这些都是真的。
然而有次聚会时身边坐着一位圈内知名的老师,向他问候时说常常听某某谈起关于他的事情,可这位老师一脸惊愕问某某是谁。
这时候才意识到自己的愚钝,慌忙找个借口搪塞过去了。
很多人之间的交情往往并不是你自以为是的那样,也许不过是一顿饭的缘分,也许不过是像我和那位老师毗邻而坐,过后我的面貌便在他眼里模糊了。
淡泊的人觉得这都是世间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一些人却把这些当成了所谓的交情,当成了自己和每个人都合群的表现。
人生各有各的过法,各有各的志向,谁愿意怎样活是个人的自由。
然而纵观那些真正过得好的人,并不是经常呼朋唤友的,那些真正能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往往都是不怎么合群的。
其实,合群并不见得就是能力的表现,反而有些人为了和大多数人都维持着不错的关系,从而浪费了巨大的精力,但显然这些关系并不如自己想象的重要。
看一个人的能力,并不是看他通讯录里的人数有多少,而是要看真正能起到作用的人有多少。很多人却把“多个朋友多条路”信奉为至理,不遗余力地把时间耗费在社交上。
然而到了真正办事情的时候,才发现大部分人其实都和自己一样,夸夸其谈的时候居多,到了该亮出真本事的时候,都赶着往后退。
为什么很多人总觉得合群才是自己能力的象征,无外乎还是出于自身并不够自信,感觉自己独来独往的时候极不安全,甚至可能会因自己的决定陷入困境。
一旦变得合群后,就不用自己主观做出判断,只管跟着大部分人向前走就好了。
这样的生活方式倒也不失为一种人生的选择,如果承认自己的能力欠缺也未尝不可。这一类的人往往属于比较平庸的那部分,很难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如果选择这样的生活却又心比天高,却只能让自己陷入往复循环的痛苦之中。
真正过得好的人,他们是不会通过合群来实现自己的价值的,他们看待事物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处理问题会有自己不一般的方法。
因为他们心里对待自己的选择和未来的道路有明晰的规划,并不轻易因为别人的意见而盲从。所以他们往往具有自己的特色,生活中并不随便受别人的左右。
说到底,不合群的人大都是心理满怀自信的人,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和一套适宜的标准,因此做事是随心而不是随人。
如今这个社会里,敢于不看别人脸色的人,能够不合群的人通常都是很厉害的。
因为他们并不需要通过合群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不合群的他们反而过得更好。
女友小罗就是个特立独行的女孩子,别人下班时都忙着聚会和各种社交,有的女孩通过频繁的活动以结识优质男青年,为自己寻求一个依靠。
可小罗每次下班,在别人邀请自己一起high的时候总是礼貌的拒绝。久而久之,她在公司里就成了别人口中的奇葩。
但小罗并不以为然,她在工作中努力,别人无可挑剔,不给别人制造麻烦也不背后搞小动作打小报告,她只不过是在下班后赶着去上课或者回家完成作业。
大学毕业时因为考研失败,小罗给自己的人生新的定位,她制定了自己毕业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而自己正朝着那个目标不懈地努力。
不合群并不代表着没朋友,小罗也会和朋友约会,安静地聊聊天谈谈自己的梦想。只不过她不想把时间浪费于毫无意义的社交之上。
毕业五年后小罗顺利地实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个目标,手中握有了几个专业的资格认证,也实现了自己首付一套小公寓的愿望。
当嘲笑她的那些人工作了几年仍然在租房挤公交车的时候,小罗已经过上了有房有车的生活。
而因为她的自身优秀也吸引了不少优质男的追逐。小罗看似不动声色,但已确定好自己的人选,当她宣告要结婚的时候,大家都目瞪口呆。
很多人看着她默默无闻独来独往,可是却一步一步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构建。
很多人都觉得不合群的人容易被孤立,那其实是因为你的内心还不够强大。
曾经中学的时候班里有位女生长得不很好看,尤其是她有腿疾,走路不能像常人一般。
那位女生很自卑,她曾经努力地挤进女生的圈子里,却觉得自己始终被排斥在外。
后来因为遇到一些事情女生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不再试图迎合大家而是把精力都用于学习之上。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努力,女生的功课排在了班级里的前几名。
当她建立起自己的信心,让自己变得优秀起来时,她才发现自己身边其实已围绕了一些人。而一个人拥有了绝对的实力时,根本就不用担心自己是否合群了。
开得最美丽的花,从来不是一簇一簇的。真正过得好的人,大都是不合群的。
因为他们把时间都用于修炼自己的内功上,用于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之上。
当自己拥有了成功的经验,拥有了独立自信的心态时,必然也会遇到更多的人脉和资源。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心若浮沉,浅笑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