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李鸿章,就不会有《马关条约》吗?

如题所述

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朝战败是不争的事实,就算清朝吗没有李鸿章,也会有其他人代替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所以有没有《马关条约》主要在于清政府,而不在于李鸿章。

清朝末年,施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在西方列强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人家加紧时间发展工业和武器的时候,清政府却整天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梦想着西方各国会继续臣服于他们,所以继续过着奢靡无度的生活,朝堂暗无天日,奸臣当道,沉重的赋役让底层老百姓苦不堪言,全国上下透着一股腐朽的气息,经济萧条。而在军队方面,由于慈禧太后带头铺张浪费,把原本不富裕的国家弄得乌烟瘴气,军队得不到操练,武器得不到更新。所以当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时候,清军只能节节败退,就算有邓世昌这样的杰出将领,也无法挽救清政府的颓势。

经过了几次较量,清政府主动求和,还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而那时候代表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就是李鸿章。这个被后人称赞的“大清国中唯一可与西方列强较长短的第一人”,在大趋势面前,也只能签订这一个不平等条约。

题主说的没有李鸿章,就不会有《马关条约》了这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是清政府的国力和物力决定了大清朝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败局,也是清政府让这一切颓势不可逆。即使没有李鸿章,但是也会出现其他的人物,代表着大清国与日本签订这个不平等条约。想想清朝前期的康乾盛世,那是何等的风光荣耀,天朝上国受尽各国朝拜,但是却在百年间衰败成这个模样,不得不让人感慨唏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3

不是,首先侵华战争是客观,不会没有李鸿章就不发动,其次李鸿章历史上,他只是不想让皇上背上骂名才自己扛下的,并且没有他赔款会更多。

第2个回答  2020-10-03
答:我认为不是这样的。因为《马关条约》的签订不只是因为李鸿章,而是当时懦弱又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统治者的不给力,《马关条约》是必然的。
第3个回答  2020-10-03
不是的,这是当时的大趋势,即使没有李鸿章也会有其他人签订类似的不平等条约,因为当时的中国没有能力抗衡
第4个回答  2020-10-03
并非如此,即使没有李鸿章,清政府也会有其他官员参与签订《马关条约》,因为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初清政府兵力不敌日本,在日本政府的压制下,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其实目的就是为了逼迫中国打开通商口岸罢了。多年来,李鸿章不过是清政府派出的背锅侠罢了,无论是谁,都要去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