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是明朝头号开国元勋,他儿子究竟犯了什么罪,竟被皇帝一剑劈死?

如题所述

这位皇帝就是建文帝朱允炆,被劈死的就是徐达第四子徐增寿。

徐达是谁?他可是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在明初的地位是无与伦比的,是异姓臣子中地位最高的,比韩国公李善长、 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等五王的地位都要高。朱元璋对徐达的宠信,是其他臣子所不能比拟的,他曾这样评价过徐达,说他:“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将他视为自己开国的第一功臣。

是什么原因,让建文帝朱允炆要亲自持剑去杀死一个深受开国皇帝恩宠的开国功臣的子嗣?

徐增寿到底做了什么事情,让朱允炆如此愤怒?

这一切都得从建文帝削藩开始说起。1398年6月24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崩于应天皇宫内,享年七十一岁。朱元璋临死前,遗诏命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六日后朱允炆在南京即位,决意次年改年号建文,是为建文皇帝。

为稳固自己的帝位,加强中央集权,朱允炆登基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实行削藩,对自己那些分封在外的叔叔们动手,削弱他们手中的权力,继而稳固皇权。

身为皇帝,朱允炆的意志就代表着国家的意志,他要干嘛,整个国家机器自然就要跟随其干嘛,由此朱允炆要削藩,朝廷自然会严格遵循其意志,对藩王实行削藩。

而后,当整个朝廷都开始为削藩开始高速运转之时,一年之内,周王朱橚、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齐王朱榑、岷王朱楩等五位举重若轻的藩王相继被废。

朱允炆的削藩不可谓不快速,但是所削之对象却都非重要的藩王,诸如燕王朱棣、宁王朱权等皆未被废。本来朱允炆既然要决定削藩,自然就应该抢先对朝廷威胁最大的藩王动手,而不是对几个不重不轻的藩王动手,继而打草惊蛇,让那些威胁最大的藩王有了准备。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周王朱橚、代王朱桂等藩王的相继被废,让燕王朱棣有了一丝防备,或是为了不重蹈周王、代王们的覆辙,或是本就有造反之心,他开始为兵变做准备,意欲起兵谋反。

当然,朱允炆对燕王早就有了提防之心,原本打算清除掉五王后,就对朱棣动手,且已经做出了相应的准备。

但是,自朱允炆对朱棣开始行动之时,朝廷每迈出一步,朱棣总是能提前知晓,并作出相应的应对之策。比如当时朱棣装病,每当朱允炆派人去印证的时候,朱棣总是能提前知道,并作出相应的安排,让朝廷的钦差无法准确探知他的真实情况。再之后,朱棣起兵造反之时,朝中派什么大将领兵与他对抗,京中又都是什么情况,他都能提前得知。

什么原因,让朱棣能这么快就知晓南京朝堂之上的情况呢?很简单,因为朱允炆这一方出了内奸。

那这内奸是谁呢?最知名的一位就是这位徐达的第四子徐增寿。

朱允炆很早就怀疑徐增寿与燕王朱棣有着不为人知的勾当,朱棣未反时,他就曾经委婉地问过徐增寿,是否知道燕王朱棣会反?可此时徐增寿却并未实话实说,他回答:“燕王和先帝(朱标)同气,富贵已极,怎么可能还造反呢?”。或许是对徐家的信任,又或许是碍于徐达对明朝的功绩,此时朱允炆在没有明确的证据下,他并未对徐增寿有过任何的惩戒,依旧让他在朝中任职。

可是,事实上这时的徐增寿早就反了,早就成为朱棣在朝中的内应。此后,朱棣造反后,徐增寿就多次在暗地里向朱棣密告京中部署,让朱棣可以抢先对朝廷接下来的军事部署进行先一步的部署,继而击败建文军。但是天下哪有不透风的墙,徐增寿这等行径最终还是让朱允炆察觉,燕军渡过长江后,朱允炆当面质问他:“自己待他徐家不薄,为何要如此恩将仇报?”,徐增寿不能回答,只能是沉默以对。

见此场景,想着就因这些内奸的存在,自己一败涂地,让燕军渡过长江,而此时徐增寿却是如此态度,一怒之下建文帝遂亲手持剑,将徐增寿当场格杀。

可以说,徐增寿死的不冤枉,建文帝并未亏待他,对他徐家也是依旧厚待,就在这种情况下,徐增寿却依旧要做内奸,出卖厚待自己的建文帝的利益,将建文一朝的重要军情悉数送到朱棣的手中,让他可以有机会去残杀自己的同袍,这等行径实在可恶。若是我,我也会杀掉徐增寿,这等忘恩负义之徒,实在是死不足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7
徐达之所以被皇帝一剑劈死是因为他竟然打了败仗,而且临阵脱逃。让皇帝非常生气,因此才刺死了他。
第2个回答  2020-12-07
谋逆,徐增寿多次以密信告知了朱棣南京地区的军事部署,这才让朱棣有机可乘。
第3个回答  2020-12-06
因为他的儿子和朱棣密谋造反,建文帝发现之后,被建文帝一剑劈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