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焊接界第一人,外企开8倍年薪挖都挖不走,他是何人?

如题所述

众所皆知,在大多数学生的眼里,他们的学习时期更多需要的是全才,因为我们大家都明白,在学校读书的日子里,如果你仅仅擅长一门学科那是远远不够的,你的综合成绩依旧很低,这也致使你不能进入一个更好的大学。那些在学校里所谓的专才,往往就是这样,只有一门学科异常优秀。所以正如大多数人想的那样,在学校的日子里我们更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而我国教育体系下对学生的培养也正是如此,尽量使他们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但是当我们出身社会后会发现,各行各业对专才的青睐。比如即使你的财务管理,计算机操作不强,但是你在文笔方面特别突出,那么在编辑社文学社等相关方面领域,你胜过很多有财务管理能力又有计算机操能力但是文笔比你稍弱的人。简而言之,在一个行业竞争中,你如果有特别突出的技能技术,即使你不是一个全才,其他方面有很多不足,你依然可以谋得一个较好的职业,至少不会很容易就面临失业的风险。但是不要认为专才很轻松,似乎只需要学好一样东西就很吃香。他们也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而且有些是很考究人的耐心和天赋的。我们今天所要讲的这位伟大人物也是一个行业的专才,他的能力有目共睹。

他是如何接触到他所热爱的行业,又如何一步步越变越强,成为这个行业的领军人物的?

高凤林1962年3月出生,在20世纪的60年代我国先后经历了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等等,即使发生了很多不尽人意之事但是中国人民依旧在谋求发展。高凤林出生也算是贫寒,而在当时的教育体系还没有如今完善的情况下,高凤林在1978年凭借自己的实力,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一所技校。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王牌专业,可惜的是当时高凤林并没有选择那些火极一时的热门专业,而是选了焊接,这可能意味着他以后就业时或许会与一些高档工作擦肩而过,可是“木已成舟”,只有先了解先学习。但是一开始这个专业教授的内容是一些修修补补的作业,让他实在是提不起兴趣。直到后来有一次参加工厂,他们亲眼见证工人的熟练操作,让人佩服。并且他还了解到本专业新的知识和领域,这一次经历仿佛打通了他的任督二脉。

后来他就花更多的时间对焊接进行钻研,刻苦学习,他似乎领悟到焊接其实是一项有趣且有用的职业,这一切的一切促使他度过了一个充实的大学生活,也给予了他一份完美的大学答卷。他从大学毕业并且进入了他梦寐以求的焊接车间,很有威望的陈继凤大师还成为了他的老师。而高凤林通过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展现出了高超的焊接技巧,即使年纪轻轻但是技艺娴熟极具天赋,于是后来陈继凤老师也开始引导他参与更高级精密的工作,高凤林有幸也参与了火箭长征三号的发动机燃烧室的研制,这个工作伟大又十分具有挑战性,且对技术要求很高,稍不注意,不仅里面的某些机子毁坏而且连人都可能不复存在。

可是他真正上去操作时做得很好,让很多老练的工作者自愧不如,后来他参加各种有关焊接的比赛,一方面锻炼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他也能接触学习到更多。在他频繁的比赛得奖之中,也渐渐打开了他的名声。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他,可他却能做到保持那份热情与虚心继续学习焊接。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在焊接方面有了很大的造诣,他也开始带学生,学生其实都是很优秀的,但是初出茅庐,很多时候缺乏实际的锻炼,所以高凤林也时常鼓励自己的学生多参加这些比赛。他更是主导参与9次的国家专利与国防专利的申报,指导各类项目,突破焊接界的各种难关,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突出贡献者,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中国质量奖获奖者等等奖项与称号,绝对是当之无愧的“焊接大神”。

所以这时候有了外企向他抛来橄榄枝,表示愿意以8倍高薪聘请高凤林前来指导教授本企业相关的焊接业务。甚至还附加赠送其他东西,总之送的是些昂贵之物,价值不菲。可是高凤林面对这种诱惑,并没有动摇本心,坚定的留在国内为祖国的焊接事业而奋斗。时至今日,他依旧在指导各项相关工作,从未停歇。他也表示愿意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发展祖国的事业之中。


结语

高凤林不仅是一个专才,他更是一位大国工匠,他身上闪耀着祖国歌颂的工匠精神并且保持初心,对焊接工作依旧热情。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大概就是如此,当我们选择了一份职业,就应该对那份职业给予百分之百的热情、努力、责任感,我们不仅可以收获物质,更是收获了一门技艺,也是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9
他是一个焊接大师,他对焊接事业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是他独特的技艺。
第2个回答  2021-04-10
他是高凤林,他在自己学生时代刻苦练习焊接技术,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焊接高手。外企开出八倍年薪也挖不走他,只为报效祖国。
第3个回答  2021-04-10
高凤林,他是一个高精尖技术工种的技师,平常焊接的东西都是火箭,航母之类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