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短的31年,从汉末乱世到三国鼎立的形成过程是什么?

如题所述

在东汉以后、西晋以前,存在着一个三国时期。三国之前的汉末是中国众多的乱世之一,然而这个乱世仅仅用了31年便走向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即魏蜀吴三国鼎立。

无论是西晋灭亡后的十六国时期,还是唐朝灭亡之后的五代十国时期,这些乱世都经历了七十年到上百年的漫长岁月才得以安定下来。在这些乱世里,各个短命国家在历史的长河里昙花一现,百姓流离失所。而汉朝的乱世仅仅用了31年便消除了,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都有着稳定的统治根基,百姓能够较为稳定的生活。

这一切究竟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本文来一探究竟。

一、汉末乱局

公元189年,西凉刺史董卓受大将军何进、司隶校尉袁绍之召进京平定十常侍之乱。结果谁也没想到,董卓进京后造成了一场更大的浩劫。董卓残暴无道,一进京便废掉少帝,立献帝刘协即位,同时滥用私刑,铲除异己,屠杀官员。在董卓执掌朝政期间,洛阳的群臣吏民人心惶惶。

后董卓被王允设计除掉,但是国家并没有如愿重归一统。在这期间,先后出现了公孙瓒、曹操、袁绍、马腾、张鲁、刘表、刘璋、孙策、韩遂等众多诸侯。其中经过十几年的征伐后,曹操的势力逐渐成为最大的。而且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政治上占尽优势。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中,孙权、刘备势力结盟,大破曹操军队。至此,形成三国鼎立之势。

二、官渡之战

公元196年,曹操迎接汉献帝于许昌,自此之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威势大增。他先后击败吕布、袁术、张绣,占据了兖州、徐州以及部分豫州。如此一来,北方便只剩下了曹操和袁绍,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袁绍兵强马壮且出身名门,麾下人才济济,曹操则处于中原四战之地。然而曹操任人唯贤,而袁绍任人唯亲且好谋无断。

公元200年,曹操先是击败了与袁绍联合的刘备,随后迎战袁绍的十万大军避免了腹背受敌的局面。同年四月,曹操以声东击西之计,于白马斩杀袁绍手下大将颜良,败袁军。

袁绍初战失利后便立刻调整战略,改分兵进击为结营紧逼。两军对垒于官渡。这期间,曹操一度因兵疲粮缺,一度想要回守许都,最后是在荀彧的建议下才坚持了下来。曹操在许攸的建议下,派精锐5000人马奔袭袁军乌巢,烧毁袁军的囤粮地。


消息传开后,袁绍所部军心动摇,纷纷溃散投降。曹操则乘机全线出击,歼敌7万余,袁绍父子仓皇逃走,这场战争使得袁绍元气大伤,两年后曹操彻底扫除袁绍势力,统一北方。

三、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公元208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之一,这场战争以曹操的失败告终,从此曹操再也无力南下,而孙权、刘备则得到发展的机会,从此专注于经营南方,三国鼎立之势实际上已经形成。

赤壁之战前的曹操占据北方,当时的北方经济远胜于南方经济,而孙、刘两家兵力远不及曹军。那么为什么赤壁之战时的曹操,失败得如此惨烈呢?

这得从多个角度分析,首先曹操在官渡之战大败袁绍,而此次又兵不血刃地拿下了荆州。因此并没有将实力弱小的孙、刘两家放在心上。

其次曹军的主力都是北方军队,对南方情形很不熟悉,尤其是对水战很陌生。而且新收服的荆州军结构混乱,还没有在思想和心理上和曹军统一起来,因此军心不稳。

除此之外,曹操的北方军来到南方后出现了水土不服的问题,许多士兵感染了疟疾,军队战斗力大大减弱。

四、三国鼎立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公元220年,曹丕篡汉。随后刘备和孙权分别建立了蜀汉和东吴,这标志着三国正式形成。在魏、蜀、吴三国鼎立期间,虽然兼并战争仍旧继续进行。但是,此时的社会秩序较汉末时期,已经好很多了。三家的统治者都重视农桑、恢复生产,百姓的生活好了很多。

三国鼎立可以认为是一种局部安定的状态,为局部经济发展提供了良机。魏国重视农耕,吴国兴修水利,蜀国发展养蚕业,而且在这一时期,中国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也明显增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