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为什么被称为“风车之国”“运河之国”呢?

要多!!!!!!!!!!6行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14

“风车之国”

风车成了荷兰的标志,荷兰因而被称为“风车之国”。200多年前,荷兰的风车星罗棋布,共有上万个。随着时代步伐的迈进, 现在大部分已被淘汰,今天仅剩下千把个了,大多数作为历史遗迹,分布在荷兰各地。

鹿特丹市附近“童提镇”的风车,每逢七八月的星期六对外开放,为观众表演,这是荷兰有名的“风车日” 。

“运河之国”

荷兰河流众多,航运发达,且航道大多被进行了人工运河化。 荷兰的许多其他城镇也都围绕运河而建,这些城市与城市景观的特点也就是优美的运河。

早期运河的建设使开发新的居民区,周围的城市中心成为可能。运河被用于水资源管理,交通运输和国防的目的。如今,运河主要用于休闲活动。

扩展资料:

人们常把荷兰称为“风车之国”,荷兰是欧洲西部一个只有一千多万人口的国家。它的真正国名叫“尼德兰”。“尼德”是低的意思,“兰”是土地,合起来称为“低洼之国”。荷兰荷兰三分之一的面积只高出北海海面1米,近四分之一低于海平面,真是名符其实的“尼德兰”。

荷兰坐落在地球的盛行西风带,一年四季盛吹西风。同时它濒临大西洋,又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国家,海陆风长年不息。这就给缺乏水力、动力资源的荷兰,提供了利用风力的优厚补偿。

荷兰的风车,最早从德国引进。开始时,风车仅用于磨粉之类。到了十六、七世纪,风车对荷兰的经济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有:造纸等作用,被誉为“风车之国”。荷兰向来以风车闻名。而保存风车较多的地方,则是“小孩堤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荷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9-18

荷兰之所以被称为运河之国,主要是因为这个国家的河流比较多,航道比较多,航运比较发达,而且很多行道都被开发成了人工运河。荷兰的首都是阿姆斯特丹,是最大的城市和第二大港口。在荷兰有三条大运河,分别是,绅士运河,国王运河,王子运河,荷兰素有北方威尼斯之称。
1、荷兰的河流特别多,素有北方威尼斯之称

在荷兰的河流特别多, 有三个运河贯穿着它整个城市,航道特别多,坐上船只可以到达城市中心的任何地方。在荷兰运河多用于水资源的管理,交通运输,还有可以起到国防的目的。在荷兰有1/3的面积会高出海水的海面1米,所以这里是名副其实的运河之国。去荷兰旅游最美的景观就是看这些运河,我们可以坐船只游览全程。
2、荷兰素有风车之国,运河之国之美称

我们熟悉荷兰都知道它是有名的风车之国,也是有名的运河之国。在荷兰这个地方也盛开着美丽的郁金香。荷兰处于地球的西风带,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国家,四季总有大风不断。河南政府也利用了风车这个便利的条件对经济开发利用起来。同时也利用其航道运输,荷兰的首都阿姆斯特丹是最大的城市,同时也是第二大港口,货物运输,交通航运在这个城市都是比较发达的。
荷兰被称为北方的威尼斯,的确不是浪得虚名的,因为它有90个小岛,160条运河,1281座桥梁。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在市区运河中自由的航行到达市区的各个角落,所以我们下次旅行的时候去荷兰,千万记得要坐船只去游览阿姆斯特丹整个城市。走出国门,去往风车之国,运河之国,领略荷兰不同的风貌,将会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20-05-26
  风车之国:
  因为荷兰地势低平,需要风车带动排水机进行排水,所以风车多,被称为风车之国。
运河之国:
  荷兰河流众多,航运发达,且航道大多被进行了人工运河化,所以被称为运河之国。

  荷兰(Holland),本称尼德兰王国,因其荷兰省最为出名,故尼德兰(尼德兰文:Nederland,英文:Netherland)多被世界称为荷兰。位于欧洲西偏北部,是著名的亚欧大陆桥的欧洲始发点。荷兰是世界有名的低地之国。国土总面积41864平方千米,与德国、比利时接壤。欧盟和北约创始国之一,也是申根公约、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成员 。
  在17世纪,荷兰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霸主,曾被誉为海上马车夫。2014年荷兰本土设12个省,下设443个市镇。2013年人口数量16803700,人口密度407.5人/平方千米。荷兰首都设在阿姆斯特丹,但是其中央政府、国王居住办公地、所有的政府机关与外国使馆、最高法院和许多组织都在海牙。
  荷兰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以海堤、风车、郁金香和宽容的社会风气而闻名,在对待毒品、性交易和堕胎的法律是全世界是最为自由化的。荷兰是全球第一个同性婚姻与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05-02
风车之国:
因为荷兰地势低平,需要风车带动排水机进行排水,荷兰国境内的风车很多,不仅用于风力发电,还用于观光,因此称为风车之国.
运河之国:
荷兰河流众多,航运发达,且航道大多被进行了人工运河化,比较密集,纵横交错,因此称为运河之国.
人们常把荷兰称为“风车之国”,荷兰是欧洲西部一个只有一千多万人口的国家.它的真正国名叫“尼德兰”.“尼德”是低的意思,“兰”是土地,合起来称为“低洼之国”.荷兰全国三分之一的面积只高出北海海面l米,近四分之一低于海平面,真是名符其实的“尼德兰”.
荷兰坐落在地球的盛行西风带,一年四季盛吹西风.同时它濒临大西洋,又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国家,海陆风长年不息.这就给缺乏水力、动力资源的荷兰,提供了利用风力的优厚补偿.
荷兰的风车,最早从德国引进.开始时,风车仅用于磨粉之类.到了十六、七世纪,风车对荷兰的经济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有:造纸等作用,被誉为“风车之国”.荷兰向来以风车闻名.而保存风车较多的地方,则是“小孩堤坊”.
小时候,你读过这个故事吧?一个小男孩眼见堤坊上出现裂缝,海水渗入,他担心村子将被海水淹没,便用手指头塞住堤坊,救了全村人…
如今,在这个地方还保留了19部风车,并且还能见到穿着传统服饰的荷兰妇女.
直到8月26日为止,是今年荷兰的“风车之日”.每逢星期六,小孩堤坊的风车将一起转动,有的还开放内部,让游人参观.
当时,荷兰在世界的商业中,占首要地位的各种原料,从各路水道运往风车加工,其中包括:北欧各国和波罗的海沿岸各国的木材,德国的大麻子和亚麻子,印度和东南亚的肉桂和胡椒.在荷兰的大港——鹿特丹和阿姆斯特丹的近郊,有很多风车的磨坊、锯木厂和造纸厂.
随着荷兰人民围海造陆工程的大规模开展,风车在这项艰巨的工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根据当地的湿润多雨、风向多变的气候特点,他们对风车进行了改革.首先是给风车配上活动的顶篷.此外,为了能四面迎风,他们又把风车的顶篷安装在滚轮上.这种风车,被称为荷兰式风车(如左图).
荷兰风车,最大的有好几层楼高,风翼长达20米.有的风车,由整块大柞木做成.十八世纪末,荷兰全国的风车约有一万二千架,每台拥有6000匹马力.这些风车用来碾谷物、粗盐、烟叶、榨油,压滚毛呢、毛毡、造纸,以及排除沼泽地的积水.正是这些风车不停地吸水、排水,保障了全国三分之二的土地免受沉沦和人为鱼鳖的威胁.
二十世纪以来,由于蒸汽机、内燃机、涡轮机的发展,依靠风力的古老风车曾一度变得暗淡无光,几乎被人遗忘了.但是,因为风车利用的是自然风力,没有污染、耗尽之虞,所以它不仅被荷兰人民一直沿用至今,而且也成为今日新能源的一种,深深地吸引着人们.
目前,荷兰大约有两千多架各式各样的风车.荷兰人很喜爱他们的风车,在民歌和谚语中常常赞美风车.风车的建筑物,总是尽量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每逢盛大节日,风车上围上花环,悬挂着国旗和硬纸板做的太阳和星星.风车之国鹿特丹附近的风车群.荷兰一半以上的土地低于海平面,1/3的面积仅高出海平面1米.为了围海造田,扩大生存空间,荷兰人于1229年发明了风车,最多的时候,全国有9000座风车.随着科技的发展,风车逐渐“退役”,但大部分风车被完整地保存下来,以吸引游客.
自然地理:41528平方公里,位于欧洲西部,东面与德国为邻,南接比利时.西、北濒临北海,地处莱茵河、马斯河和斯凯尔特河三角洲,海岸线长1075公里.境内河流纵横,主要有莱茵河、马斯河.西北濒海处有艾瑟尔湖.其西部沿海为低地,东部是波状平原,中部和东南部为高原.“荷兰”在日耳曼语中叫尼德兰,意为“低地之国”,因其国土有一半以上低于或几乎水平于海平面而得名.荷兰的气候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由于地低土潮,荷兰人接受了法国高卢人发明的木鞋,并在几百年的历史中赋予其典型的荷兰特色.
为了生存和发展,荷兰人竭力保护原本不大的国土,避免在海水涨潮时遭“灭顶之灾”.他们长期与海搏斗,围海造田.早在13世纪就筑堤坝拦海水,再用风动水车抽干围堰内的水.几百年来荷兰修筑的拦海堤坝长达1800公里,增加土地面积60多万公顷.如今荷兰国土的20%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镌刻在荷兰国徽上的“坚持不懈”字样,恰如其分地刻画了荷兰人民的民族性格.
人口:1634万(截至2006年8月),90%以上为荷兰族,此外还有弗里斯族.官方语言为荷兰语,弗里斯兰省讲弗里斯语.居民31%信奉天主教,21%信奉基督教. 荷兰人口连续三年“入不敷出”
首都:阿姆斯特丹(Amsterdam)有人口73. 5万(2003年);政府所在地:海牙(The Hague) ,人口45.8万(2003年)因为荷兰国境内的风车很多,不仅用于风力发电,还用于观光,因此称为风车之国.
荷兰的河流很多,而且大多数都是人工开挖的运河,比较密集,纵横交错,因此称为运河之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