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进销差价案例

如题所述

在商品销售的进销差价案例中,我们可以通过两个例子来理解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首先,例1涉及一个小企业,其月末“商品进销差价”科目余额为248788元,库存商品余额为566500元,销售额为588000元。计算差价率的公式是248788除以(566500+588000)乘以100%,得出21.54%。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差价是588000乘以21.54%,即126655元。对于平时按售价结转成本的企业,会计分录如下:

借:商品进销差价 126655

贷:主营业务成本 126655

而对于不随销售结转成本的企业,需要同时核销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和结转成本,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 461345

商品进销差价 126655

贷:库存商品 588000

例2中,商场在2005年5月的进价成本与售价分别为110000元和120000元,购入成本为70000元,售价为80000元,销售收入为130000元。计算出的进销差价率为10%。已销商品应分摊的差价是13000元,实际成本为130000减去13000,期末结存商品成本为63000元。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购入商品时:

借:商品采购 7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1900

贷:银行存款 81900

借:库存商品 80000

贷:商品采购 70000

商品进销差价 10000

发出存货时:

A. 收到销售收入:

借:银行存款 152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3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2100

B. 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130000

贷:库存商品 130000

借:商品进销差价 13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13000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