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可以找到关于西方近现代文学流派的详细介绍?

如题所述

1. 西方近现代文学流派的概念、分期与特点
欧美现代主义文学,又称现代派,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在欧美出现的诸多文学流派的总称。现代主义具有强烈的反传统倾向,它大胆探索,锐意求新,表现了强烈的挑战意识和先锋精神。现代主义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线,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主要流派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等。后期主要流派有: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等,有人将后期的文学称为“后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与条件包括:两次世界大战加深了西方人的危机意识,苏联革命与建设中的失误与曲折使西方知识分子陷入更深刻的困惑;科学技术的进步加速了人的异化,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进一步趋向对立;严酷的社会现实助长了非理性主义思潮的传播,如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自我扩张”的超人哲学、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等。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包括:在创作主题上,着力表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物的对立关系和现代人的自我探索和思考;在表现手法上,以“表现法”代替“再现法”,强调艺术表现内心的生活和心理的真实,较多使用象征、隐喻和颠倒时空顺序的自我联想;注重表现瞬间的复杂多变的情绪和印象,挖掘深层的潜在的意识世界;善于采用怪诞、荒唐、反理性逻辑的描写方法。
2. 现代主义的主要流派
1) 未来主义:20世纪出现最早、反叛精神最强的一个文艺流派。以“否定一切”为基本特征,否定国家机器、否定传统文化,主张彻底抛弃艺术遗产和传统文化,歌颂机械和都市混乱,赞美“速度美”和“力量”,主张打破理性的形式规范,用自由不羁的语句随心所欲地进行艺术创造。创始人是意大利的马里内蒂,主要成就是诗歌,代表作家及作品有阿波利奈尔的《醇酒集》,马雅可夫斯基的《穿裤子的云》等。
2) 超现实主义:源于法国,鲜明的先锋精神,1916年的达达主义“破坏一切”“清除一切”给它有力的启示。1924年《超现实主义宣言》的发表,标志着运动的正式发端,20-30年代在法国形成高潮,40-50年代拓展为世界现象,1969年结束。强调表现超现实、超理性的无意识世界和梦幻世界,它们超越了现实世界的各种束缚,重直觉,认为潜意识、梦幻才是最真实的;主张无意识的写作,不必有什么主题。广泛使用“自动写作法”和“梦幻记录法”。作品怪诞,夸张、晦涩、神秘。对后来的荒诞派、黑色幽默和魔幻现实主义产生了影响。代表人物有布勒东、阿拉贡、艾吕雅等。
3) 后期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象征主义的继续和发展,20世纪20年代又一次高潮。提倡凭直觉把握内在真实,寻找思想的“客观对应物”,以可感的形式去体现抽象的理念,在意象、象征中隐含人生的哲理。比象征主义视野更开阔、思考更深沉。主张通过暗示、意象、比喻、自由联想等艺术手法表现人的复杂微妙的主观感受,追求半明半暗、扑朔迷离和带有神秘色彩的艺术效果。英国的艾略特的《荒原》是它的代表作。此外还有法国的瓦雷里的《海滨墓园》,奥地利的里尔克的《十二个》,梅特林克的戏剧《青鸟》,爱尔兰的叶芝,美国的庞德等。
4) 表现主义:20世纪初起源于德国的绘画,后扩展至音乐、文学等领域。它的理论纲领是“艺术是表现而不是再现”。要求突破事物表相,表现事物内在的实质;突破对人的行为的描写而揭示其内在的灵魂;突破对暂时现象的抒写而展示永恒的品质与真理。在艺术方法上,由于强调永恒,人物往往是某些共性的抽象或象征;由于强调写内心活动,直觉和梦幻,多采用内心独白、梦景、潜台词等手段;情节离奇,变化突兀,以夸张、扭曲、变形、荒诞的写法,突出主观的感受,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代表作家与作品有卡夫卡的《城堡》、《变形记》,奥尼尔的《毛猿》,斯特林堡的戏剧《到大马士革去》,布莱希特的戏剧等。
5) 意识流:以无意识活动作为文艺的表现对象,提示不同层次的心理活动,强调人的意识的矛盾性及复杂性。在作品中,情节淡化,作者不介入,由人物直接表白自己的内心活动,不按情节而是按人物意识流程结构作品,打破了以时间为序的叙述方式,随着人物意识的流动,通过自由联想来表现主题,组织情节,不受时间限制,过去、现在、未来相互颠倒,彼此渗透,相互重叠,网状式的主体结构。代表作与作品有乔依斯的《尤里西斯》,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福克纳的《喧嚣与愤怒》,伍尔夫的《到灯塔去》等。
6) 存在主义文学:产生于30年代的法国,日渐流行于欧美。它认为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一方面揭露资本主义世界的荒唐丑恶;另一方面表现人的不幸和毁灭的命运与孤独、绝望、恐惧的思想情绪,同时也激励人们面对现实的重压而奋起抗争。艺术上多保留传统风格,思想上开掘哲理深度。代表作家与作品有萨特的《恶心》,加缪的《局外人》等。
7) 荒诞派戏剧:50年代兴起于法国。思想上师承存在主义“荒诞”观念,艺术上吸收超现实主义手法。以荒诞的戏剧形式表现世界和人生的荒诞性:人生的无意义、人的异化、人与世界的隔膜、人与人之间的疏远等。故意采用与传统戏剧相反的手法,制造强烈的荒诞效果。以模糊的背景,象征、寓意、夸张、非逻辑的片段场面,抽象化、普遍化的人物,非理性的、无意义的语言。代表作家作品有尤奈斯库的《秃头歌女》、《椅子》,贝克特的《等待戈多》,阿达莫夫的《弹子球机器》,品特的《动物园的故事》,阿尔比的《万有引力之虹》等。
8) 新小说派:50年代兴起于法国。“怀疑的时代”的“怀疑精神”的产物。反对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艺术模式。认为小说应主要描写物的世界,应透过平常琐碎的日常生活,揭示人的潜意识活动,表现“潜在真实”。非意义化,非情节化,非人物化是新小说派的三个基本论点。文体革新。代表作家及作品有娜塔丽·萨洛特的《无名氏肖像》,阿兰·罗伯-格里叶的《橡皮》,米歇尔·布托尔的《米兰巷》,克洛德·西蒙的《佛兰德公路》等。
9) 黑色幽默:60年代兴起于美国。黑色-阴郁、悲观、冷酷、苦涩。认为世界是一片荒原,历史是一片混乱,个人无法改变生存现状,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在这种情况下,既缺乏充满自信的庄严的悲剧精神,又缺乏敢于蔑视对手的明快喜剧精神,只能是“苦恼人的笑”。黑色幽默,不仅嘲弄他人,更是自我嘲弄,喜剧手法不仅用于处理丑恶和畸形,也用来处理痛苦和不幸。代表作家及作品有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冯内古特的《第五号屠场》,巴斯的《烟草经纪人》,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等。
10) 魔幻现实主义:拉美小说创作的主潮,发端于40年代,到60-70年代形成高潮。它根植于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又吸收了欧美现化主义的表现手法。“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在现实生活的叙述与描写中,引入大量超延自然的因素,奇迹、幻觉、梦境甚至鬼魂形象经常出现于情节中,时序关系被打乱,场面常带有象征色彩,带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色彩。代表作家及作品有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鲁尔弗的《佩德罗·帕拉莫》,阿斯图里亚斯的《玉米人》、《总统先生》,卡彭铁尔的《这个世界的王国》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