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 岳飞、于谦、张苍水并称“西湖三杰” 难道他们都喜欢西湖? 他们和西湖有什么特别的关系吗?

求高人指点~!

因为他们都是历史上很杰出的人,并且都埋葬在了西湖。

1、岳飞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岳飞从二十岁起,曾先后四次从军。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泽至绍兴十一年(1141年)止,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金军攻打江南时,独树一帜,力主抗金,收复建康。

绍兴四年(1134年),收复襄阳六郡。绍兴六年(1136年),率师北伐,顺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

绍兴十年(1140年),完颜宗弼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两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义军纷纷响应,夹击金军。岳家军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

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入狱。

1142年1月,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宋孝宗时,平反昭雪,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2、于谦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

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登进士第。宣德元年(1426年),以御史职随明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因严词斥责朱高煦而受宣宗赏识,升为巡按江西,颂声满道。

宣德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等地。明英宗时因入京觐见时不向权臣王振送礼,遭诬陷下狱,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而复任。

土木之变后,英宗兵败被俘,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升任兵部尚书。明代宗即位,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抵御瓦剌大军。

瓦剌太师也先挟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和议后,于谦仍积极备战,挑选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得以安宁。

当时朝务繁杂,于谦独运征调,合乎机宜。其号令明审,令行政达。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平素俭约,居所仅能遮蔽风雨。但因个性刚直,招致众人忌恨。

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大将石亨等诬陷于谦谋立襄王之子,致使其含冤遇害。明宪宗时,于谦被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追谥“肃愍”。

明神宗时,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传世。《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他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3、张苍水

本名张煌言(1620年7月8日—1664年10月25日),字玄著,号苍水,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

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南京失守后,与钱肃乐等起兵抗清。

后奉鲁王朱以海,联络十三家农民军,并与郑成功配合,亲率部队连下安徽二十余城,坚持抗清斗争近二十年。

康熙三年(1664年),随着永历帝、监国鲁王、郑成功等人相继死去,张煌言见大势已去,于南田的悬嶴(ào)岛(今浙江象山南)解散义军,隐居不出。是年被俘,后于杭州遇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

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张煌言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

扩展资料:

1、岳飞墓

岳飞墓,也称岳坟。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栖霞岭南麓,是南宋抗金名将鄂王岳飞的墓地。

岳飞墓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经过历朝历代,仍然保存较为完好,建筑规格曾在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重建时改变。1979年,岳飞墓按南宋建筑风格全面整修。全墓分为忠烈祠区、墓园区、启忠祠区三大部分。 

岳飞墓在历史、艺术和社会凝聚力方面都具有巨大价值。1961年3月4日,岳飞墓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于谦墓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三台山麓,西湖乌龟潭畔。明弘治二年(1489),明孝宗表彰其为国效忠的功绩,赐谥“肃愍”,并在墓旁建旌功祠,设春秋二祭,形成祠墓合一格局。

出于谦祠大门向北约50米,可见一明式牌坊,墓道长长,芳草萋萋,两旁肃立的石翁仲、石兽,为墓区平添几分肃穆与庄严。

百米墓道的尽头,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谦墓,墓碑上书“大明少保兼兵部尚书赠太傅谥忠肃于公墓”,是1982年修复墓时重新镌刻的,碑下的浮雕缠枝牡丹基座,和墓前的石供桌,均为明时原物。

3、张煌言墓

张煌言墓位于西湖南岸、南屏山北麓荔枝峰下,在南屏山荔枝峰下,与章太炎墓毗邻。墓用砖砌成园形,墓碑文“故明勤苍水张公墓”。墓两侧分别为与他同时被捕殉难的扬冠玉和罗子木墓。

墓左前方还有张苍水祠。祠堂是一座白墙黑瓦的仿明建筑,正厅有张苍水先生像,高三米,四壁墙上挂有八幅壁画,追述了张苍水从少年到就义的悲壮一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湖三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16

因为岳飞、于谦、张苍水被安葬在西湖,所以被称为“西湖三杰”。

并不是因为他们喜欢西湖。

三人的命运都有相似之处:

抗击外来的侵略,然而都是在腐朽的封建社会,个人的命运似乎什么都不是。尽管他们不顾个人的危险,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扭转潮流,但他们无法扭转自己的悲剧,也无法抗拒名利、权力和欲望的暗算。

三人和西湖的关系为西湖为三人安葬的地方。

扩展资料:

岳飞,杭州岳庙:

岳庙,多称为岳王庙,位于西湖栖霞岭南麓,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初称褒忠衍福禅寺”,明天顺间改额“忠烈庙”;因岳飞追封鄂王而称岳王庙。

历代迭经兴废,格局是清代重建后形成的,分为墓地、烈士祠和启中祠三部分。陵园坐西向东,烈士庙和齐中寺坐北向南;岳王庙的大门面对着西湖五大河流之一的岳湖。

于谦,于谦祠:

在浙江省杭州西湖三台山麓,于谦祠为传统型的祠堂建筑,白墙灰瓦,朱漆大门,于忠肃公祠几个篆刻字显得庄重。祠堂一共有三个,前面的大厅,大厅后面的大厅,大厅和大厅之间,有一个房间南北翼,翼的北边房间另一侧厅,建筑面积约900平方米。

此外,在北京东城区西山胡同,原门边书于忠肃公祠。贤宗下令官复原职。将其故宅改为忠节祠。万历十八年(1590)时改谥“忠肃”,并在祠中立于谦塑像。庭院里草木葱茏、绿树成荫,是一处清幽之所。

张苍水,张苍水祠:

张苍水的遗体被秘密埋葬。扫墓后,要避开清代宫廷的眼耳,称为“王葬地”。墓前只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王先生的墓”。从那时起,清康熙、雍正两朝在70多年的时间里,这座古墓就一直这样叫着。清政府不为人知,民间也只有少数人知道。

此外,坟墓的外观一直保持着普通人的坟墓的样子,甚至常年埋艾,罕见的,很难找到,所以几年后,张苍水写的墓志铭黄宗羲忠诚的精神致敬,南平山寻找很长时间,找到张墓,洒在眼泪他的同志们的记忆。

后来,他在《寻墓记》中写道:“阴间不敢留下她的真名,浮萍在夜里依然湮没。”“夜台”指的是墓,“不敢留下真姓”指的是张墓“姓”王的严酷处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湖三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5-15

西湖三杰 是指岳飞、于谦和抄张苍水三人。三人均与杭州西湖结下不解之缘,故称“西湖三杰”。
(1)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人,南宋初中兴抗金名将,著名抗金英雄;后被南宋第一奸臣秦桧污蔑杀害。
(2)于谦,明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廷益,号节庵,永乐进士,宣德初授御史,明初土木堡之变后北京保卫战的指袭挥者,后被石亨,徐有贞等以“意欲”罪名杀害。zd
(3)张苍水,名煌言,字玄著,浙江鄞县人,明末著名的抗清英雄,爱国诗人。西湖青山碧水有幸,安葬了三位英雄


西湖三杰宋朝的岳飞、明朝的于谦、明末清初的张苍水。三位民族英雄均与杭州西湖结下不解之缘,故称“西湖三杰”。
在杭州西湖北山栖霞岭麓埋葬着南宋民族英雄岳飞和南山三台山脚下的明代民族英雄于谦,两处墓祠遥相呼应,如双璧辉映,形成西湖南北两处胜景,故清代诗人袁枚说:“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如果再算上张苍水,又被世人誉为“西湖三杰”。他们的命运也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抗击外来的侵略,然而在腐败的封建社会,个人的命运似同草芥,即便他们奋不顾身,义无反顾地力挽狂澜,却无力扭转个人的悲剧,抵挡不住名、利、势、欲的暗算。回想这样的诗句:“国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结果张苍水求仁得仁,西湖上多了一个民族英雄之墓,西湖有了这三个英雄之墓,不仅使西湖山水生色,并且为民族增光,尤其是对于爱国主义教育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毕竟,社会是需要一种精神传承的,所以忠勇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保持和发扬光大。做人不计较个人得失,甚至舍生取义而不悔,这才是大丈夫所为。如文天祥说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但他们的死重于泰山。想干一番利国利民的事业,发扬先祖优良传统,首先要记住,千锤万击也罢,烈火焚烧也罢,对人生路上的种种挫折磨难,一定要坦然面对正如在即将面临国破家亡的紧急关头,对故乡小家的深爱激发起了人们对民族国家的厚爱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第3个回答  2010-08-23
西湖三杰:岳飞、于谦、张煌言(张苍水)
岳飞:(1103-1141),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人。南宋初抗金名将。其祖世代务农。家贫,力学,自幼喜读《左传》和孙武、吴起的兵书。后从军,屡破金军,以恢复中原为已任。历官荆湖东路安抚都总,河南、北诸路招讨使,枢密副使等职。绍兴十一年(1141),大败金兀术,进军至朱仙镇(在今开封南四十五里),大河南北闻风响应。正要乘胜前进,收复北方失地之时,宋高宗赵构采用秦桧奸计,一日之内发十二道金牌迫其退兵。至临安,以“莫须有”罪名为害。孝宗淳熙六年(1179)赐谥武穆。宁宗嘉定四年(1211),追封鄂王。
于谦(1398-1457),明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廷益,号节庵。永乐进士,宣德初授御史,曾随宣宗镇压汉王朱高煦之叛。出按江西,颂声满道。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正统十一年(1446年)遭王振等迫害下狱论死。后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复任。十四年土木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俘获,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进兵部尚书。代宗立,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破瓦剌之军。加少保,总督军务。也先挟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以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英宗既归,仍以和议难恃,择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以安。其时朝野多事,乃独运征调,悉合机宜,号令明审,片纸行万里外无不惕息。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自奉俭约,所居仅蔽风雨,但性固刚直,颇遭众忌。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石亨等诬其谋立襄王之子,被杀。成化初,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谥肃愍。万历中,改谥忠肃。
张苍水(1620-1664),名煌言,字玄著,号苍水,浙江鄞县人,明末著名的抗清英雄,爱国诗人。南明弘光元年与钱肃乐等起兵抗清,奉鲁王监国,官至兵部尚书,据守浙江沿海。后与郑成功合兵进攻南京。他率众坚持抗清达十九年,清康熙三年(1664)兵败,不久被判徒出卖,被害于杭州弼教坊。祠堂正厅塑有张苍水像,高三米。四周墙上的八幅壁画,描绘了张苍水悲壮一生。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3
西湖三杰
重点在杰字
三人一生清清白白 为国尽力 死而后已 这是他们的共通点
再者 三人都深得民心
于谦并非杭州人氏 祖籍河南 后随父亲工作而调动到西湖 死后长眠于此
4楼这位兄弟说的有一条就不对了 岳飞是被秦桧所害 于谦是被徐有贞和石亨所害 但张苍水确实抗击清朝被俘后遭杀害 所以性质不一样
其实后世很多人都不知道他 (起码我认为,他最大官职兵部尚书,而且还是南明) 是因为他身葬与于谦和岳飞处才被世人所知。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