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基金会不会赔钱

如题所述

固收+产品被机构重视,也逐渐走进了大众视野。在筛选基金的时候,看到很多基金前面加了固收+,从字面意思来理解,这似乎是一种有固定收益的基金,那么是不是保本的呢?

固收+基金会不会赔钱

又赔钱的可能性,因为是不保本的。固收+是以固定收益资产为基础,适度通过高风险资产的布局增加收益弹性空间。虽然固收+优势显著,但业绩分化态势明显,究其原因有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股票仓位高低、债券底仓是否踩雷、公司投研实力等。

固收+基金大部分核心资产是固收底仓,投资于低风险的债券资产,以获取相对稳健的票息收益;而加(+)的部分则通过投资股票等其他资产,增强组合的整体收益。凭借专业团队的优势,国内大多数固收+基金产品都具备稳中求胜的属性。

固收基金可能会亏损,但是亏损的概率小,即便后市基金亏损,则一般亏损的比例也不会很大。固收类基金属于低风险的基金,虽然是低风险,但是资管新规打破刚性兑付后几乎所有的理财产品都不承诺保底,所以一般都会写明不保本。

固收+加了什么?

+股票:+股票的策略比较常见。股债组合一直是固收+追求高收益的重要方式。一般来说,债券型基金要求债券资产的投资比例不低于基金资产的80%。当然,也有部分固收+基金会把债券资产的投资比例降低到70%。

+可转债:可转债兼具股和债的特性,所以收益和风险显然要比纯债更高。通常情况下,如果公司未来发展潜力不错,将可转债换成股票能获得更高的收益;反之如果预期变坏,则可以选择卖掉债券。但不可忽视的是,可转债有一部分股票的特性,因此这类产品的波动风险仍然不低,这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另类资产:配置期权、ABS、REITS等另类资产也是固收+产品增厚收益的一种途径,不过国内相关资产市场发展尚不完善,且公募产品投资限制较多,所以公募产品采用该策略的比较少。

+打新:所谓打新,就是指基金会拿部分资金来参与打新股。近年来,二级市场对打新的热度一直很高,但从去年年底开始,情况出现了一些变化,新股的破发概率有所提高。所以,通过打新来加厚收益的策略,未来可能不会再像以前那般吸引人了。

+量化策略:这种策略的基本逻辑是在买入一篮子股票多头组合的同时,持有空头工具如期权、股指期货等,以对冲市场风险,力争追求绝对收益,从而有效避开市场风险。不过这类产品限制比较多,而且发展空间也不大。

固收+并不是稳赚不赔的,也并非所有基金都很稳健。所以选择一只优秀的固收+基金尤为重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