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如何进行五力模型分析

如题所述

1.产业五种竞争力分析
(1)潜在进入者的进入威胁;
(2)替代品的替代威胁;
(3)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4)购买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5)产业能现有企业的竞争。
2.潜在进入者的进入威胁
(1)结构性障碍:①规模经济;②现有企业对关键资源的控制(对资金、专利或专有技术、原材料供应、分销渠道、学习曲线等资源及资源使用方法的积累与控制);③现有企业的市场优势(品牌优势、政府政策)。
(2)行为性障碍(战略性障碍):①限制进入定价;②进入对方领域。
3.替代品的替代威胁
(1)直接替代产品:
(2)间接替代产品:
4.供应者、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的决定因素
(1)买方(或卖方)的集中程度或业务量的大小:
(2)产品差异化程度与资产专用性程度:
(3)纵向一体化程度:
(4)信息掌握的程度:
5.导致产业内竞争加剧的因素
(1)产业内有众多的或者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
(2)产业发展缓慢;
(3)顾客认为所有的商品都是同质的;
(4)产业中存在过剩的生产能力;
(5)产业进入障碍低而退出障碍高。
6.对付五种竞争力的战略
(1)公司必须自我定位,通过利用成本优势或差异优势把公司与五种竞争力相隔离,从而能够超过它们的竞争对手;
(2)公司必须识别在产业中哪一个细分市场中,五种竞争力的影响更少一点;
(3)公司必须努力去改变这五种竞争力。
7.第六个要素——互动互补作用力
(1)任何一个产业内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互动互补的产品或服务业务;
(2)产业发展初期阶段,企业在其经营战略定位时,可以考虑控制部分互补品的供应,这样有助于改善整个行业结构,包括提高行业、企业、产品、服务的整体形象,提高行业进入壁垒,降低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
(3)随着行业的发展,企业应有意识地帮助和促进互补行业的健康发展。
8.五力模型的局限性
(1)该分析模型基本上是静态的,然而,在现实中竞争环境始终在变化。
(2)该模型能够确定行业的盈利能力,但是对于非营利机构,有关获利能力的假设可能是错误的。
(3)该模型基于这样的假设:即一旦进行了这种分析,企业就可以制定企业战略来处理分析结果,但这只是一种理想的方式。
(4)该模型假设战略制定者可以了解整个行业的信息,但这一假设在现实中并不存在。
(5)该模型低估了企业与供应商、客户或分销商、合资企业之间可能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减轻相互之间威胁的可能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