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人为什么不发月薪?

如题所述

很多对建筑业工人不了解,所以也不明白为什么到现在还有不发月薪的工作,居然还有那么多人抢着干?
因为建筑工人的主体是年龄偏大的农民工,还有没有文化的中年人。他们因为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被工厂和大多数岗位所抛弃,只能从事最艰苦也最不安全的建筑业。
他们是社会的最底层,为了赚钱养家,所谓的血汗钱对他们来说是唯一出路。
但就是这样的工作,还不能按月拿到工资。大部分的建筑行业,要么年底统一结算,要么是麦收、秋收回家时,老板象征性给拿点路费,平时最多给点生活费。
如果说农民工拿不到工资,是包工头黑心,这样的结论相信行业里的人并不接受。

导致农民工不能按月拿工资的深层原因,并不是老板们坑农民工兄弟。而是建筑行业的乱象,导致了农民工和包工头一样都成了末端的弱势群体。
现在很多地方的政府工程,中标单位都是中字头的建筑企业,然而这些名气颇大的央企,却做起了“二道贩子”的生意。
中字头央企只负责接工程,接到工程后转手给地方的建筑公司,地方的建筑公司再层层分包。最后干活的都是个体户包工头,以及没有任何合同约束的农民工。
层层分包,层层分利,最顶尖的央企啥也不干,转手赚7%的管理费,垫支、管理问题全部交给了下面的建筑公司。到最后,没干活的大企业赚得盆满钵满,包工头承担了一切风险,还需要垫支工人的工资,最后还要看上面的脸色,赚的也是辛苦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便是一些根本用不着大公司参与的地方工程,最后也往往要经过中字头企业的手。身边的每一个大一点的工地,上面的施工企业名头都是“中铁”、“中建”、“中电”、“中冶”等,但除了合同上的印章,其他的和他们没有一毛钱关系。
把最大的利润给了“二道贩子”,让流血流汗干活的人无钱可拿,这种乱象每天都在上演。地方要的是面子,央企要的是“里子”,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所以要想让农民工像上班族一样拿月薪,需要先从整顿建筑行业乱象开始。地方工程应该交给最终施工管理的人,不能层层转包。真正做工程的人有了更大的利润,也就能更好的维护农民工的利益。
如果这个乱象不得到根本的改变,通过惩罚包工头来实现建筑工人月薪,无异于缘木求鱼。
农民工也有家庭要养,也会有房贷要还,也有子女的学费要掏。到了年底才能拿到工资不仅是建筑业的耻辱,也是农民工的心伤。
只解决层层转包问题,还不足以解决农民工工资的资金困局。地方工程未批先建、拖欠工程款几乎是普遍现象,虽有合同约束,但甲方的权力高于一切,建筑公司敢怒不敢言。拖欠工程款却要求施工进度,几乎成了建筑业的惯例。
只要发包方能按时结算工程款,建筑企业就没理由拖欠农民工工资,月薪制就顺利成章。但问题是谁来约束这种工程款拖欠行为?
好建议要落地,还需要很多的工作要做。农民工领月薪,首先就要刹住建筑业的歪风邪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